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招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招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有:计划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合适性原则;
招聘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弥补企业人力资源的不足,这是招聘工作的前提,具体地说,企业的招聘一般源于以下目的:
企业如今的人力资源总供给量不能满足企业或各个岗位的总任务目标(即计划总业务量或计划总产量),需要补充;企业或各个岗位正常替补流动人员引起的职位空缺;
企业或各个岗位的生产技术水平或管理方式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的可能需求量,满足新规划事业或新开辟业务所需的人员需求。
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招聘者并不知道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低能力的求职者可能伪装成高能力的求职者来欺骗企业(比如求职者伪造文凭、推荐信),夸大自己的能力蒙骗企业与自己订阅劳动合同;
这就会造成招聘录用有效性大大降低,从而引发招聘的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正确规避风险,达到招聘的有效性,解决招聘风险的主要对策就是增加双方信息对称的程度。
为了防止招聘过程中的伪装现象,招聘者必须制定包括确定招聘需求、发布招聘信息、告知聘用结果、对招聘工作本身的评估等在内的招聘流程和程序。
Ⅱ 招聘信息发布,要注意什么
发布招聘信息需要注意什么,不得发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得发布与求职招聘目的不一致的信息;不得发布任何不完整或虚假的信息;您对上发布的信息内容负全部责任;招聘名单企业只能将兼职人员的简历信息用于招聘目的;求职者只能使用招聘单位公布的招聘信息申请某一职位;请勿将本网站上的任何信息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会员应尽最大努力保留用户名和密码,不得出借、转让或分享其会员资格。
我们需要在招聘信息的末尾注明,接收简历的电子邮件以及招聘发布的其他注意事项。比如在招聘信息中,注明这个职位需要经常出差或者异地工作。给候选人尽可能详细的信息,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这个职位。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流程包括发布招聘广告、复试、轮岗等。负责招聘的人被称为招聘人员。他们是人力资源专家,或者是人事部门的员工。就业的最终选择权属于雇主
Ⅲ 完整的招聘流程有哪些
1、用人部门提出申请:部门经理向人事部门提出所需人数、岗位、要求、并解释理由;
2、人力资源部门复核,由最高管理层审核招聘计划
3、人事部根据部门递交的需求人员申请单,确定招聘的职位名称和所需的名额;
4、对应聘人员的基本要求即资格及条件限制,比如该职位所限制的学历、要求的年龄、所需能力和经验等;
5、所有招聘的职位的基本工资和预算工资的核定;
6、制定及发布资料,准备通知单或公司宣传资料,申请办理日期;
7、联系人才市场或张贴招聘通知;安排面试时间及场地和面试方式。
8、最终确定人员,办理试用期入职手续,合格录用转正及手续。
9、签订合同并存档。
(3)招聘需求信息的发布根据什么确定扩展阅读
风险防范:
1、为了防止招聘过程中的伪装现象,招聘者必须制定包括确定招聘需求、发布招聘信息、告知聘用结果、对招聘工作本身的评估等在内的招聘流程和程序。
2、招聘者要主动收集关于求职者的信息,包括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心理测试等,以获取求职者的内隐信息,比如个性、潜力、人格等。
3、招聘者要采用不同的招聘技术和方法。在评价应聘者时,招聘者可以采取心理测验、专业技能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
参考资料
网络-招聘工作流程
Ⅳ 如何确认招聘需求
一、首先要判断是否真需求,方法如下:
1. 工作内容不明确的不招。
要招的这个人,打算具体让他做什么,不要笼统的,要具体的工作内容描述;
2. 招来没有人管的不招。
谁将是他的师傅,师傅是怎么想的,做好准备没有?
3. 能内部协调调配的不招。
如果不能按计划招到,用人部门的负责人,有什么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有没有可能成为主方案?
4. 不可能完成的需求不招。
能不能制定出招聘计划,做不出招聘计划的需求,不要说“试试看,想办法”,应该立即调整;
5. 简单的换人需求不招。
对现有人员不满意,如果只是管理问题,管理问题改善前,不招新人。
对上述5句话,后两句可能有争议,这样表达,是为了倒逼用人部门和HR部门一起,不要老想着换人,用新人;要着眼培养人,用人长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将人才资产盘活。
二、招聘需求分析步骤
严格地讲,招聘需求分析尚未形成特别科学和准确的方法,但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思路:
第一步:岗位信息的采集搜集
现有的岗位说明书、组织机构、团队结构、用人机制等资料是岗位信息的重要来源,实地考察、任职者访谈、绩优者分析等是采集搜集岗位信息的有效方法。
第二步:岗位信息的整理提炼
所有与岗位相关的信息可以被整合成四个方面:
1. 岗位职责要求:岗位的关键产出是什么?岗位对人的行为要求是什么?这些要求哪些是对人的,哪些是对事的?
2. 工作环境特点:是否要求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节奏快慢如何?岗位在公司中的地位如何?任职人所在团队氛围如何?
3. 公司文化要求:公司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公司体现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公司需要体现什么样的工作风格?
4. 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未来的业务方向是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业务发展对人的要求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步:汇总岗位的用人要求
从“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动机/价值观”三个维度,对上述信息加以汇总,形成岗位用人要求。
第四步:有效招聘要素的选择
上述岗位用人要求是一种理想状态,但企业需要的是最合适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在招聘过程中,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重点选择若干个核心要素作为考察点。考察点的衡量标准如下:
1. 培养成本:某项考察点在短期内进行培养的难易程度。易于培养的,作为考察的次要标准或不予考察;不易培养的,则作为主要考察点。
2. 人群区分度:某项考察点在应聘者群体中的差异度和区分度。区分度小的,作为次要标准或不予考察;区分度大的,则作为主要考察点。
3. 环境约束度:某项考察点因环境因素对职责发挥的影响程度。环境约束度高的,作为次要标准或不予考察;约束度低的,则作为主要考察点。
4. 可衡量度:某项考察点能用现有方式进行衡量的程度。不能或不易衡量的,作为次要标准或不予考察;易于衡量的,则作为主要考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