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系统风险有哪些
信息系统风险有:
(一) 数据库风险: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贮存基本信息的记忆库。建立数据库的重要活动有:
1. 选择需要包含的数据类别及每种数据类别所应搜集的数量,这些数据类别的多少及数量取决于经济单位认为是否能够满足可行决策。
2. 决定数据的格式、类型以及执行RMIS预期功能所要求的直接调用能力。
3. 修改和定期检查实际数据。
(二) 软件风险:在选购已编好的RMIS软件或雇用其它软件公司编制或经济单位自己编制RMIS软件时,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可行性;
2. 友好的用户界面;
3. 灵活性;
4. 综合性;
5. 容错性;
6. 兼容性;
7. 分析能力;
8. 安全性;
(三) 硬件风险
(四) 人事风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提供和解释数据,设计、组建、安排并维修硬件。
Ⅱ 科技风险种类
IT战略风险:主要包含企业IT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性、IT的价值呈现、IT的创新发展等战略部署漏洞和威胁。
业务支撑风险:主要包含IT对业务需求的响应能力、IT对业务流程的支撑能力、IT内控合规的保障能力、IT的履约能力、IT的业务绩效等业务支撑能力漏洞与威胁。
数据资产保护风险:主要包含企业的生产运行数据、服务运营数据、经营决策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中间业务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不合规等质量问题与威胁。
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含日志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接口传输安全、终端显示安全、业务敏感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漏洞与威胁。
信息技术风险:主要包含企业信息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或者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应环境、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所造成的问题与威胁。
信息系统开发风险、测试与维护风险:主要包含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活动(包括信息系统计划管理、需求分析、规划、采购、开发、测试、部署、维护、升级和报废等)带来的合规性、健康性和防御能力的漏洞与威胁。
信息科技运行风险:主要包含数据资产访问与管理、IT服务运行操作、IT服务级别管理等方面带来的运行能力漏洞与威胁。
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主要包含常规和特殊业务场景下,IT服务组合的中断和异常,对于企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声誉损失和威胁。
外包管理风险:主要包含外包选型、外包能力部署、外包服务实施、外包绩效管理、外包资源管理等方面对外包目标实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带来的漏洞和威胁。
Ⅲ 互联网医院的利与弊都有哪些
互联网医院的“利”:
1、互联网医院通过整合复诊、随访、咨询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医疗服务,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2、互联网医院随访中心的人员会依据医生制定的随访路径和在线门诊时段,定期安排好出院、门诊和体检。患者在线与医生进行视频复诊或图文复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具处方,医院将药邮寄到患者家。
互联网医院的“弊”:
1、目前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成本补偿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不完善,无法有效调动医院和医生持续开展线上诊疗业务的积极性。
2、从患者的角度看,一方面,患者对互联网诊疗的认知不足,培养就医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目前绝大部分互联网医院只能实现本省份范围内的医保报销,外省患者尚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选择互联网问诊。
Ⅳ 医学新技术的风险问题往往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Ⅳ 技术风险属于风险调整因素吗
不属于。信息技术风险大致包括如下5方面内容:(1)完整性风险(integrityrisk)。即数据未经授权使用或不完整或不准确而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与用户界面的设计、数据处理程序、灾害恢复程序、数据控制机制及信息安全机制等有关。(2)存取风险(accessrisk)。即系统、数据或信息存取不当而导致的风险。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的今天,存取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存取风险主要与业务程序的确立、应用系统的安全、数据管理控制、数据处理环境、网络安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状况等有关。(3)获得性风险(availabilityrisk)。即影响数据或信息的可获得性的风险。主要与数据处理过程的动态监控、数据恢复技术、备份和应急计划等有关。(4)体系结构风险(infrastructurerisk)。即信息技术体系结构规划不合理或未能与业务结构实现调配所带来的风险。主要与信息技术组织的健全、信息安全文化的培育、信息技术资源配置、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环境、数据管理的内在统一性等有关。(5)其它相关风险(otherbusinessrisk)。即其他影响企业业务活动的技术性风险。主要与信息技术对业务目标的支持、业务流程周期、存货预警系统、业务中断、产品信息反馈系统、业务的流动性管理等有关。
Ⅵ 信息科技风险属于哪类风险的范畴
信息科技风险属于操作风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