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化战争的内涵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
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
2.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主要包括什么三个层次的作战内容
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1、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2)信息化战争物理域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信息化武器装备较之常规武器装备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一架常规的飞机,如果给以安装信息技术的翅膀,增加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加大远战和精确制导能力,敷有隐形涂料,具备夜视功能,则这架飞机的战斗能量是几何级地提高。
信息与能量相结合,不但使作战平台及时获得信息,发挥效能,赋予弹体正确的方向,而且弹体能自动吸取信息,命中目标。这就超越了弹体本身的功能和增强了武器原有的功能,形成新型的战斗力。所以使用信息武器系统是信息战争的重要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武器,而且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主导武器,才最有力地标志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
在战争中使用武器装备的形式和状态,决定了战争的形式和状态。正是由于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高机动性能的机械化武器装备,才能称得上是机械化战争。同样,只有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的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3.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特征:
1、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
2、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3、作战方式多样化。
4、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
(3)信息化战争物理域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发展趋势:
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信息化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大缩短。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作战效能明显增强;此外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作战力量多元一体。
作战力量的大小,不再以数量的多少,作战能力的强弱和人员,武器数量决定,高技术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战斗人员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其次,也需要多兵种的有机结合。
4. 军事理论教程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内容
特征:
①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②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③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④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⑤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⑥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4)信息化战争物理域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1.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5. 信息化战争是什么样子的
下列不准确的表述是信息化战争主要由地面,海洋和空中向外层空间领域扩展 。
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信息化弹药主要指精确制导武器;而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作战平台的控制、制导、打击等功能形成自动化、精确化和一体化水平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它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各种侦察、预警、通信卫星;
海战场上的各种高技术战舰等;地面战场上各种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坦克、装甲战车等,它们都是信息化作战平台。
与历史上任何一种战争形态都不同,信息化战争不是各作战单元、要素简单叠加的离散式对抗或局部分散式作战,而是体系对体系的整体对抗。
战争的体系融合能力,决定作战效能的发挥和战争目的达成;实现各系统的有效融合,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途径。
6. 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的维度一般包括哪几维
陆、海、空、天、电。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了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6)信息化战争物理域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空间之有限、相关作战空间之广阔,要求战争主体能够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构建作战要素无缝链接、作战单元自主协同、作战力量整体联动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在决定性的时间把分散在各个空间维度的战争能量有效聚焦到有限交战空间上。
因此,在信息化战争中,全维造势、异域协同是作战力量运用的鲜明特点,多维空间融合、诸军兵种一体的联合作战是作战行动的典型样式,“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是战役战斗的基本要求,在防区外对全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成为重要的作战方式。
比如,伊拉克战争的战场范围虽然主要局限在40多万平方公里的伊拉克本土境内,但分散部署在波斯湾、阿曼湾、红海、地中海等几十倍伊拉克国土面积上的美英联军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信息化战争
7. 信息化战争构成的要素包括
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为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信息实力包括:
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
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7)信息化战争物理域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
①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②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③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④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⑤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⑥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8. 信息化战争的定义
简要地说,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称之为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处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信息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信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方式,进而改变了作战制胜机理,无可争议地成为生成战斗力的新的主导资源。
(8)信息化战争物理域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
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为大空间、远距离作战开辟了道路。但这是机械化战争,并不是信息化战争。
当战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战争就萌芽了;当导弹战与电子战结合运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已震慑世界军事领域;当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成,
建立了CI系统,建立了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病毒、黑客这些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并越来越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也就形成了。
9.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武器系统信息化;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作战方式多样化;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