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去登山,请问湖北咸宁有哪些山,都有些什么特点
九宫山:九宫山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 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如今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九宫山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 ℃。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 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
九宫山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有佛教圣地云关古寺,道教圣地真君石殿,神仙居所陶姚仙洞,着名石刻;万山曲曲入胜;仙路第一崎;九宫揽胜;等。
葛仙山:葛仙山是着名的道教名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葛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 为丰富。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与黄山媲美;试剑石、道人石、龙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蔚为奇观。该山相传因东汉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
黄袍山:黄袍山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东侧,是湖北十大名山之一。湖北省生态自然保护区,主峰华罗寨海拔约1200多米,黄袍山又名盘古大山、大盘山、仙圣山等,有华罗寨、鹿角山、三尖 山、凤形山、狮古尖等山峰。黄袍山着名景点有:华罗寨、甘港峡谷、天潭、痴情谷、元帅纪念馆、方琼纪念馆、汪润田故居、鲁直第、白水岩瀑布、插剑岩、白玉寺、兰若寺、火山岩石林、樱桃花海、望春花海、茶马古道、 深山古石桥、溶洞、幽泉等等,黄袍山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人古迹比较多。黄袍山是一座古色文人的山,一座英雄红色的山,一座绿色生态的山,一座佛道久远的名山。近年来黄袍 受到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特别 是自助游、自驾游。另外,黄袍山的户外运动也非常有特色,一线能有多种体验,是露营、穿越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黄龙山:通城境内的黄龙山是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屏障和自然分水岭。因其山幽林静,自古为佛道所钟情,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信徒遍布世界的黄龙宗就诞生在这里,至今常有日、韩等国的黄龙后裔组团来拜谒祖山祖庭。
黄龙的特殊区位,原始植被、秀丽风光、奇峰异石更被世人誉为鄂南香格里拉,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黄龙山景观奇特诡异,到了黄龙,你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鬼斧神工,天设地造等字眼。栩栩如生的金鲤承露,神灵活现的石龟间松,惟妙惟肖的蛤蟆石,叹为观止的耸天石瀑,惊心动魄的试剑石,天设地造的玉女穿梭,今古奇 观的只角楼,惊天动地的黄龙四重瀑……一百多处自然奇景,不仅让你心旷心怡,留连忘返,其饱含的历史意蕴与人文内涵更会让你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横跨东西的黄龙山,峰峦叠障,林木葱郁,溪涧密布,飞瀑丛生,是 修江、汨罗江、陆水三河的发源地,黄龙山自古就有"一山观两湖,一山藏二教,一水发三江"之说。
大幕山位于咸安区东南部的大幕乡,大幕乡总面积163.06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带,东南距通山县城45公里。大幕山区属幕阜山脉支脉,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主峰甑背岩海拔954.1米。因该处属“江南古陆”北部边缘地带 ,故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所候温和,植被繁盛,年平均气温13℃,夏季平均气温25℃,最高不超过33℃。
B. 铅山有哪些旅游景点
想要去旅游,铅山葛仙山是个好地方。下面是我整理的铅山旅游景点,欢迎大家前来参考!
葛仙山是着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乘云奔来,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远视可见武夷山主峰黄岗山、上饶灵山、弋阳圭峰。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着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葛仙祠北宋元祜七年(1092),在葛仙山之香炉峰建葛仙祠,后经南宋、元、明几代扩建,遂成一气势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葛仙祠座北朝南,依山筑阁,铁瓦石门,殿内神像森列,古匾横陈。寺院周围分布着迎客松、试剑石、上马石、下马石、舍身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龙池等古迹。历年来,善男信女不绝,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初一为葛仙山的“开山门”之日,十月初一为“关山门”之日,八月二十相传是葛仙寿诞,还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诸日。
河口古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到了清干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河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管辖,古称沙湾市, 因地处信江河与铅山河的.合流之处,故名河口,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干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是古代的江西四大名镇用时参考3小时交通 铅山县城驻地河口镇,可以到带湖车站(走高速,半小时,票价15元)和三江车站乘(走省道,一小时,票价11.5元)坐“上饶—铅山”的县际班车直达 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铅山县鹅湖山麓,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着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等当时着名的理学家会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介绍:鹅湖书院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着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等当时着名的理学家会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这场辩论的结果是不欢而散,但在这次辩论中所显现出来的思想火花却照亮了理学发展的前途。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优雅,院内建筑错落有致,的确是一处读书的好地方。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从三清山所在的玉山县乘汽车到上饶,再转乘中巴经茅家岭到书院门票。
黄冈山是闽赣两省界山,其至高点2158米位于江西铅山县境内。山顶长满萱草(俗称黄花菜),八九月开花时节,山岗遍染金色,十分秀美。黄岗山位于上饶铅山县境正南端,是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部分,也是武夷山主峰和东南大陆最高峰。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海拔1900米以上由于受到山地冰川侵蚀,地形平缓,山顶平圆,坡面宽阔;海拔1000-1500米左右的周缘地区,山势陡峻,山谷幽深。气候上属华中亚热带湿润区,又具有明显山地气候特点,是江西省日照时间最少,降雨量最多,湿度最大的地区。山顶为亚高草甸,遍布野生黄花菜、千里光等。
公园建设在红砂岩山上,总面积1620余亩,前期工程投资850万元左右。目前,公园的辛弃疾塑像及周边设施建设基本完工,成为当地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休闲旅游的好去处。2014年,铅山县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32米高的辛弃疾雕像落成,这位南宋着名词人,手持10米长剑,意气凛然。据悉,铅山县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总占地1620余亩,其中建筑占地总面积不超过200亩。辛弃疾文化园项目以辛弃疾文化为核心,分为《北望江山》《瓢泉岁月》《铁血传奇》和《千古风流》等四大主题功能片区。
C. 葛仙山的历史
葛仙山是着名的道教名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葛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与黄山媲美;试剑石、道人石、龙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蔚为奇观。该山相传因东汉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葛仙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着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
葛仙山
景区内的最高峰,海拔1096.3米,突出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是抒情揽胜的好地方。站在葛仙峰上,可揽四方云山,圭峰、黄岗山、鹅湖山、七星山、独竖尖,尽在视野之内。在此观看日出云海群山之巅,尤为荡气回肠,极尽壮观。葛仙山位于江西省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据载,晋代着名道士葛玄曾在此山炼丹传教,该山遂被后人称为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据清同治《铅山县志》,唐咸通(860-873年)中于葛玄炼丹处建宗华观,宋治平二年 (1065年)赐名玉虚观。宋元佑七年(1092年),改名为大葛仙殿。后又多次修葺。清嘉庆年间( 1796-1820年)毁于火,后修复。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毁于火,次年再度重建。现基本保存完整。大葛仙殿俗称葛仙祠,坐落在葛仙山最高峰香炉峰上。殿长29.2米,宽17米,面积496平方米。殿内有坛,坛上有
葛仙山
葛玄行像、坐像各一,有横匾6块。坛下有古井,相传为葛玄所筑。殿门外右侧有三官殿、灵官殿,再由百步阶可通玉皇殿、地母楼、慈济寺、龙池。慈济寺有罗汉殿、大佛殿,祀如来佛。龙池有岩石如舌伸入池水,为葛玄洗药炼丹处。寺旁有仙井,可供寺僧、香客汲用。现葛仙祠道观与慈济寺僧庙已合为一体,佛道共处,形成一道独特景观。葛仙祠西北约2.5公里的山坡上有娘殿,祀葛玄之母,东南约2公里处山坡上有爷殿,祀葛玄之父。葛仙祠左山顶,石笋丛列,有巨石如被剑 劈成两半,上刻"试剑石",传说是葛玄试剑处山间还有上马石、下马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等古迹。每年六月初一葛仙山"开山门",十月初一"关山门"。这段时间,四方香客,川流不息。尤以八月二十日葛仙翁寿诞为盛,朝山进香者常逾万人 。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葛仙山的葛仙祠和慈济寺为省重点寺观,对外开放。另外,四川彭州也有葛仙山,相传是晋时道士葛永(王贵)隐修之地。 群峰环抱、山峦叠翠的葛仙山位于彭州市东北部万年乡花园沟与红岩乡白石沟之间,相传晋道士葛永贵与道友杨升贤在该山结茅为庐,炼丹修道,羽化成仙,因此得名,又名葛家山。因山势远望如莲花又称莲花山。山上东岳殿、葛仙殿、茅庵遗迹至今可见。葛仙山所在的龙门山脉是世界地质遗产的罕见瑰宝。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等10多名老专家考证,龙门山脉系早更新世纪青藏大冰盖冰流的搬运作用形成,是世界罕见的巨型冰川漂砾,它可以证明在数百万年前,那里和青藏高原就如同现在的南极一样,曾是一整块巨大的冰盖,在地质研究上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第13、14届国际地质大会初步认定,彭州市万年乡丁家湾——葛仙山——毛狗洞地域是由青藏高原大冰盖漂流作用形成的巨型冰川漂砾,为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大陆冰川漂砾群。葛仙山葛仙山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22米。景区以孤峰挺拔,溶洞幽深为特色,座座孤峰呈三角形,如刀削斧砍,互不相联,千姿百态,宛如硕大的群雕造像,令人称奇叫绝。山中多溶洞,素有“九妖十八
葛仙山
洞”、“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之说。葛仙山有名的溶洞如五龙洞、五爪洞、水帘洞、灵泉洞、朝天洞、仙女洞、毛狗洞、雷声洞、无底洞、石象洞,洞洞妙趣横生。石象洞掩映在青松翠柏笔林丛中,深约70米,洞中石笋、石柱、石花、钟乳石各具形态,玲珑剔透。雷声洞口小腹空,岩顶滴水,发出叮呼声,宛如琴声,洞中清潭久旱不涸,久雨不涨,极为神奇。形似五指的五爪洞,由五个洞组成,以五指命名,其中以无名指最深,各洞弯路道险,如同迷宫。塘坝子的五龙洞,长200余米,高8米,内有五个串珠大厅,宽敞大度,顶高12米,气势壮观。其间石笋、钟河涓涓流水婉转悠扬,洞屋有能观天的朝天洞,形状奇异,有坐井观天之感。因入口是“人”字形,入洞不远处有龙迹可辨,故有“五条巨龙驾五条彩虹腾空升天”之传说。葛仙山遍山古柏苍翠,风景清幽,是川中着名的道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唐之王勃、清之黄云鹄均曾登临赋诗。每年三月三为朝山庙会盛期,游者如织。春夏之夜,在各峰岭上可观“玉皇灯光”,并向葛仙殿、玉皇楼冉冉游去,民间传说要诚者福者方可一见。
谢谢,请采纳
D. 葛仙山在中国公路自然区属于什么区
葛仙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在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分类中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