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

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

发布时间:2022-12-31 05:07:44

Ⅰ 警察扫身份证能扫出什么信息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警察查身份证只能是查出相关的个人信息。但是有相关的权限的警察还可以查出身份证对于的居民是否有违法记录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Ⅱ 派出所会上门核实住户信息吗

法律分析:公安会上门查住户登记的。如果在办理案件中,需要调查某些事实,可以在报经领导批准后,依法查询,并要保存查询记录。查验和核查方法:

(一)执勤的公安干警在查验时,应首先出示本人的工作证件,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当场直观查验。查验时,应对证件进行整体识别。即对证件的外观式样、规格、塑封、印刷和相片等主要识别特征进行直观查验;认真核对持证人相片和登记内容;检查证件有效期限与持证人年龄、签发日期三者的关系;核对证件编号中出生日期码与持证人出生日期之间的关系,分配顺序码与持证人性别是否符合男性奇数女性偶数的规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九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Ⅲ 派出所的让去公安局采集信息是做什么的

派出所信息采集是一项基本的工作程序,对守法的人员是没有影响的,只有好处。采集信息是为了建议全国人口的相关信息系统,有利于国家对人口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只对发生纠纷而到来的人员采集信息,如抽血、录指纹等。

采集个人信息建立数据库,便于公安机关对人员进行管理,没有什么影响的。


(3)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扩展阅读:

根据《公安机关指纹信息工作规定》十指指纹信息的采集范围:

(一)经人民法院审判定罪的罪犯; (二)依法被劳动教养、收容教养的人员;

(三)依法被行政拘留或者因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出入境管理行为被依法予以其他行政处罚的人员,但是被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除外;

(四)依法被强制戒毒的人员;

(五)依法被收容教育的人员;

(六)依法被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七)依法被继续盘问的人员;

(八)公安机关因办理案(事)件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采集指纹信息的人员。

Ⅳ 进派出所的时候警察把手机拿去做记录做的是什么记录,这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采集我里面的什么信息

意思是:对你手机里的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电话和SIM卡里的信息。不至于监听,只是进行信息比对。

Ⅳ 警察查身份证能查出什么个人信息

警察查身份证只能是查出相关的个人信息。但是,有相关的权限的警察还可以查出身份证对于的居民是否有违法记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
首次申领(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情况如下:
1、年满十六周岁公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由本人携带户口簿前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或办证中心办理;未满十六周岁公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应由本人携带户口簿,并由监护人陪同代为申请。监护人一般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当公民本人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口簿上或监护人不为户主无法证明监护关系的,还需提供诸如出生证明等监护关系证明),并与未满十六周岁公民本人现场合影存档,以保证未满十六周岁公民身份的准确性。由于现场需采集人像和指纹信息,故未满十六周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不允许由监护人代办,须本人和监护人同时到场申请办理;
2、户口所在地户籍窗口打印《人口信息核对表》,核对人口信息;
3、人口信息正确无误,受理窗口采集人像、指纹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4、申领人或监护人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领取《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
5、接到领证通知后本人携带《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件。若申领人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可以自愿申请办理邮寄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一)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
(二)兵役登记;
(三)婚姻登记、收养登记;
(四)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规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证的公民,从事前款规定的有关活动,可以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证明方式证明身份。
第十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Ⅵ 租房民警来登记是为了什么登记后全国的公安能查到信息吗

1、公安机关例行登记(租房所在管辖区域内的派出所的民警,即片警),掌握常驻人口,暂住人口情况。

根据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行居住登记制度。

2、借登记查逃犯,公安部门内部网络能共享全国范围内的通缉犯资料,这样当嫌疑人在其他地方出现时可以马上进行资料对比,提高了抓捕犯人的效率。

3、登记房东电话,名字是因为房东常驻,租住户是流动人口,登记房东电话名字出状况随时需要找房东了解情况更为有效。

(6)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扩展阅读: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行居住登记制度

流动人口应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由公安派出所发放居住登记凭证。

流动人口在宾馆、酒店、旅店等旅馆业内住宿,在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在学校、培训机构寄宿就读以及在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住宿、住院、入学或者救助登记的,可以不办理居住登记。

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应当在流动人口入住后24小时内登记其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等基本情况,并在3个工作日内向公安派出所报告,督促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

流动人口终止居住的,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应当自流动人口离开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告公安派出所。

流动人口持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在居住地依法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就业信息查询等服务;

(二)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

(三)国家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国家规定的对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

(五)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六)按照规定参加居住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或者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执业)资格登记;

(七)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保障政策;

(八)居住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给予的表彰和奖励;

(九)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持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在居住地享有下列便利:

(一)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

(二)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

(三)按照有关规定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四)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便利。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06号)

Ⅶ 派出所信息采集是干什么的

信息采集完成后,当市民遇到违法犯罪分子、火灾、重大安全事故等危机情形时,公安、消防、医疗、安监等部门能够迅速、精确地找到当事人的位置并积极提供帮助。

市民参与社区事务活动,办理相关手续时,将会为市民提供准确的人口信息依据。当有老人和小孩走失时,警方可以通过“一标三实”信息平台准确定位,更快速地帮助老人和孩子找到家人。

准确的标准地址、实有房屋信息、实有单位信息,可以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邮件、快递等也能快速准确送达。

通过“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公安机关能够及时发现、查处、打击藏匿在各类行业场所、出租屋等区域的违法犯罪分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受侵害和损失。

(7)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扩展阅读

警方采集到的信息会及时录入公安内网,经授权帐号才能查看有关信息数据,且查看信息系统后台均有记录轨迹。

按照《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严格保密。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如果登门采集的民警、辅警或是工作人员您即不认识,也没有提供相关证件,要提高警惕,可拨打110或是辖区派出所值班电话咨询核实。

Ⅷ 警察采集居民的DNA和指纹是合法的吗

合法.

集居民的DNA和指纹属于人员信息提取,用于充实人员信息资料库,为破案找线索之用。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30条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可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

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被提取人不会留下案底(没做违法的事情为前提),排除嫌疑后就可以回家,性质属于详细登记而以,所以不用担心。

另外派出所对被提取对象有保密义务,这点打可以放心。

(8)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扩展阅读:

打拐DNA信息库,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由各地方负责机构一方面对丢失孩子报案的家长采集DNA样本,另一方面对各地在街头流浪乞讨和被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一律采集DNA样本,并将这些数据录入到专门的全国联网的统一数据库。

收集到的DNA数据和DNA数据库自动比对能帮助很多丢失的儿童找到父母。

采用父母的基因信息与疑似儿童的基因信息作比较,是基于人的基因序列可以通过父母的遗传进行复制且终身不变的原理。

如果一旦孩子走失,要将父母的DNA信息与海量的基因数据对比仍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且并不能完全保障所有信息都能收集。

这样就涉及到儿童DNA信息的检测和录入全国统一失踪人口信息平台,为防拐、打拐做准备。

Ⅸ 为什么派出所要采集指纹个登记信息,

《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规定:“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派出所采集公民指纹信息是法律规定,出于完善居民身份证信息需要。登记指纹信息,可以有效地防止身份证冒用。

Ⅹ 派出所采集个人信息流程

法律分析】:派出所采集个人信息流程: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阅读全文

与民警采集住户哪些信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交易操作多少次才会成熟 浏览:202
国盛期货要下载哪个app交易 浏览:426
金数据如何在填完后显示信息 浏览:143
司法技术室是什么意思 浏览:719
创业板上市找什么公司代理 浏览:895
肉类调理品有什么产品 浏览:656
柘城对比淅川辣椒市场哪个大 浏览:79
餐饮小程序怎么找红利 浏览:438
微信发了多少条信息怎么看 浏览:107
目前市场上的仿制药有哪些 浏览:703
西部数据2400mb是什么意思 浏览:516
什么产品可以消痘 浏览:395
c语言如何查找源程序 浏览:374
吉客优品代理怎么做 浏览:968
plc程序sftl什么意思 浏览:763
标普技术进展如何 浏览:356
代理服务行业的账怎么做 浏览:53
欧盟农产品标准怎么查看 浏览:854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实质性程序 浏览:124
短期交易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