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网不良现象或违法行为有哪些
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
3、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1)上网有哪些不良信息如何识别扩展阅读
网络的坏处:
1、在校生成绩下降
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2、社会难题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B. 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有哪些
通常DDOS/CC都是一个专业打手必备的两种武器。对于受害者我们可区分为“间接受害者”或“直接受害者”
间接受害者也就是服务托管商,比如IDC、运营商。
直接受害者也就是打手的目标对象,通常是IP地址、域名地址
通俗的解释就是某大型商场提供商业门店服务。而打手本想攻击其中某个门店,但是由于攻击流量过大,把商场入口也给堵塞了。所以我们有听说客户的业务被托管商清退的情况,也是托管商迫不得已。
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的环节也有针对性的防御方案,无法一概而论,当然也看您遇到的对手是什么样的级别。
普通攻击使用通用的防御方案,比如高防服务器或开源IP限速等应用插件就能解决。也可以使用一些免费的原生安全CDN。
遇到高级混合攻击,针对性攻击,通用的防御方案往往无法结合业务,导致误杀高,访客体验差,延迟高。越是复杂的业务形态防御方案也要全盘考虑每个环节,提前做好业务风险评估,事前预防,不给对手尝试的机会,第一时间压制攻击非常关键,以免增加对手持续攻击的信心。给您的建议就是尽量缩小攻击面,找专业的安全解决方案。
C. 不良信息包含哪些内容呀
不良信息是指带有非法低俗或未经接收方允许而强行推送且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信息,包含垃圾短信、违规信息、非法低俗信息、反动信息。一般通过互联网、邮件、短信、电话等途径传播。不良信息包含垃圾短信、违规信息、非法低俗信息、反动信息。传播内容包含以下信息:1、非法低俗性质的信息是指传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所描述内容的信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散布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8)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9)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注:以上(1)至(5)为反动信息,(6)至(9)为非法低俗信息。2)根据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开展治理手机违法短消息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的五类违规信息:(1)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发送手机违法短消息息诈骗或者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2)散布淫秽、**、赌博、暴力、凶杀、恐怖内容或者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的。(3)非法销售支、弹药、爆炸物、走私车、毒品、**、淫秽物品、假钞假发票或者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的。(4)发布假中奖、假婚介、假招聘,或者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的。(5)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以及含有其他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内容的。2、商业广告性质垃圾短信是指未经过接收方允许而强行发送的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信息。以下两类短信息不作为垃圾短信:1、短信息内容带有商业广告性质,但接受方为发送方的用户、会员或员工等,或接收方曾通过合同、网站、短信息、电话等方式约定确认同意接收发送方短信息的。当接收方提出举报投诉或要求发送方停止发送的,发送方不得继续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如继续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则视为垃圾短信。2、**部门或社会公益组织发送的各类通知、公告或公益性质内容的短信息。了解更多服务优惠点击下方的“官方网址”客服217为你解答。
D. 怎样才算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 可能会触犯的罪名有传播淫秽物品罪,及诽谤罪。
主要是你聊天的性质,如果是在公共的群众,则完全符合向不特定多数人传播的目的,可以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如果你是和你的好友单独聊天,而且你们聊天的内容没有被公开的情况下只违反治安处罚法。
我国有专门的网络警察如果没有大量传播他们是不会追究的,毕竟人数有限。所以不用担心
但是要是涉及国家政治及政要的话,可能会有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在网络上不是大量的发淫秽照片并以此盈利,网络警察是没时间管你的。
E. 你还知道哪些不良的上网行为他们都有哪些危害
(一)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扒阆”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身份逐渐消解。
(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据统计,日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以及网上黄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的泛滥使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三)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网上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间接交往。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们不必遵守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则,也不必承担违反交往规则而承担的责任,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可为所欲为,极易导致青少年对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的模糊,易产生对现实中的人的不信任,从而淡漠现实生活中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关系。
(四)影响青少年学业和身体健康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占用了青少年大量读书、学习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
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
F. 网上的哪些信息属于 不良信息
网上不良信息有以下类型
一、传播色情信息
二、传播隐私相关的信息。
三、传播社会争议的信息。
四,传播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信息。
五、宣传迷信类信息。
六、传播黑客技术的信息。
G. 网络上哪些属于违法和不良信息到底什么是不良信息、具体是哪些内容呢
违法信息是指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明文严禁的信息以及其它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传播的各类信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所严禁的九类信息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不良信息是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等。
H. 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界定有几个方面
目前网络不良信息的多元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除了已经被各大媒体曝光的各种情色类的视频、图片、文学等“低俗内容”之外,网络不良信息中还存在着赌博、造假、诈骗等各类违反法律和违反道德的内容。
I. 网上不良信息包括哪几类
网上不良信息包括哪几类不良信息包括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那些信息吧。
J. 什么是不良信息
不良信息是指信息主体的履约行为对其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信息,包括信息主体在从事金融信贷、商贸活动、行政履职、民事行为、公用事业消费、社交媒体等活动中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协议合同或公约俗成的规范和约定履行义务,由此产生的司法裁决、商事处罚、行业惩戒和行政处罚的信息和互联网负面舆情信息。
(10)上网有哪些不良信息如何识别扩展阅读
互联网不良信息产生原因
一、不良信息的赚钱魔力:互联网是“眼球”经济,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不少网站经营者开始利用不良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以达到赚钱的目的;
二、互联网信息的制造和访问缺乏监管:网民即是信息的阅读者也是制造者,但是面对不良信息,他们即成了受害人又成了违法人;
三、非民主力量的“别有用心”:一些反人类、反民主的力量也同样存在于互联网上,通过不断传播不良信息以达到个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