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发布时间:2023-01-16 19:41:23

❶ 古人传递消息的方式有哪些

古人传递信息有飞鸽传书,快马加鞭,烽火台发信号,黄耳传书,鸿雁传书等方式。

1、飞鸽传书。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❷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1、飞禽传书

飞鸽传书或鸿雁传书,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囚禁在北海无人区牧羊。后来两国和好,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了。

苏武的副使想出一计,让使节对单于讲:“汉朝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腿上的信里写着苏武没死……”单于只好把苏武放回国。

此后,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常常出现在诗文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甚至还用竹木制成雁的形状当做信封,中间夹着书信。也有的制成鱼的形状,并用“鱼素”、“双鲤”等代称书信。

2、烽火狼烟

烽火狼烟本是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燃料”,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从很远处看到,就这样,烽火台一个接一个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被很快的传递出去。

狼烟是两千年来让华夏人民望烟丧胆的,又有“烽火戏诸侯”、“狼烟四起”的成语典故。

3、驿马邮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订了详细的“邮政管理办法”:竹简怎么捆扎、怎么加封泥盖印保密、怎么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等都有明文规定。汉代还在这个基础上,规定每五里设置一邮,每十里设置一亭,每三十里设置一驿。

驿,就是驿站,是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专人管理,并饲养驿马。宋代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担任,并出现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加急程度。

送金牌文件的,一昼夜要连续跑五百里。每到一处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送。急递的驿马脖子上系有铜铃,白天响铃,晚上举火把,撞死人概不负责。

4、点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书信,后来果然顺利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5、竹筒顺水而下

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据说“邮筒”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这有些牵强附会。

此外,还有风筝传书、鸡毛信等多种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托人捎带信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散发着墨香的熟悉的字迹中间,流露的是难以言表的“亲情”。亲,你有多久没给亲友写信了?

❸ 古代人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1.结绳。结绳记事是一种常见的原始信息传递方法,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广泛且年代久远。在阶级社会里,结绳的传统被商人继承下来,并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变化。在店铺、茶楼及行商的摊位上,各种各样的幌子或招牌,往往饰以各种饰片,成为传递广告信息的新型媒介。
2.狼烟(烽火)。我国春秋时期,就有用火光烽烟传递军事警报的记载。秦始皇以后,在万里长城上每隔十里即筑一烽火台,用干燥的狼粪做燃料,点燃之后,火光烟雾腾空,可把紧急警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种传播媒介在古代社会商人们的经商活动中也被使用,如在不同时期,都有夜行的商队、马帮“举火为号”的记载。
3.瓶子里的信
1492年哥伦布率领探险队到达美洲的一个小岛,在岛上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他在1493年返回欧洲。返航前,他担心他所乘坐的帆船不能回到西班牙,就给西班牙女皇写了一封信,还有他绘制得一张美洲地图一起封在了一个瓶子里,投入大西洋,瓶子在海上漂了300多年。到19世纪50年代才被人发现。

❹ 古代有什么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烽火台、鱼传尺素、飞鸽传书、风筝、急脚递等。
1、烽火台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
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
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20/11/1589945444687006
2、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就形成了“鱼传尺素”这句成语。“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3、飞鸽传书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
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
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5、急脚递
急脚递,中国宋代创制的一种传送公文的驿传。由军兴所需而置。
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由御前直接发下,不经枢密院或门下省,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接手续,又可保守机密,沿途接力传送,昼夜不停,而且不入递铺交接,减少了在递铺的停留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烽火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飞鸽传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风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急脚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鱼传尺素

❺ 在交通与通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究竟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通讯,在我们当今社会再熟悉不过了,从早期的信件邮递、有线电话、无线电报,再到手机、BB机、互联网,到最后的QQ、微信、陌陌等社交媒体,人们的联系方式在不断更新换代,无论是传递信息,还是传递信件物品,在今天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在远没有现代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或者说人们是怎么把信息传递出去的?

1:最开始没有文字时,人们传递信息靠的是口口相传。

2:人们也曾经靠着河流把写有信息的物件传递出去。

3:后来人们又靠烽火浓烟传递军事信息。

古代不同于现代,动一动手机就可以让远方的人收到信息。总结起来,古代人传递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官方的信息传递系统,一类则是普通人的传递消息。很多人都关注到的是官方如何传递信息,而对民间传递信息少有涉猎。

以上几种方式,就是中国古代传递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可能还有其他的方式,但都不是主流,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信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可能是一个捷报,也可能是一个平安,甚至可能关乎你的幸福和未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家书抵万金”可能是对信息最好的诠释。

❻ 古代有什么信息传递的方法

古代的人们如何传递信息的。在古代交通不便利,没有现在的柏油马路、汽车、手机、电脑等信息交流工具,那么相聚很远的两个人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呢?或许大家在很多的古装影视剧中都看到有这些情节,像 “飞鸽传书”、“烽火狼烟”、“八百里加急送信”等。
飞鸽传书其实就是古代人利用鸟类的本性而传递信息的。鸽子速度比较快,就像现在的飞机比火车快一样,同时鸽子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于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古代人民发现了鸟类的这种特性,于是又经过对鸽子的训练,使其能成为人类传递信息的使者。在公元3000年,古代埃及就已经开始用鸽子来传递信息了。在中国隋唐时期,广州地区也已经用了此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
“烽火狼烟”是中国古代边疆军队传递军情的一种方式。如果敌军在白天入侵,士兵就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通过滚滚浓烟,来传递敌军侵袭的消息。但在“狼烟”的燃料引起很多争议,在词语中的解释是狼粪燃烧出来的烟,可是狼粪燃烧并不能引起大量浓烟,又怎么能传递信息呢?据敦煌学者李正宇研究,烽火台里面燃烧的是芦苇、红柳,甚至是杂草。因为是应用于军事上面,所以取名为“狼烟”比较有危机性和震慑力。“烽火”是在晚上点燃,不让其冒烟,以火光来传递信息。
“八百里加急送信”就是靠信使利用快马来传递书信的。在唐朝时,一般快马的速度是一天180里,如果是非常紧急的可以达到一天300里,最高一天500里。在此过程中,朝廷有专门修建的驿道、驿站,驿站里面都养着很多快马,信使每到一个驿站就会换马,类似于接力赛一样,所以每个朝代都在全国设置了驿站,所以那个时候的信息传递也是非常快的,古代的三种信息传递方式。
请采纳回答谢谢

❼ 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什么


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驿站,飞鸽传书,狼烟,信件,口口相传。1、驿站。由邮差来发放,骑马到每个驿站,再换马,最后把信送到指定的地方。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2、飞鸽传书。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3、狼烟。狼烟是古代边防兵发现敌情时在烽火台点燃的烟火信号,我们最熟悉的典故便是商州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他点这个烽火便是传递一种敌人入侵需要周边的诸侯前来救援的,这种也经常使用在战争的时候有外地入侵或者是求救的时候。
4、信件。古代有钱人的传递信函也是有专门的人传递的,他们会自己备车备马,然后由家丁带上书信往需要传递的地方去,而没有钱的普通百姓的书信传递主要通过商旅或者是远行的同乡的朋友一起带去,当然这种传递的方法就没有朝廷传递信息那么快。
5、口口相传。古代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是信息传递方式有传言、说书或者是诗歌等传递,这种传递的方式都是在人们聊天中传递出去。


❽ 古代人是用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1、八百里加急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输就是这个了。一般每个传令官都会带两匹到三匹的马,以最快的速度奔驰,跑死一匹,就换另一匹,到了驿站以后,立即换三匹马继续奔驰。这种传递,一般用于军事预警,战斗动员等军事行动。

2、烽火狼烟

顾名思义,作为历代王朝最高级的预警措施,每个烽火台都会驻守30-50人,备有大量的干草料与狼粪。白天少狼粪,晚上烧干草。用来传达军事危险信息,吸引就近驻地的守军前来援助。

3、飞鸽传书

属于非正式传输手段,一般用于密探之间联系,多为朝廷鹰犬惯用手段。

4、钦差任命

一般是由中央下达地方信息的一种官方手段。一般用于官员调动,将领任命,昭告天下,对外交涉等。传输方式比较慢,经过地方钦差都要逗留数日,接受款待,收受贿赂。所以一般半个月的路程都需要三到五个月才能下达到位。

(8)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扩展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不通朝代有着不同的修筑形式。

所以对这种防御工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暂洛、界壕、边墙等,实际上均指“长城”,其实广义的长城是对中国古代所有的巨型军事工程体系而言。

❾ 古代如何传递信息

人们交换信息、交流感情,离不开语言;文字发明以后,人类便可以进行远距离信息交流了,例如写信等。不仅如此,前代人的信息还可以留给后代,例如书籍、信札等。这样,便使信息交流的时空得到了扩展。

中国古代传递信息,主要靠人传递,交通工具是马匹,沿路设驿站。不过那时主要是为政府传递信息的。当然,还可以传递别的信息,例如,杨贵妃要吃新鲜荔枝,唐明皇便派人把这一信息传到南方,南方的州县便根据这一信息,立即在产荔枝的地方采购。然后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最后把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以满足贵妃的需求。

驿站是周朝建立的通信设施。每隔一定的距离设一个驿站,备有马匹和供邮差食宿的设施。

在国外,也有与中国相似的通信设施。例如,古代罗马、埃及等许多国家,也是靠人送达信息的,马车和船便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阅读全文

与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跟踪小程序交互代码 浏览:240
我想买个小程序在哪里找 浏览:612
日照运营商大数据多少钱一条 浏览:80
电子表格如何设置数据下拉排序 浏览:610
春雪食品有什么产品 浏览:229
车险怎么代理保险 浏览:623
怎么看狗币交易了多少 浏览:246
微信上小程序怎么绑定手机号 浏览:193
为什么数据网络延迟一直100 浏览:989
喜云怎么添加自己的产品 浏览:368
车易升obd怎么看数据 浏览:483
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学什么 浏览:177
旅游卡代理费用多少 浏览:191
网上怎么代理五谷磨房 浏览:534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附近哪里住宿好 浏览:648
地平线3怎么终结连续技术 浏览:705
如何免费试用电子产品 浏览:996
为什么程序下载总是失败 浏览:241
刷票小程序哪个好用 浏览:383
苹果手机如何删除定位信息 浏览: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