1. 天气预报中的内容是怎么来的呢
天气预报中的内容是通过经验外推法、相似形势法、统计资料法、物理分析法推理而来的。
1、经验外推法
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2、相似形势法
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3、统计资料法
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4、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假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1)怎么解读气象信息扩展阅读:
天气预报按预报范围而分,有区域天气预报和局地天气预报。按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分有日常性的公众天气预报和专业天气预报。按时效的长短而分,有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气象台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公开发布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技术最初是随着电报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到本世纪50年代初,天气预报一直是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的。随着计算技术及探测技术的发展,除常规天气图方法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制作预报外,又将气象雷达和卫星探测资料应用于预报业务,同时发展了数值预报方法。
2. 关于气象的知识内容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 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 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 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 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12.太阳黑子:太阳光球上经常出现的阴暗斑点。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根据统计,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
13.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4.气候因子: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
15.气候预报:指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制作的预报。制作方法与“长期天气预报”相似。它是从气候演变规律出发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16.生物气候学:研究生命有机体与气候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属于应用气候学范畴。
17.季风与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着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称为季风。受季风支配的区域里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
3. 怎样了解天气
天气信息是您趋利弊害,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重大活动的重要参考。
天气变化影响着与您的生产、生活和各种重大活动,甚至是生命安全。实时了解天气变化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要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掌握天气变化呢?以下几种方法都可以实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
一、每天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央台、省台、市台和区台都会在黄金时段的新闻联播之后播放天气预报节目。特别是市、区电视台所播放的天气预报是市气象局根据全球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天气气候特点得出的预报信息,更加乎合当地天气情况。
二、通过天气预报手机短信获取天气信息。如果您无法及时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但有手机或小联通,则可以订阅天气预报短信,天气预报信息会在每天下午5点准时发送到您的手机(或小联通)上,您就可实时了解天气情况。
三、拨打市气象局的电话询问。市气象台2122450,市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2120548,是专门提供天气预报和情报服务的两个重要窗口,随时拨打都会及时给您答复。
4. 户外活动中如何解读气象预警信号
总结起来是非常非常简单的:看到最低一级信号(比如对于北京来说,最低一级的暴雨信号是“蓝色”)发布的时候,必须要紧记恶劣天气在未来12小时(或6小
时,取决于最低一级信号的定义)内可能影响本地。由于暴雨云团一般最多提前2-3小时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在本地的雷达上观察到(如果超过3小时,则云团可能
会减弱或改向,气象部门一般不会贸然为此发布预警信号),因此一定不能有“时间还多得很”的想法,要当作只有1-2小时富余时间一样小心打算。应该谨慎考
虑远足、郊游或者去地势低洼地区的计划,随时关注天空的变化,切不可因为当时天气晴好就掉以轻心,除非气象部门晚些时候取消了预警信号。在恶劣天气中,如
果看到更高一级的预警信号发布,应该根据相应信号的说明做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