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个人信息泄露了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更换账号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码
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3、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Ⅱ 信息泄露怎么处理方法
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Ⅲ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不要随便填写各种各样的调查问卷。现在在街上、校园、网上都会遇到各种问卷调查,那么此时一定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2、不要贪小便宜。对于一些留下联系方式或者注册某个APP就能得到一些精美的小礼品的活动,千万要注意,因为你的个人信息大部分就是这样泄露的。
3、不要随便扔快递单据。快递单那里会写上你的收货地址、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果随便丢弃,就相当于自己主动泄露个人信息。
4、不要随意丢弃车票和机票。现在的飞机票和火车票都实行了实名制,上面有自己的身份证等信息,随意丢弃会导致信息泄露。
5、及时删除在打印店打印的资料。在打印店打印,很多人喜欢将U盘的文件拷到电脑上,打印之后又忘记删除,特别是一些简历等含有个人信息的资料。
6、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也需要进行保护。
个人信息泄露八大途径及防范措施:
1、淘汰的旧手机
要谨慎处理自己更换下来的手机。现在手机升级换代速度快,有的人喜欢赶时尚,频繁更换手机,而对载有大量个人信息的旧手机大都采用一删了之的办法处理后,即拿到二手市场变卖,也有的随意送人。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都有上亿部手机被淘汰,二手手机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有些收购二手手机的商贩,利用这一漏洞“倒卖”个人信息,他们只要利用简单的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地恢复手机里的数据,然后再以几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的手机号、通讯录、支付宝账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流向市场,个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警方提醒
在处理旧手机时,首先要将手机存储卡的数据拷贝备份后直接物理销毁。然后是处理手机本机存储的信息,这个可通过反复装满并删除内存、用第三方刷机工具进行一键刷机等方法彻底清除个人信息,从根源上避免个人隐私泄露。总之,旧手机不能随意扔弃,也不能未经处理个人信息就出售或者送人。
2、社交媒体软件
许多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软件时不注意保护隐私,随意添加不熟悉的好友,有的在聊天时不自觉地说出自己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也有的将上述内容在QQ、微信中进行标注。
还有一些人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火车票、登机牌、出游地、美食,无意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另外,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布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泄露了孩子的相貌和姓名,而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绑架等。
警方提醒
首先要将加好友的方式设置成验证模式,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中采用昵称加自己为好友的,一定要询问对方的真实姓名,拒绝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其次是尽量不在QQ、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中,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子女情况等信息。
第三,不拉自己的好友进入陌生群,朋友拉自己进入陌生群时也不要参加。在与陌生人聊天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说出个人的信息。
3、快递单和包裹皮
网购的繁荣催生了快递业的飞速发展,但很多人在发快递时,忽视对单据妥善保管,而这张小小的快递单上,至少包含了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三项重要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购物时,小件物品商家大都采用塑料袋包装后,由快递公司打印粘贴收件人信息的胶贴,当购买人收到快递拆开包裹后,将包裹封皮也随意扔掉,而封皮的粘贴上就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家庭地址、电话,有的快递包裹还标注了购买物品的种类、购买时间,以及购买于哪个网物网站等内容。
Ⅳ 个人信息在网上泄露,不想被害怎样及时止损
一、个人信息泄露应该怎么维护自身权利
个人信息事关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一旦发现有泄漏个人信息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当事人应立即报警,并尽可能的收集各种可能与个人信息泄漏相关联的线索或证据,避免更多人受害。作为个人信息被泄露的苦主,是可以依法申请诉讼的。
《刑法》第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2)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3)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4)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照刑法第286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二、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做
个人隐私被泄露后,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②收集证据线索,留心收到的邮件和的电话,并记录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帮助自己维权。
③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④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第一时间通知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且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应选择不予理睬。
⑤如果个人重要信息丢失,且知道怎么丢失或有很多线索,咨询专业律师相关法律法规,律师给予肯定答复后,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
Ⅳ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你是个人,需谨慎填写各类含有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在一些不知名网站或商家处为了一些免费赠品或刷二维码 登记信息。
如果你是具有保管个人信息的单位,则加强内部员工的管理制度,提升员工权限,将个人信息确保在没有授权情况下外泄。在个人信息的服务器上禁止使用外部存储设备,断开外部网络,个人信息的原始资料应专人保管,不经授权不得查阅。
Ⅵ 信息泄露怎么处理方法
一、信息泄露怎么处理
1、信息泄露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二、个人信息泄露处理流程是什么
1、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2、起诉。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Ⅶ 如果发现自己个人信息被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自己的损失
如果发现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那么最保险的措施就是报警,通过警方通过正规渠道来为你找回所造成的损失。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极端的现象,你可以先跟泄露你信息的人进行协商,如果实在行不通,那么我们就进行法律手段。
发现自己个人信息被盗后最好报警,信息被盗一定不要慌,拿起电话,联系当地警察进行报案,并向警方索取档案编号。尽快向信用卡公司备案,由于盗用者经常会以此冒名顶替你去犯罪,或去银行开户,进行各式消费。联系信用评级机构,向信用评级机构索取信用报告,并考虑开通fraud alert,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窃取而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人们必须积极地保护个人信息以防被潜在的黑客攻击。以下内容将讲述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而不让互联网罪犯得手,以及在信息已经泄露之后尽可能的减小损失。
Ⅷ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措施有哪些
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装,下载免费软件时应该去官方网站。这样以免一些携带木马程序以及设有后门的盗版软件截获个人电脑中的信息。其次,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因为用户修改了这些信息,别人也可以通过此路径对你手机上的信息进行修改,从而截获个人信息。
最后对于身份证号、手机号这些敏感信息,平时上网时要格外注意,不要在网上随便参加活动,比如注册信息取得赠品等。如果想要网购,要选择比较正规的大型购物网站。
(8)信息泄露消减措施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电脑定期杀毒,定期修改并使用安全强度高的密码。
妥善保管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及密码,谨慎发布个人信息。
到知名正规的网站购物,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
文明、绿色、健康上网,浏览正规的网站和栏目。
远离网络上的暴力渲染、色情诱惑、钱财赌博、灰色游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