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口信息采集是那个部门发起的
是有公安部牵头发起的,像居民的户籍档案信息都是公安部来主抓的,一般社区,人口和卫生以及统计部门协助。
⑵ 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在什么部门需要带什么证件我是农村户口。
到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信息登记。
证件或材料:
(1)身份证;
(2)户口簿;
(3)转业证、退伍证、离退休证等: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无军籍离退休职工、复员军人、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提供;
(4)残疾军人证,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残疾军人、因战因公伤残人员提供;
(5)烈士证明书、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病故军人证明书等相关证件:烈士遗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提供;
(6)立功受奖证件;
(7)其他信息采集所需材料或村(居)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
(2)农村信息采集属于哪个部门扩展阅读:
登记对象:
所有退役军人:包括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包括政府安排工作、自主就业、自谋职业、国家供养的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官、军队无军籍离退休职工、退伍红军老战士、复员军人、残疾军人。退伍军人无论是否享受定期抚恤金、是否在乡、退休、无业、失业、在岗等,均纳入统计范围。
“三属”:含烈士遗属[包括烈士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因公牺牲的军人遗属[包括因公牺牲的军人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统计三属对象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无论是否享受定期抚恤金,均纳入统计范围。
⑶ 哪些部门可以依法采集公民家庭信息
只要公安机关、国家人口普查部门等机构才可以依法采集公民家庭信息,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采集公民家
⑷ 信息采集是干什么的
信息采集工作职责:
1、 负责本部门的信息采集和编写工作,形成电子文档。
2、将信息文档交由本部门主管领导审核,经审合格后上传到指定信箱或发布到网上。
3、原则上部门信息员只负责自己部门的信息发布,避免重复发布。
4、发表的信息要自行备案,由各部门的信息员统一管理,以备后用。
5、有网页栏目管理的部门,要注意保护好管理员帐号及密码,防止他人盗用。如发生帐号及密码泄露,可以向网络中心申请更改。
(4)农村信息采集属于哪个部门扩展阅读:
信息采集有以下7个方面的原则:
1、可靠性原则
信息采集可靠性原则是指采集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对象或环境所产生的,必须保证信息来源是可靠的,必须保证采集的信息能反映真实的状况,可靠性原则是信息采集的基础。
2、完整性原则
信息采集完整性是指采集的信息在内容上必须完整无缺,信息采集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采集反映事物全貌的信息,完整性原则是信息利用的基础。
3、实时性原则
信息采集的实时性是指能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自发生到被采集的时间间隔,间隔越短就越及时,最快的是信息采集与信息发生同步;二是指在企业或组织执行某一任务急需某一信息时能够很快采集到该信息,谓之及时。
4、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信息与应用目标和工作需求的关联程度比较高,采集到信息的表达是无误的,是属于采集目的范畴之内的,相对于企业或组织自身来说具有适用性,是有价值的。关联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就越准确。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采集的价值。
5、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原则是采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表示形式,便于使用。
6、计划性原则
采集的信息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照顾未来的发展;既要广辟信息来源,又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单位的任务、经费等情况制定比较周密详细的采集计划和规章制度。
7、预见性原则
信息采集人员要掌握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采集的信息既要着眼于现实需求,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善于抓苗头、抓动向。随时了解未来,采集那些对将来发展有指导作用的预测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