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以下简称本科生)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英文全称: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英文缩写BISTU。学校代码:11232,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邮政编码:100192;健翔桥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35号;清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四拨子。
第三条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全日制公办大学,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校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学生预科合格结业后,转为本科生;面向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内地西藏高中班招收本科生。
第二章 招生组织机构
第四条 学校设立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的日常工作;下设招生监察办公室,负责对学校本科生招生录取的全过程监督工作。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自觉接受上级及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并愿意接受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条件
第六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
第七条 学校所有招生专业对学生身体要求均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录取
第八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执行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对考生的相关照顾政策。
第九条 学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总数、分专业招生人数以当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也可登录学校招生网站查询。
第十条 学校招生类别有理工类、文史类和综合改革类,高考改革试点的省(直辖市)按其有关规定执行。机械类、仪器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实行大类招生。
第十一条 学校预留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1%的计划,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解决同分考生的录取问题。预留计划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投放使用。
第十二条 对于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为100%,按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志愿顺序靠前的考生;对于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5%,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设志愿级差。相同志愿的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第十三条 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分配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第十四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在调档和分配专业时均予以认可。
第十五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内地西藏高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录取规则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的录取规则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学校在高考改革试点的省(直辖市)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按照学校向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报送并公布的要求执行,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各省(直辖市)公布的改革方案及有关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学校在江苏省的录取规则为:按先分数(即投档分)后等级的录取办法录取。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B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合格以上。若投档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2门科目的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仍相同,则按选测科目等级高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第十八条 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十九条 学校在北京市“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农村专项计划”的录取规则按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其中,“外培计划”要求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第二十条 学校翻译专业只限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其它专业不限报考语种,但学校外语公共课教学目前只开设英语课程,非英语语种考生入校后外语公共课只能选择英语。
第二十一条 学校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五章 其它
第二十二条 学校执行北京市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学费标准为:翻译专业5000元/年;其它专业为4200~4600元/年。
第二十三条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通过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十四条 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符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籍管理规定》,达到毕业条件的,学校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位管理规定》,达到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五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2426126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第三办公楼113室
邮政编码:100192
招办E-mail:[email protected]
学校网址:http://www.bistu.e.cn
学校招生网址:http://zhaosheng.bistu.e.cn
学校招生办微信公众号:bistuzs
第二十六条 在招生咨询过程中,本校咨询工作人员提供的任何意见、建议仅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不属学校录取承诺。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冲突,以本章程为准,并即时废止以往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学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学校自己考试的专业(不看高考成绩,只招收应届高中生)。1998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前隶属原机械工业部,改制后转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学校面向全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执行国家规定的对考生相关照顾的政策。
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经体检,符合要求的考生可报考我校。
学校在各省市分专业招生人数见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并可登录学校网站查询。
学校招生类别为理工类本科、文史类本科。
学校调档比例根据各地生源情况不超过120%。按照考生报考我校志愿先后顺序录取,即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时,按考生填报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第二、第三志愿考生。
学校录取原则为按高考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在高考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外语、数学、语文分数高的考生。
学校外语教学目前只开设英语课程,一些专业课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授课。
学校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学校实行奖贷学金制度,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一、二等奖),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校级奖学金有学生综合奖学金、竞赛单项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科技竞赛及学术文章奖、新井季久子奖学金等,此外还设有九龙奖学金、福保奖学金等。
学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符合《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籍管理规定》,达到毕业条件的,学校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位管理规定》,达到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2006统招录取数据
省份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北京 理工 621 476 498
文史 514 476 490
河北 理工 596 581 587
文史 564 536 549
黑龙江 理工 631 578 599
文史 549 498 528
吉林 理工 616 578 593
文史 571 530 546
安徽 理工 599 551 564
福建 理工 584 491 552
甘肃 理工 591 549 565
广西 理工 567 522 535
河南 理工 603 587 592
湖北 理工 553 520 537
湖南 理工 561 538 546
江苏 理工 572 558 566
江西 理工 575 541 556
辽宁 理工 510 431 480
内蒙古 理工 578 553 560
山东 理工 602 564 582
山西 理工 574 546 554
陕西 理工 577 534 550
四川 理工 583 519 566
天津 理工 518 493 503
新疆 理工 562 474 520
浙江 理工 571 535 557
重庆 理工 564 500 539
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在山东招生吗
一般情况是招生的,你可以看看报考指导那本书,报考前你是肯定能查到的,一般情况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会招生只不过每年的分数不一样,会比其他地方高一些。但是说实话山东省考生分就是高,辛苦你了 希望考上理想学校加油。
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在内蒙招生吗
招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信息学科较为齐全的全日制公办高校。2020年学校在全国30个省份投放本科招生计划2400人,其中北京市投放计划占总招生计划比例约56%。本科招生计划涵盖普通本科、国家贫困专项、北京市双培计划、北京市外培计划、北京市农村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高中班等招生类别。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43个本科专业中信息类相关专业占比约60%,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家和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紧密合作,强化能力本位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着力培养为首都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够从事知识应用与创新、技术应用与专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