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动过速可以怎么治疗
临床医生遇到这些情况时,在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心脏进行仔细地听诊,包括心率、心跳节律是否规则、心跳率和脉搏率是否一致、心音的强弱及有否心脏杂音等。最主要的检查是做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明确心动过速的性质,再进一步决定治疗。有时心律失常是间断出现,此时医生可能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及定量的监测。也有些心律失常是在运动后才出现,此时医生会建议做运动试验,采取跑、跳、蹲、立办法,或用踏车或平板运动方法来帮助诊断。
不同原因及不同性质的心动过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单纯窦性心动过速可能在进行病因治疗后即可痊愈,一般不需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心房、心室扑动,都是严重型心动过速,应该住院治疗,一方面以便在寻找病因的同时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还可进行心脏监测。
❷ 心动过速要怎样治疗
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即统称为心动过速。一般常见的心动过速,有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多由发热、情绪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造成。如能针对病因治疗,窦性心动过速便能基本治愈,或者应用些镇静、安定药就可以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以突然发作、反复多次为特点。
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因此,发作频繁而持续时间较长者常要急诊处理,一般先给予氧气吸入,刺激咽喉部,使病人产生恶心、呕吐,也可令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憋住气,在不能忍受时,用力做呼气动作,这样,大部分病人即可中止发作。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防止血压偏低,并及时找医生诊治,可考虑选用异搏定、西地兰、心得安等药物治疗,也可考虑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如果条件许可,也可用同步直流电转复治疗。
❸ 心动过速怎么办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如果超过100次,就是心跳过快,医学上称作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颇为常见。发作时,成人频率每分钟在100~150次之间,幼儿每分钟可达200次。其特点是逐渐发生、逐渐消失。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恶梦、饮酒、喝浓茶、饮咖啡以及大量吸烟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如果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此时就要针对病因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服药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病人。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晕厥等。心率每分钟160~250次,节律规则。发作时要立即休息,消除顾虑。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常能迅速使发作停止:①突然用力咳嗽。②大口进食或饮水。③尽量使头后仰或身体前弯。④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用力作深呼气动作。⑤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请医生治疗。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及药物中毒。发作时心率为150~200次/分钟,常有心慌、气急、心前区疼痛、头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血压多下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一旦演变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可发生猝死。因此,发作时应立即让患者休息,吸氧,并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治疗。
0 74
更多回答(25)
❹ 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在紧张激动的时候会出现脸红心跳、心动过速的表现,别担心,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心动过速,但“硬币也有正反面”,有生理性心动过速就有病理性心动过速,比如由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
病理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病时会突然感到心慌、心率增快,感觉胸闷心脏不适,有的人头颈部还会伴有发胀感、跳动感,有时又会突然恢复正常心跳,这种心动过速是非常危险的,轻者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重者甚至突然出现昏厥、休克或半昏迷状态,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呢?
中医上有专门治疗心动过速的方法,那就是——按摩郗门穴。
郗门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郄【qie】穴),郗,空隙也,门,出入的门户,心包经的经气经此穴由体表回流至体内,故名郗门穴。郗门穴为脏腑经脉之气深聚之处,善于调治各种急性病,具有宁心理气、活血的功效,因此心脏的各种急症都可以通过郗门穴来缓解。
郗门穴位置:
郗门穴位于前臂掌侧,取穴时先要找到大陵穴,大陵穴位于人体的腕掌横纹中点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当仰掌微曲肘会发现在肘窝部有条粗筋——肱二头肌腱,
粗筋内侧缘的凹陷处为曲泽穴,
郗门穴就位于大陵穴与曲泽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横指5寸处。
点按法:
用拇指按在郗门穴,此时会有酸痛的感觉,逐渐用力深按保持5到6秒,然后松开,
休息三秒后再进行点按,用力点按的同时转动手腕,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
点按郗门穴3到5分钟,每天坚持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按揉法:
用拇指按在郗门穴,这时会感到穴位处酸痛比较明显
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郗门穴3—5分钟,每天坚持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温和灸法:
将艾条点燃后对准郗门穴,距离穴位处皮肤约2—3厘米进行熏灸,
以穴位处皮肤感觉温和但无灼痛感为宜,并在艾灸的同时转动手腕,以更好的刺激郗门穴,
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坚持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
由于在晚上7点到9点是心包经经气最旺盛的时候,刺激郗门穴达到的治疗效果会更佳,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❺ 心动过速该怎么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尽早控制其发作。
发作时治疗:常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以诱发恶心呕吐、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出等。如以上手段无效者可选用新福林、阿拉明、新斯的明、异搏定、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等。
预防复发:发作频繁者,宜选用能够控制发作的口服药物,长期使用,如异搏定、乙胺碘呋酮、心得安等,并避免发作的诱因。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此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起重度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可选用利多长因、慢心律、心律平、乙胺碘呋酮、双异丙吡胺等药静脉注射。同时应作好直流电同步复律的准备。发作中止后,宜选择能够控制发作的药物口服,避免复发。
2.中医药治疗
〈1〉心血虚:心悸不宁,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心烦意躁,舌淡苔白,脉细数。
治法:补养心血,清心安神。
方药:丹参30克、川芎、赤芍、当归、熟地、茯神、酸枣仁、远志各10克、龙齿25克、莲子芯3克。
〈2〉气阴两虚:心悸气促,动则尤甚,体倦懒言,自汗口渴,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滋阴,养心安神。
方药:西洋参12克,天冬、麦冬、五味子、山萸肉、酸枣仁、远志各10克,炙甘草6克。
〈3〉痰火扰心:心烦不安,怔忡烦闷,头晕失眠,口苦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茯苓、龙齿各30克,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远志、酸枣仁各10克,黄连、甘草各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