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搭建webgis开发平台拜托了各位 谢谢
历经3,4个月终于利用Geoserver搭建起了一个高效的WebGIS平台。能谈得上高效当然不能只用Geoserver,在对Geoserver研究了一段时间后,知道Geoserver的效率瓶颈在地图的生成浏览上。而地图的浏览这是webgis的基本功能,几乎所有的GeoServer中文资料在提到GeoServer的时候都指出不仅仅需jdk的支持,更要安装JAI和JAII/O,包括我自己翻译自refractions "Walking Through"系列文档的《Windows平台下GeoServer安装与使用》也犯了这个错误。 事实上从GS1.4.1版本开始,GeoServer不仅不需要JAI,而且额外的JAI会使GS报错,造成1.4.1版WMS服务不可用、1.5.0版更是无法启动。细心的朋友可以注意到,在GS的WEB-INF/lib目录下的库中,已经包含了jai1.3.jar等文件。 至此,今天GS的问题已经成功解决了,我也可以继续完成“中国地图”这样一个简单的WebGIS了。虽然为此活活浪费了一个下午,但是总结起来也是有几点收获: 1. 不要轻信Google给出的答案。第一资料的实效性有限,第二可靠性也不足:我的那篇翻译文章已经排到Google关键字为geoserver的结果页面中非常靠前的位置,不知又要害苦多少初学者。而我今天仔细看了GS官方的UserGuide之后也发现官方的wiki也没有要求安装jJAI。因此,这篇文章的标题也尽可能写得详细些,希望再次借助Google挽回这种损失。 2.出现错误要仔细看log。log的重要性不用再说了,虽然有时候它提供的信息并不明确,但是大多数情况下,log总能给出最佳答案。今天就是因为着急,把问题怪罪的WMS的url上,才忽视了JAI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我又不清楚了,我的所有地图在MapBuilder中倒是都能查看,也难怪我会去怪罪WMS的url)。 明天继续工作,希望这个经验能对大伙有所帮助,我马上也要修改那个出错的文章,删去安装JAI的部分。 Geoserver的工程部署说明 No Tags isalie WEBGIS 没有评论 安装环境:Windows 2003 Server SP1+Sun Java 2 SDK 1_4_2_11+Tomcat 5.0.28 如果你希望试用Geoserver,建议下载Windows Installer文件geoserver-1.3.3.exe,安装程序中包含 Jetty应用服务器,将为你自动创建测试环境。 部署一个Geoserver项目(WAR文件包),大致需要以下六个步骤: 1、安装Sun Java 2 SDK,到sun网站下载j2sdk-1_4_2_11-windows-i586-p.exe(版本可能有变化)。 注意:必须下载JDK,而不是JRE。你也可以使用IBM或BEA公司的JDK,经过测试表明BEA的Jrocket在Windows x86平台上比Sun的JVM有更快的速度。 (安装JDK 5.0可能遇到问题,请参考Geoserver帮助文档。) 2、安装Sun Java Advance Image SDK,到sun网站下载jai-1_1_2_01-lib-windows-i586-jdk.exe(版本可能有变化),安装程序自动将Java Advance Image安装到Sun Java 2 SDK所在目录。 注意:必须安装JDK版本。 3、安装Sun Java Advance ImageIO SDK,到sun网站下载jai_imageio-1_0_01-lib-windows-i586-jdk.exe(版本可能有变化),安装程序自动将Java Advance ImageIO安装到Sun Java 2 SDK所在目录。 注意:必须安装JDK版本。 4、安装Tomcat应用服务器,到Apache网站下载jakarta-tomcat-5.0.28.exe,安装到指定目录,默认使用8080端口。你也可以安装其他J2EE应用服务器,经过Geoserver项目组测试的应用服务器包括:JBoss、Jetty、Tomcat、Resin。 注意:Tomcat 5.5需要JDK 5.0支持。 5、安装Apache服务器,到Apache网站下载apache_2.2.3-win32-x86-no_ssl.msi,安装到指定目录,服务器名为本机IP地址,默认使用80端口。如果Apache Server无法正常启动,检查你的系统上是否正在运行IIS服务器。 (该步骤可选,我们使用Apache处理普通http请求,Tomcat处理OGC WMS,WFS-T地图服务请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分担Tomcat的工作压力,提高Geoserver的地图处理速度。) 6、关闭Tomcat,复制geoserver.war包到Tomcat的webapp目录,启动Tomcat。Tomcat将自动部署geoserver。启动完毕,使用 http://ip:8080/geoserver 进入geoserver图形配置页面。第一次进入geoserver,应用服务器需要编译jsp,请耐心等待。 提示:geoserver需要高速CPU和大量内存才能流畅运行,建议配置至少为P4 1.6A 512M内存。在低配置的机器上运行速度将非常缓慢,参见以下的测试报告。 测试中我们同时渲染了15个地图图层,数据全部取自Oracle数据库,记录每次地图刷新所需时间。 服务器A P4 1.7(2级Cache 256K) 内存 512M(DDR266) 耗时6-8秒 服务器B P4 1.6A(2级Cache 512K) 内存 1G(DDR400) 耗时3-5秒 服务器C P4 2.8E(2级Cache 1M) 内存 512M(DDR400) 耗时1-2秒 按照开发指南,用geoserver1.3.0配置好了一个arcsde9.0的 DS,创建了一个featuretype 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 GeoServer 是 OpenGIS Web 服务器规范的 J2EE 实现,利用 GeoServer 可以方便的发布地图数据,允许用户对特征数据进行更新、删除、插入操作,通过 GeoServer 可以比较容易的在用户之间迅速共享空间地理信息。 GeoServer 主要特性包括:兼容 WMS 和 WFS 特性;支持 PostGIS 、 Shapefile 、 ArcSDE 、 Oracle 、 VPF 、 MySQL 、 MapInfo ;支持上百种投影;能够将网络地图输出为 jpeg 、 gif 、 png 、 SVG 、 KML 等格式;能够运行在任何基于 J2EE/Servlet 容器之上;嵌入 MapBuilder 支持 AJAX 的地图客户端;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其他的特性。 GeoServer 最新的版本 1.3.1 beta 增加了 GeoTools 2.2.x , GeoTools 是一款基于 Java 的开源 GIS 工具集,允许用户对地理数据进行基本操作。通过 GeoTools 的各种接口和 helper 类,可以写入新的数据格式,通过 GeoTools 为 GeoServer 提供的插件,在不进行重新编译的情况下,可以让 GeoServer 支持更多的数据格式,甚至只需要通过 GUI 的 option 设置即可。 一直都比较关注 GeoServer 和 GeoTools 的发展情况, GeoServer 提供了一个相对简易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GeoTools 包含地理信息数据基本操作的源码实现,是学习地理信息基础研发和 WebGIS 的经典资料库,两者的合并和今后的发展无疑会吸引众多地理信息开发者的目光。
‘贰’ 基于web的购物网站设计与开发好做吗
好做。web是很简单的,会基础知识就能做出基于web的购物网站设计与开发。Web即全球广域网,也称为万维网,它是一种基于超文本和HTTP的、全球性的、动态交互的、跨平台的分布式图形信息系统。
‘叁’ 请问有没有好的web开发平台,我想用来开发oa办公系统软件,可以是oa平台也可,能方便进行二次开发,谢谢!
我推荐使用我们公司的WebBuilder Web应用系统平台,能完全满足你提出的各项要求。
可到http://www.putdb.com来在线使用、评估和免费下载。
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款平台:
WebBuilder是一款跨平台、数据库和浏览器的Web可视化应用开发和部署平台。
使用WebBuilder可开发ERP、OA、CRM、HR、MIS以及电信、银行、政府、企业等各行业的行业应用系统,帮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快速构建。
WebBuilder帮助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完善的基础架构,具有应用系统必须的完整功能,使系统的开发仅需致力于业务的开发。
应用开发:提供可视化的WebBuilder集成开发环境,帮助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支持使用Eclipse等开发工具的开发和调试,可以在您原有使用的技术框架上混合使用。
应用部署:使用基于Web的资源管理器进行应用的部署,支持Java,.Net,PHP等大部分Web应用的部署。
自定义的应用描述语言:基于XML的Web应用描述语言,屏蔽不同平台、数据库和浏览器之间的差异。
完整的组件框架:提供应用开发所需的经过封装的前后台组件、开发框架以及应用模块,集成封装了大量Ext、Dhtml、FusionCharts、标准HTML和JS组件以及包括数据访问、流程引擎、计划任务、系统调度等框架在内的Java后台组件。
使用WebBuilder可快速开发出功能强大的各种企业级应用系统,也可以基于应用系统平台做深度的二次开发。
‘肆’ 基于WebGIS平台的上海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庄一兵 郁标 刘映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200072)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立上海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的背景、过程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概括介绍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为尚未开展地面沉降信息化工作的地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地面沉降;WebGIS;上海市
1 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控制上海地面沉降,上海市开始系统实施地面沉降监测,至今已积累了40余年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为了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1997年开始基于VisualBasic开发建立统一的“地面沉降信息系统”,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地面沉降分析及预测等功能。由于是单用户版,多个用户都必须安装一套系统,维护不同版本数据库,经常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数据更新不及时,并缺乏地理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鉴于以上不足,我们对系统进行升级开发,在开发后期,又将系统移植到WebGIS之上,实现了WebGIS功能,并对数据库结构进行标准化统一。这为今后地面沉降日常研究工作,信息定期发布、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等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 WebGIS服务技术
WebGIS服务(Web Service)是一种自包含(self-containt)、自描述(self-describing)的模块化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定位和调用。与传统的基于桌面或局域网的GIS相比,WebGIS具有以下的优点:
真正的信息共享:WebGIS可以通过通用的浏览器进行信息发布,使得不仅是专业人员,而且普通用户也能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此外,由于Internet的迅猛发展,Web服务正在渗入千家万户,在全球范围内任意一个WWW站点的Internet用户都可以获得WebGIS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真正实现了GIS的大众化。
平台独立性:无论服务器/客户机是何种机器,无论WebGIS服务器端使用何种GIS软件,由于使用了通用的Web浏览器,用户就可以透明地访问WebGIS数据,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部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较低的开发和应用管理成本:普通GIS在每个客户端都要配备昂贵的专业GIS软件,而用户使用的经常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这实际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WebGIS在客户端通常只需使用Web浏览器(有时还要加一些插件),其软件成本与全套专业GIS相比明显要节省得多。另外,由于客户端的简单性而节省的维护费用也不容忽视。
更简单的操作:要广泛推广GIS,使GIS系统为广大的普通用户所接受,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用户,就要降低对系统操作的要求。通用的Web浏览器无疑是降低操作复杂度的最好选择。
巨大的扩展空间:Internet技术基于的标准是开放的、非专用的,是经过标准化组织IETF和W3C为Internet制定的,这就为WebGIS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使得WebGIS很容易与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建立功能丰富的具体GIS应用。
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传统的GIS大都使用文件服务器结构的处理方式,其处理能力完全依赖于客户端,效率较低。而当今一些高级的Web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对数据量较小的简单操作则由客户端直接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和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
3 系统平台选择和开发过程
MapGIS-IMS(Internet Map Server)是中地软件推出的新一代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GIS解决方案。对于最终用户,它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廉价的方式以获取地理信息;对于高级用户,它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管理工具来建立可缩放的、高效的站点。MapGIS-IMS遵循GIS标准,采用分布式GIS软件技术,基于Internet网,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和几种分布式对象技术的综合使用(CORBA,DCOM、JAVA)来为建立及发布地图信息提供了快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IMS提供了包括显示、工程管理、工作区管理、分析功能等一系列COM模块,利用微软的Active Server Pages(ASP)技术,可建立丰富的GIS应用。通过JavaScript和VBScript等编程语言,用户可以定制WEB页,通过FrontPage,Visual InterDev等产品建立客户化的用户界面。脚本程序可以在浏览器端执行,也可以通过标准应用服务器(如ASP)在服务器端执行。
因此,本系统选用MapGIS-IMS作为系统开发的网络GIS平台,利用Visual Studio.NET2003开发环境进行各模块及功能的开发,调用MapGIS-IMS核心模块,实现监测设施点、线、面的可视化查询显示及图形与属性互查。可以查询地图的属性,地理坐标、位置等信息。浏览的属性数据不仅包括数值型的,而且可以包括非数值型的,如图像、地图、动态图象等多媒体属性。
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目标确立、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调试维护及系统评价等几个方面。其中,系统设计是系统实现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应用模块开发设计;而系统开发部分则是系统实现的实践阶段,包括子模块的开发,程序调试、集成及运行等若干阶段。所以,系统的建设过程,就是将系统应用目标、各种数据信息、业务流程以及各种计算机软硬件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
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4.1 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技术
本系统除了提供上海市地面沉降专题数据外,还提供了上海市1:25万地图数据和中心城区1:5万地图数据两种不同比例尺的,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无缝集成显示。
4.2 有效地管理维护基础数据和地面沉降专业数据
对各种地面沉降专业数据可提供远程导入和维护,方便野外作业用户把测量数据及时导入系统,这样对整个系统数据的快速更新起到了关键作用。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在服务器端设置相应的地面沉降研究成果,改变服务平台数据的发布状态,这样大大地节约了系统维护成本,满足地面沉降数据维护的要求。
4.3 稳定的3层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需求和软件工程的原理,本系统采用B/S架构,并且以MapGIS-IMS平台为基础,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游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实现,形成3层体系结构。
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如下:
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5 系统主要功能
整个系统由基础信息模块,综合查询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5大功能模块构成。大概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5.1 数据和权限管理功能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维护和数据导入,它实现了专题数据的远程维护、属性数据的灵活导入、统计数据维护和下载,以及各种空间数据的维护和管理。权限管理实现了各种用户对相应的数据和功能进行权限控制,重要数据权限可以控制到字段。
该系统收集了影响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信息数据,包括上海市地下水灌用水量、地下水水位、土层变形量、地基土的孔隙水压力及地面水准点高程监测数据。系统对监测设施和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包括监测设施的增加,修改和监测数据的导入和修改。为了便于数据统一管理和灵活使用,并配置相应的地理底图和监测点,使用户在地理底图上所见即所得。
5.2 空间查询分析功能
对地面沉降数据资料和以往的研究成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资料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高效便捷的录入、修改、查询检索、统计、打印。同时实现了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多种方式的空间查询。对水量、水位、变形量从时间,区域,含水层次进行三方面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用户需要画出曲线图形。对图形可以进行下载,下载后用户可用Word对其进行编辑修改。
用户可以通过以画圆、多边形、点击等WebGIS的网络操作方式对监测设施进行查询统计。下图表示用户想得到某个范围内的设施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均值。
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5.3 信息共享发布功能
系统利用MapGIS-IMS建立WebGIS站点,通过Internet提供各种专业数据与应用服务,具有多源数据的集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IE浏览工具,获取想要的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并进行相应的专业分析。通过该系统可以把上海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提供给社会,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论文集:1999~2005
6 结束语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基于WebGIS平台的上海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虽然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相信该系统的建立为上海地面沉降防治信息化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信才.WebGIS地理信息系统参考手册.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1
[2]卓泳.地理信息系统论坛,2005
[3]钱贞国.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WebGIS设计与应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
Study and Development o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Land Subsidence in Shanghai based on WebGIS Platform
Zhuang Yibing,Yu Biao,Liu Y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Shanghai 20007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background, the process and the technical method used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n Shanghai established and introces summarized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which should have .This may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area which don’t yet launch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Key words: Land subsidence; WebGIS; Shanghai
‘伍’ 网站开发一般需要哪些步骤
1、网站规划。清楚网站的栏目、内容和功能。
2、网站方案。列出首页、栏目,后台的安排、功能、流程等网站运行涉及的一切。
3、平面。网站美工做出首页效果图,然后做全部页面,得到html网页。
4、开发。设计数据库,对做出的网页做功能开发,实现网站的功能。
5、对网站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数据录入、安全等。
6、将网站放到空间中,做域名的解析。
7、网站进行安全性检查。
(5)如何开发基于web的信息平台扩展阅读:
网站开发是制作一些专业性强的网站,网站开发一般是原创,网站制作可以用别人的模板。它不仅仅是网站美工和内容,它涉及到域名注册查询、网站的一些功能的开发。
对于较大的组织和企业,开发团队可以由数以百计的人组成。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只需要一个收缩的网站管理员或相关的工作职位。Web开发可能是一个部门。
考虑到许多安全方面的考虑,如通过表格的数据录入错误检查,滤波输出,和加密Web开发。但只有基本的知识网络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利用脚本可以被授予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用户试图收集信息。
如果在一个网站上提供一些接触形式,它应该包括防止计算机程序填写表格和滥发电邮验证码领域。网站默认首页即默认文档。是指在访问一个文件目录的时候自动定位的一个文件。您也可以根据网站开发所用语言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成其他的默认首页。
保持一个Web服务器安全从入侵通常被称为:服务器端口强化。当它被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需要许多技术来保持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安全发挥。以帮助防止网络欺诈。
开发人员在开发时,往往采用不同形式的加密传输和存储的敏感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是一个Web开发人员的知识的一部分。
网站设计开发,它不仅是网站美工和内容,它可能涉及到网站的一些功能的开发。
针对领域: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与市场规模,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采用各种受消费者欢迎的营销工具。
量身定制:商品信息管理、商品分类、用户信息管理,订单管理、在线支付配置与管理等等强大的商城系统。
‘陆’ 基于JSF技术的WEB应用开发
开发基于Java技术的Web用户界面一直存在着开发难度较大 效率较低的问题 Sun公司提出的一种新标准框架Java Server Faces (JSF) 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第三方RAD开发工具支持下 可以实现Web应用实例的可视化开发 本文详细讨论了如何利用JSF 开发Web用户界面 最后分析了JSF 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与微软Visual Studio NET程序开发有可视化工具的支持相比 人们在开发基于Java的Web用户界面时仍然需要手工书写大量的标签 同时还要考虑页面状态信息的保存 客户端事件处理等问题 开发难度比较大 效率较低 重用性差 Java Server Faces (JSF) 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运而生的 其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之一是它与标记语言 协议 客户端设备无关 利用JSF提供的可重用 可扩展 基于组件的用户界面框架 在快速开发工具RAD的支持下实现可视化开发 现在JSF技术已经得到了许多大厂商的支持 如SUN公司的JSF Web UI IBM公司的JSF extension以及Oracle的 ADF Faces等 许多开源项目(典型的Apache Myfaces)也提供对JSF技术的支持 同时Oracle Sun Borland和IBM等公司都为JSF提供了开发环境
传统JSP开发存在的问题
实现表示层和业务层的分离 这是J EE Web应用一直以来的理想 可惜JSP 并没有真正实现这个目标 JSP是一个基于Java的Web用户界面开发标准技术 是一种 脚本式 开发的Web技术 在JSP 页面中混淆了大量用于显示逻辑的HTML 和用于业务逻辑的Java 代码 使得页面设计与程序开发无法分离;JSP另一个更大的缺陷是脚本不能重用 这常常导致开发者不得不在JSP页面之间进行复制 粘贴操作 进而导致同一段代码出现多个版本 从而使得程序的调试和设计极其错综复杂 而标签库TagLib作为JSP的补充 将Java代码从JSP中剥离 也只是有限地实现了表现与逻辑的分离 始终没有摆脱代码和HTML页面揉和的问题 此外 JSP还存在着其他固有的缺陷 例如对应Servlet编译的出错信息很难在JSP 中找到准确的出错位置 由此给调试带来很大困难
JSF技术介绍
在Sun公司提出的J EE(Java Enterprise Edition)平台上 Java Server Faces (JSF) 是一种用于构建Web应用程序的新标准Java框架[ ] 它提供了一种以组件为中心来开发Java Web用户界面的方法 从而简化了开发 企业开发人员 和Web设计人员将发现JSF开发可以简单到只需将用户界面 (UI) 组件拖放到页面上 而 系统开发人员 将发现丰富而强健的JSF API为他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功能和编程灵活性 JSF还通过将良好构建的模型 视图 控制器 (MVC)设计模式集成到它的体系结构中 确保了应用程序具有更高的可维护性
JSF是由Java Community Process (JCP)制定的一个Web应用框架标准 JSF具有良好定义的请求处理生命周期和丰富的组件层次结构 旨在推动基于Java的Web用户界面开发的简易性 利用JSF提供的可重用 可扩展 基于组件的用户界面框架 在快速开发工具RAD的支持下 可以通过拖放组件的方式对Web用户界面进行可视化编辑 将用户界面上的组件与一个数据源绑定 并将客户端用户界面产生的事件交给服务器端处理 从而大大降低基于Java的Web用户界面的开发难度 提高开发效率
Java Server Faces技术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 ) 一组用于表示用户界面组件并管理其状态 处理事件和验证输入的JavaAPI 这些API支持国际化和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 ) 一个用于在JSP页面中表示JSF 组件的自定义标签库
简而言之 JSF的主要部分是一个GUI组件框架和一个用于跨不同标记语言或客户端设备描述组件的灵活模型 JSF GUI组件框架使开发人员能够创建JSF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JSF GUI组件包括标准的HTML表单控件(如按钮) 布局组件 以及更复杂的组件 如数据表 此外 第三方还可以扩展规范中定义的基本类 来开发额外的GUI组件
JSF 组件的体系结构是这样设计的 组件的功能由组件类定义 组件的呈现由一个单独的呈现器(renderer)定义 呈现器定义了组件类如何映射为适合特定客户的组件标签 JSF 参考实现中包含了一个标准的RenderKit 用于生成基于HTML 的标记 实现将组件类呈现给HTML客户
lishixin/Article/program/Java/hx/201311/25609
‘柒’ Web信息集成系统网络架构
Web信息集成系统网络架构
基础层集成可以产生直接的效益或提高效率;高层集成即对基础层进行纵横集成,可实现集团企业集成制造、集中管理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这样就将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和系统集成的目标与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统一起来,达到自然应用,水到渠成的效果
1基于Web的信息集成系统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模式,出现了信息集成和信息综合利用: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新模式。目前国外实施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大型工业企业已占很大比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与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高技术。以现场总线与工业数据通信为纽带,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采用开放技术,实现异构环境的信息集成,形成以完整工业过程为对象,进行基础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及管理一体化。实践证明,采用先进适用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所产生的效益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同时改变企业的经营手段,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2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网络构架
网络信息系统集成的过程,是为实现某一应用目标而进行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的大中型应用信息系统的过程,是针对某种应用目标而提出的全面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各种产品设备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技术咨询、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网络建设、软硬件系统配置、应用软件开发以及售后服务、维护支持和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一个系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合理地确定体系结构。所谓体系结构是指构成系统的层次和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可用四层结构描述其工作。自下而上各平台的主要内容如下:
2.1环境平台层
主要包括网络到达的数字中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机房系统的设计和供电系统的设计等内容。
2.2网络平台层
网络平台目前一般应采用Internet技术,即在信息高度集中的地方建立LAN,LAN间可通过WAN互连起来形成Internet,并可能要考虑Intranet与Internet相连或通过WAN技术形成Extranet。采用Internet具有较好扩充性的子网互联结构,可使网络具有更可靠、更安全、扩展性及交互性更强的特点,应使用成熟的网络操作系统、适当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
2.3信息平台层
该层主要采用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电子邮件技术、群体技术、网管技术和分布处理技术。此层的作用是:①能直接为用户提供多种Internet/Intranet通用服务;②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支持平台,使用户未来系统的发展工作更为快捷、可靠。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如Oracle、SQL Server等软件。Web系统被认为是存储在Internet/Internet计算机中彼此关联的文档集合。用户通过Web可访问相关的站点、浏览文本和图形、接收视频和音频信息(超媒体信息)。群体系统能够增强分布或交互处理和协调工作的能力,通过该系统及其提供的快速开发能力,能将各个相关的工作部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群体的整体工作效率。
2.4应用程序层
位于该层的应用系统体现了具有用户专门应用要求的信息系统的存在价值。对这些应用系统应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而选择,用户可考虑自行设计和实现。
网络信息系统集成的这4个层次较全面地覆盖了完成设计和管理实施网络信息系统的全过程。
3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应用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信息数字化和系统的集成化,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某纸业集团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着成绩,其建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该系统的物理基础,可以说,企业不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企业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当然,如果企业不开发各种应用系统,不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种资源共享,那么计算机网络就是一种摆设,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企业如何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并进行无缝集成,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以及各类系统的优化运行,就是影响企业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
3.1设计思路
该纸业集团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坚持坚定的一把手工程,坚持企业整体利益优先的原则,坚持科学的集成方法,坚持扎实细致的工作。所谓科学的集成方法,指系统集成要遵循流程型化工制造企业系统集成的规律,即分层集成,自下而上的集成顺序,以应用范围确定集成的跨度,集成数据与以计算机网络和以产品系统中集成的数据为系统集成的基础。分层集成指公司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分为基础层和高层。基础层是企业的执行系统(含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高层指对基础层进行纵横集成后的总系统。基础集成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提高效率,如集成的财务系统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集成的物资系统可以减少流动资金的积压,并使生产持续进行,从而直接提高经济效益;集成的产品生产系统可以提高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系统评价
该集团信息化集成系统实现了系统全方位的集成,不但TG-ERP系统内部数据完全集六成,而且能够灵活提取生产指挥系统相关计量仪表及控制点的数据,避免了人工输入数据的缺陷,为系统实现成本核算和对关键工艺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而且还能够与集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灵活的数据交换,同时实现了远程信息查询收集、合同审批、信息发布等功能。该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建成以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