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正确填写中小学生的基本信息表
正确填写中小学生的基本信息表应该填:1.姓名;2.年龄;3.何地学校初中毕业;4.是否农村户口;5.是否低保家庭学生;6.是否重读生;7.变动情况;8.户口地址。
详细的介绍正确填写中小学生的基本信息表:
B. 学生学籍信息确认表怎么填
学生学籍信息确认表怎么填
学生学籍信息确认表怎么填,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毕业后由学校将学籍档案转交给毕业生就业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等,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学生学籍信息确认表怎么填。
学籍信息表填写方法
1、填写时一律用钢笔、签字笔(黑色)或毛笔,不得使用圆珠笔,字迹要清楚。
2、应登记表计入学生档案,请仔细填写,填表过程中严禁涂改,如使用涂改液则表格作废。
3、表内所列项目必须全部如实填写,不得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清”、“不详”及其原因,如无该项情况,亦应写“无”。
4、表格封面的“学校名称”、“系科”、“专业”必须填写全称。表格封面和第一页“姓名”一栏的填写必须和身份证、户籍卡以及学籍卡一致。曾用名如有则如实填写,无则填写“无”。
5、“现在家庭详细住址”应填写父母家庭住址,已婚者可以填写自己的家庭住址,不应填写学校的宿舍地址。“邮政编码”和“家庭电话”应与所填的“现有家庭详细住址”一致。
6、“本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填写“健康”、“良好”等,如有疾病应如实填写。
7、党员需要分别填写入党和入团的情况,团员需要填写入团的情况,群众填写“无”。必须将时间、地点、介绍人等项内容全部填写清楚。注意:入党介绍人须填写两名,入团介绍人填写一人即可。
8、“婚否?对方姓名、政治面貌、现在何处、任何职”一栏,未婚者填写“无”,已婚者需将配偶的姓名、政治面貌、现所在单位和职务等项内容全部填写清楚。
9、“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一栏,若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则“没有受过任何处分”;若在校期间受过党、团及行政处分但由于表现突出而撤消处分者,则填“无处分”;若在校期间受过党、团及行政处分而未撤消处分者,则应如实填写所受处分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处分等级。奖励应填写清楚获奖时间、地点、原因和奖项。优(良)毕业生称号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受到奖励或处分”栏中要填写。此栏填写容易不全或不确切,请各院(系)在填表前向毕业生讲清要求,并认真审核。
10、“本人学历及社会经历”一栏应填写清楚本人从小学以来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经历时间上应连续不得出现空白阶段。“在何地、何校(或单位)学习(或任何职)”一栏填写格式应为“××市××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本科)”,“证明人现在何处”一栏填写格式应为“××(证明人姓名),现在××单位”或“××(单位)××(证明人姓名)”。
11、“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他们的姓名、年龄、在何地、何单位、任何职、政治面貌、现在与本人的关系如何”一栏中“家庭主要成员”指直系家属(父母和爱人、子女)(父母两人情况须填写完整),“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对本人影响较大,关系密切的亲友。填写格式为“父亲 ××(姓名),在×地×单位任×职务,党员(团员、群众),与本人关系良好(密切)”特别注意“现在与本人的关系如何”不可以漏填。
12、“自我鉴定”栏:由学生本人认真填写,内容为全面总结本人在校期间学业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及其它方面的表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篇幅不宜过短。
13、“学校组织意见”栏:由各院(系)填写对班级鉴定的意见以及是否同意毕业,一般格式为“同意班级鉴定,准予毕业(结业、大专毕业)” ,由院(系)领导签字,并加盖院(系)行政公章(院(系)行政公章应盖在稍靠左侧,右侧留出加盖学校公章的位置)。
学籍号泄露的危险
1、如无意外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2、学籍号泄露要看是泄露给认识的某个人,还是一些陌生人,或者有组织的一类人。社会上有些人会大批量购买学籍信息,然后贩卖给有需求的各类中专,职业院校和课外培训机构。各中职院校购买信息后就批量给学生或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进行招生宣传。
3、你是高中生,只要报考的是国家统一招生录取院校,是对考大学不会有影响的。如果是你没有报过的学校联系你的话,需要认真核实一下。
4、另外,高中生没毕业的话还属于中等学历教育,学信网是查不到的,从2018年开始,高中、中职学历才开始录入学信网,全国可查,18年高中毕业生应该可以在学信网查询到学历信息。如果你是在读高中生还没有学信网账号,可以进入学信网,用身份证和手机注册学信网账号,然后登录,进入学信档案,点击学籍信息可以查询。
如果你有学信网账号,可以登录及时修改你的密码,根据学信网的提示操作就可
5、最后,会不会被修改个人信息?这个问题,除了管理学籍信息的内部人员,或者是黑客去修改,一般人是不会接触并且能够更改你的信息的,这是个小概率事件。
所以是可以放心的,如果还不放心,也可以找你的`班主任,确认你的学籍信息!不用担心!
孩子学籍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修改的,但是需要有相应的证明材料。
根据学籍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条原则,“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关键数据项需要变更时,须提交证明材料,且必须由学籍主管部门核准后,变更信息才会生效。其他未设置的数据项均为非关键数据,由学校在学生信息维护中自行修改即可。
学籍档案是高中生文字资料形式的记录,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毕业后由学校将学籍档案转交给毕业生就业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等,此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籍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历史记录,是今后学生在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高中生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个人档案,学籍档案对高中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给予极大的重视。
C. 学生基本信息表怎么写
**学生基本信息表必须由家长亲自填写(保证信息准确、无误),能填写的必须填写完整,填写完毕后必须家长签字。
***填写时必须写汉字内容,不用写解释中的文字编码。
***不在籍、无户口等必须所有人都填写,否则无学籍。(如果学籍不在现在就读的学校,由就读的学校发放信息表,并将此表填写完成后交到本人学籍所在学校进行统一录入。)
***学生无身份证,可根据户口簿上填写。
***学籍辅号指的是各省自建系统中,由各省分配的省属学籍号。学生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可不填写。
***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借读”的说法和概念。
***现住址、家庭住址、通信地址有何区别?如何填写?
答:建议该三类住址在填写过程中能具体到门牌号,方便找到或者联系到该学生。
区别:现住址:学生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亲戚家、租住房、学校等。
D. 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关系说明怎么填
学生基本信息表必须由家长亲自填写(采集信息要严格与户籍信息一致),能填写的必须填写完整,填写完毕后必须家长签字。
填写时必须写汉字内容,不用写解释中的文字编码。不在籍、无户口等必须所有人都填写,否则无学籍。(如果学籍不在现在就读的学校,由就读的学校发放信息表,并将此表填写完成后交到本人学籍所在学校进行统一录入。)
学生无身份证,可根据户口簿上填写。学籍辅号指的是各省自建系统中,由各省分配的省属学籍号。学生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可不填写。
现住址:学生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亲戚家、租住房、学校等。
家庭住址:监护人所住的地方,一般指户口所在地或者是一家人共同居住的地方。
通信地址:能够联系或者信件能送递的地方,如父母所在的单位、学校等。该三类地址可能是同一个地址,也可能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得出现“同住址”字样。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在校就读未成年人。无监护能力是指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因重病、重残等原因丧失监护能力。(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确认必须以同级民政部门认定的留守儿童名单为唯一依据。)
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因此,民政局才是孤儿的监护人。
但孤儿院大多是民政部门的下设机构或由民政部门许可成立的福利机构,实践中,孤儿院这个机构就是孤儿的监护人。双方父母由一方死亡或者离异的除了填写父亲或者母亲的信息以外,另外填写一位亲戚的信息。
E. 学生资料登记单怎么填
学生资料登记单怎么填:
第一步,首先填写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注意填写政治面貌一栏时,如果是少先队员,就填写团员。如果不是,就填写群众。
第二步,然后填写家庭详细住址。注意要填写可以联系找到的地址。
第三步,然后填写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
第四步,再填写在校的基本信息。注意填写就读方式一栏时,如果是特招,就填写特招。如果不是,就填写普通入学。
第五步,最后交由家长签字,并填写签字日期。
登记单
学籍填写基本要求:
1、一律用黑色签字笔书写,不得用圆珠笔填写。字迹要工整、规范;
2、学籍登记表必须由学生本人填写,不得由别人代填;
3、学籍登记表中各项内容必须与学生档案(包括专升本档案)、高考电子档案一致,由各学院负责校对。核验无误的,在学生的入学照片和在校照片骑缝处加盖学院公章;
4、学籍登记表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成册,由学院教务办公室负责管理;
5、学籍登记表一经办理不得随意更改。最后,这样学生基本信息表就填写好了。
F.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基础信息采集表怎么填
附2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性别:男、女。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
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学校班主任将有关信息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学生的民族全称,如:汉族。
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如: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
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也就是黑户学生),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亲属、澳门同胞、澳门同胞亲属、台湾同胞、台湾同胞亲属、华侨、侨眷、归侨、归侨子女、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中国人、外籍华裔人、外国人、其他”。
11.政治面貌: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共产党预备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残疾”。
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我省目前正在使用的学生学号,如“X120101010001”“C1201010001”“G1201010001”。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座号。
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
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就近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体育特招、艺术特招、其他”。
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走读、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
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
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
30.家庭地址:学生的户籍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手机号码。
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
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是、否”。
36.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填“是、否”。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非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双亲留守儿童”。
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填“是、否”。
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非随班就读、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听力残疾随班就读、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分为:无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填“是、否”。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4.是否需要申请资助: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5.是否享受一补: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高中阶段学生填写否。
46.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的公里数。
47.上下学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公共交通(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地铁)、家长自行接送、校车、其他。
48.是否需要乘坐校车:填“是、否”。
49.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50.关系: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填“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
51.关系说明:关系选择为其他时,填写对关系的说明。
52.民族: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民族,如:汉族、蒙古族。
53.工作单位: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名称。
54.现住址: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现在居住的地址。
55.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家庭成员或监护人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56.联系电话: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7.是否监护人:填“是、否”,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5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军官证、士兵证、文职干部证、部队离退休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户口簿、其他。
5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60.职务: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在工作单位所担负的工作岗位。
61-72:解释同49-60。
G.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表怎么填
小学学生学籍档案的填写方法:
1、第一页:毕业生登记表封面,户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城市或农村,学号要准确。
2、第二页:个人简历从小学写到现在的学校。
3、第三页:自我鉴定由学生本人填写,从政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下面要本人签字。
4、第四页:毕业鉴定由13级班主任填写,并签字,其他年级先不写。
5、第五页:每学期评语由现任班主任填写,一年级填写完本学年,二年级填写完第二学年,13级班主任都填完。
学生学籍档案的办理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冒名顶替取得学籍并获得证书者,一经查实,追回证书,并在教育部指定的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上撤销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
H. 学生基本信息表全部都要填吗要怎么填
填写时必须写汉字内容,不用写解释中的文字编码。
***不在籍、无户口等必须所有人都填写,否则无学籍。(如果学籍不在现在就读的学校,由就读的学校发放信息表,并将此表填写完成后交到本人学籍所在学校进行统一录入。)
***学生无身份证,可根据户口簿上填写。
***学籍辅号指的是各省自建系统中,由各省分配的省属学籍号。学生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可不填写。
***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借读”的说法和概念。
*** 现住址、家庭住址、通信地址有何区别?如何填写?
答:建议该三类住址在填写过程中能具体到门牌号,方便找到或者联系到该学生。
区别:现住址:学生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亲戚家、租住房、学校等。
家庭住址:监护人所住的地方,一般指户口所在地或者是一家人共同居住的地方。
通信地址:能够联系或者信件能送递的地方,如父母所在的单位、学校等。
该三类地址可能是同一个地址,也可能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文件中细致的解释)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性别:1-男,2-女。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
20110101”。
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
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现多用于父辈以上的居住地。
6.民族:学生的民族,用两位数字代码,如:01-汉族,02-蒙古族,参见《中国各民族代码》。
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用三位字母代码,如CHN-中国,USA-美国,参见《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Z-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时,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件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00-
否,01-香港同胞,02-香港同胞亲属,03-澳门同胞,04-澳门同胞亲属,05-台湾同胞,06-台湾同胞亲属,11-华侨,12-侨眷,13-归侨,14-归侨子女,21-归国留学人员,31-非华裔中国人,41-外籍华裔人,51-外国人,99-其他’。
11.政治面貌:分为:“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13-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10-健康或良好、20-一般或较弱、30-有慢性病、40-有生理缺陷、50-残疾”。
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由用户进行下拉选择填写。
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1-农业户口,2-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各省本地的学生编号,用于地方系统与中央系统对接。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编码。
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
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11-就近入学 12-其他’,高中阶段分为‘21-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 22-体育特招
23-艺术特招 99-其他’。
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1-走读 2-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的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1-正常入学 9-其他’,高中阶段分为‘1-正常入学 2-借读 9-其他’。
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
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
30.家庭地址:学生家庭的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手机号码。
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
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0-否,1-是’。
36.是否受
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0-否,1-是’。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0-非留守儿童,1-单亲留守儿童 2-双亲留守儿童’。
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是;0-否。
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1-是;0-否。
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1-是;0-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0-非随班就读 1-视力残疾随班就读 2-听力残疾随班就读 3-智力残疾随班就读 4-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分为:0-无残疾 1-视力残疾 2-听力残疾
3-言语残疾 4-肢体残疾 5-智力残疾 6-精神残疾 7-多重残疾 8-其他残疾。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0-否,1-是。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4.是否需要申请资助:0-否,1-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5.是否享受一补:0-否,
1-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高中阶段的学生填写否。
46.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的公里数。
47.上下学交通方式:1-步行,2-自行车(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公共交通(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地铁),4-家长自行接送,5-校车,6-其他
48.是否需要乘坐校车:0-否,1-是。
49.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
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50.关系: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1-父亲 2-母亲 3-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4-兄弟姐妹 9-其他。
51.关系说明:关系选择为其他时,填写对关系的说明。
52.民族: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民族,用两位数字代码,如:01-汉族,02-蒙古族,参见《中国各民族代码》。
53.工作单位: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名称。
54.现住址: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现在居住的地址。
55.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家庭成员或监护人户口所在行政区划。
56.联系电话: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7.是否监护人: 0-否,1-是,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5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
2-军官证;3-士兵证;4-文职干部证;5-部队离退休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
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B-户口簿;Z-其他。
5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60.职务: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在工作单位所担负的工作岗位。
61-72:解释同49-60。
I. 学生基本信息表健康状况怎么填
如实填写是否有家庭遗传病史,既往重大病史,既往外伤史,既往手术史,过敏史,体质状况,能否参加体育课程等信息。如有相关病史要填写患病时间,是否痊愈。“本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填写无疾病,或者写明“健康”“良好”等,如有疾病应如实填写。
健康状况”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填写注意:
1、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黑色),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字迹要清楚。
2、此登记表计入学生档案,请仔细填写,填表过程中严禁涂改,如使用涂改液则表格作废。
3、表内所列项目必须全部如实填写,不得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写“不清”、“不详”及其原因,如无该项情况,亦应写“无”。
4、表格封面的“学校名称”、“系科”、“专业”必须填写全称。
5、表格封面和第一页“姓名”一栏的填写必须和身份证、户籍卡以学籍卡一致。曾用名如有则如实填写,无则填写“无”。
J.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一般写什么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一般写:
1、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居住地址是城镇还是农村。
2、家庭人口、毕业学校、个人特长、是否单亲、家庭通讯信息、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区号+号码。
3、家庭成员情况:姓名、年龄、与学生关系、工作单位。
4、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有关信息、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
5、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家庭欠债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介绍需要全面、稳妥,又要有很强的机动性、灵活性。在材料选择上以事实材料为主,重点介绍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力及综合素质,略谈自己对学习、工作、生活等的观点、看法。语言要求准确、平实、简洁。布局由重点到从属,详略得当地加以安排。具体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