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手机app最容易暴露隐私
UC浏览器可以看到用户的隐私。
UC浏览器居然“榜上有名。”
UC离线下载视频、阅读模式、各种学习资料等等功能深受用户喜爱。
更是被少数人奉为老司机看那什么神器,这次 UC 浏览器更是直接被工信部“点名”。
在版本 13.2.5.1105 中,欺骗误导用户下载 App,在这次工信部的“点名”中,还有 25 款 App 同样存在“偷窥”行为。
违规调用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等,其实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道谁在偷偷“监视”着,但我们就是拿它无可奈何,毕竟,现在每下一款应用软件总会提示让受权访问相关内容。
通讯录、语音、相册这些都是常规的了,要求的都会让开通,不开通就用不了,所以没办法只能开。
UC浏览器泄露隐私的原因:
UCWeb公司开发的中英文版本UC浏览器均会对用户隐私造成威胁,第三方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该浏览器获得用户的位置、搜索细节和移动设备的数字身份信息。
“UC浏览器信息的传输会产生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因为它允许任何人通过访问数据流量来识别用户和他们的设备,并收集他们的私人搜索数据。”
‘贰’ 哪些软件泄露个人隐私
泄露个人隐私的软件有《简单相机》(版本V1、0.0)、《抖点短视频》(版本V2、3、0):
这两款移动应用存在恶意行为代码,并私自进行传播。警惕该移动应用私自下载安全移动应用,窃取用户隐私信息,造成用户隐私泄露,资费消耗。
‘叁’ 手机上哪些APP涉及侵犯用户隐私
现在随着网络的逐渐发达,我们的信息也开始变得公开透明了,有很多人的信息真的是满天飞,而且在家里的时候也经常会收到很多垃圾信息虽然是大多数都广告,但是这些广告都知道我的名字啊,所以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谈谈,这些个人信息就会通过哪些软件就泄露出去的呢?
针对于这样的事情,其实日常生活之中没有什么太大的方式去能够很好的避免,因为你一旦连接上网络,这就代表着你已经和世界所通讯了,所以这种也是泄露的问题,大家不用特别痛去着急,也不用特别的去在意,你只需要在你的官方的商城里面下载你所需要的一些软件,不要去乱七八糟的点一些链接,或者是去上一些网站,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没有非常多的问题的。
‘肆’ 速查手机!这11款APP正在泄露个人隐私,千万别中招
网络的存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 娱乐 生活,可以说现在每个人都是网民,但是网络安全也是令人十分堪忧的。在网络的大环境下,我们好像都没有了隐私,经常性会收到一些骚扰电话,各位小伙伴注意了,你的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就跟一下这些APP有关!
根据长春晚报11.11日晚通报,有一些APP存在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
通报名单如下: 《义乌购》 (版本3.6.1,vivo应用商店)、 《便利蜂》 (版本5.8.1,vivo应用商店)、《 阿里巴巴》 (版本10.13.4.0,网络手机助手)、 《豌豆优选特卖商城》 (版本2.2.8,豌豆荚)、 《亚马逊购物》 (版本22.18.0.600,豌豆荚)、 《一分钱》 (版本7.0.4,小米应用商店)、 《小米有品》 (版本4.22.1,小米应用商店)、 《Cloudo棵朵》 (版本6.36,小米应用商店)、《今天买买》(版本7.0.7.1,小米应用商店)、 《真快乐》 (版本8.3.2,应用宝)、 《聚鲨环球精选》 (版本6.3.0,应用宝)。 《多点》 (版本5.2.2,360手机助手)。
这些APP大部分都存在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在这个大数据的环境下,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开放和同意不必要的隐私权限,更希望应用商店能严格筛选APP质量,不要让一些不良商户有可趁之机,最后希望APP开发人员能遵纪守法,切忌违反法律!
‘伍’ 17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被通报,你都用过哪些软件
这些app我还是用过很多的,没想到这些APP竟然存在隐私不合规的行为,这些软件侵害了我们的权益,也有泄露我们隐私的风险,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愿意用这样有风险的软件。这些软件不仅侵犯隐私,还可能带来病毒,能不用的话,我们尽量不用。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炒股跟证券软件,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不用担心。
最后,我还用过《西部证券》,《新时代证券》,都不建议使用,既然已经曝光了,大家下载软件炒股的时候就长点心。具体的涉及名单已经公布了,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有没有用过,一不小心信息就泄露了。在我们注册的时候也要认真读一下协议跟说明,不要随便乱开权限,特别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朋友,一定及时清理手机。不然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陷阱。
‘陆’ 比较好的防泄密软件(电子文档安全系统)有哪些
随着现代化信息泄露事件越来越多,现在有好多企业都开始对数据安全进行了重视,在市场上有需求就会有对应诞生的工具,对于数据防泄密来说也不例外,那么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安全防泄密软件,管理者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对于数据安全防泄密来说,域之盾防泄密以电子文档安全为中心,泄漏风险为驱动,依靠员工泄密的方式和途径去设置对应的管理策略,达到数据安全防护的目的。比如很多企业都在用域之盾来进行数据安全防护,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从文档外发和拷贝资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设置,如:
1.文档加密
可以多个员工电脑设置文档透明加密,经过透明加密的文档只可以在企业局域网内的电脑使用,私自外发和拷贝都会使外发出去的文档变成乱码的情况;
2.U盘管理
可以通过usb存储设置禁止员工在电脑使用U盘的权限,或者设置仅读取、仅写入和允许使用权限,或者是通过usb特殊存储管理设置员工在电脑只能使用哪个U盘;
6.文件外发限制
对加密后的文件外发,管理者在审批的时候可以进行外发次数和打开次数的限制,超过次数限制后文件打开就是乱码的情况,而且还能通过文档安全限制员工使用聊天工具、邮件和其他网页形式对文件进行外发,增大管理者对员工的管理范围。
‘柒’ 警方曝光20款涉嫌违规采集信息APP,我们的个人信息都是如何被泄露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骚扰电话,推销的、卖保险的等等,有时还会有诈骗电话,令人防不胜防,不厌其烦。这些电话里的对方,甚至能准确说出我们的姓名和其他个人信息。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的信息被泄露了。
平常我们在公共场合用手机连的免费WiFi,上网浏览的钓鱼网站和非法网站,甚至丢弃的废旧手机,这些途径都是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
当然了,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还有很多,确实要加强注意才行,至少要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比如,对于快递包裹上的面单信息,有可能的还是做一下处理的好。
比如,慎重同意手机APP对通讯录等隐私信息的读取。
比如,不要上非法网站,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比如,需要登记个人信息时,不过不能做到有所保留,最好还是明确一下用途和了解对方的身份比较好。
等等吧,虽说网络社会没有安全可言,但能注意的还是要注意一点的。
‘捌’ 家长们注意了 手机里有这些软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
网络安全环境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已经被悄然泄露。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CNAAC近期通过网络检测发现多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 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准备下载安装的朋友们谨慎下载使用!
具体涉及以下APP:
‘玖’ 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分别是哪些App呢
App是智能手机上必不可少的应用软件,但是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许多App都会在不经意间收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国家网信部早就出台方案,根据方案中明确的9种行为即可判定个人信息被违法收集。根据检测发现的各种违法问题,国家网信部已经责令相关App运营商们于通报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成,并及时将整改情况上报。如果超过期限未整改者,将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个人信息的泄露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各种骚扰电话、骚扰短信。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对于国家的整治我们举双手赞同。
‘拾’ 都有哪些APP涉及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小红书,QQ音乐,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网易音乐,58同城,等等,这些软件都涉及到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