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地质信息技术包括哪些

地质信息技术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11 05:06:56

⑴ 地质技术装备的分类

地质技术装备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按专业分类、按用途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按工作空间分类以及按管理方式分类等。

一、按专业分类

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装备

按工作空间分为航空、地面、海洋和地下(井中)物探仪器四大类;按技术方法又分为电法仪、磁法仪、重力仪、地震仪、放射性仪器以及地温和岩石(矿物)物性测量仪器七大类。

2.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装备

主要包括:取样设备、样品加工设备、专用分析仪器等。

3.遥感地质技术装备

包括航天、航空和地面遥感设备,主要有:探测器(传感器)、成像系统、摄影测量系统以及图像处理系统等。

4.探矿工程技术装备

分钻探和坑探设备两类。

钻探设备包括:地表岩心钻机、坑道钻机、水文水井钻机、工程勘察钻机、化探取样钻机、物探爆破孔钻机以及钻塔、泥浆泵、钻具等辅助设备。

坑探设备包括:凿岩机、凿岩台车、装运机和支护设备等。

5.实验测试分析技术装备

按用途分为:无机元素分析、有机元素分析.、同位素测定(地质测年)、岩矿鉴定、结构分析、微区分析、现场分析仪器,以及样品加工、计量等辅助设备。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质谱分析、色谱分析、极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放射性分析等几类。

6.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装备

按监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地下水(水质、水位)和地质灾害(滑坡、地面沉降等)监测仪器。

二、按工作空间和用途分类

根据地质工作的空间位置,并考虑技术装备的用途进行分类,共分8大类。

1.对地观测技术装备

包括:遥感地质和航空物探技术装备。

2.地面探测技术装备

包括:地面物探、化探、钻探和坑探技术装备。

3.海洋地质技术装备

包括:海洋物探、化探和钻探技术装备,以及探测船、海洋定位和测深设备。

4.深部探测技术装备

包括:宽频地震仪、地下(井中)物探仪器、超深钻设备等。

5.实验测试技术装备

包括: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结构分析、同位素测定、岩矿鉴定等技术装备。

6.地质环境技术装备

包括:地下水环境(水质、水位)和地质灾害(滑坡、地面沉降等)监测技术装备。

7.地质信息技术装备

包括: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掌上机、GPS、数码相机等)、数据库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建设技术装备。

8.野外保障技术装备

包括:通讯、运输、安全、卫生、补给、救援等保障设备。

两种分类方法的关系见表8-1。

表8-1 地质技术装备两种分类方法的关系

⑵ 地质类专业有哪些

地质学类专业包括如下::

1、资源方面:地质学专业、矿床地质学专业、矿产地质学专业、矿山地质学专业、找矿勘探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专业、旅游地质学。

2、能源方面:地质学专业、石油地质学专业、天然气地质学专业、放射性矿产地质学专业、地热学专业、非常规能源学。

3、环境、人类生活和灾害防护:地质学专业、环境地质学专业、灾害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质学专业比较适合能吃苦、对地质学类专业感兴趣、适宜野外作业的考生报考。

拓展资料:

地质学(geology)的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她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所以各个层圈均在不断演变。

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现象,于是生物成为一种地质营力。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出现。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矿石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

地质学专业 网络

⑶ 地质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哪个专业好

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地质学类专业有哪些?哪个专业比较好?下文是有途网小编整理的《地质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仅供大家参考查阅。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地质学类 070900
地质学 070901
地球化学 070902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070903
古生物学 070904
地质学类专业介绍
一、地质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 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 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 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报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 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地球化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训练,掌握野外和室内地质及地球化学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野外和室内地质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方法、有关测试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球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化学
主要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21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能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间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可视化等领域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求在学习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要求学生具备空间信息的分类与采集、传输与分析、成像与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2、掌握数学、物理学、地学、测地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数字制图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了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具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分析、设计、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
主干学科: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信息科学、电子计量学。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空间测地学、地球物理学、工程设计学、信息工程学、遥感学、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形模拟、卫星摄像与空间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工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主要课程地实验和实习、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初步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⑷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 就业方向有哪些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
是理科。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面向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和国土资源行业,培养了解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基本知识和地质工作一般的方法,熟练掌握地质信息技术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运用地质信息技术进行地矿资源数据处理、储备计算、各类图件编绘、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⑸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就业前景怎么样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属于理工科专业。

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是高职专科专业,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可在地质矿产勘查、水文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国土资源管理及国家基础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地质矿产信息处理和专题地图制图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⑹ 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初是物、化探数据处理和模型正、反演的计算机应用,接着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础地质信息的RS技术和地质图件编绘的CAD技术引进,再接着是80年代初测试数据和描述性数据管理的DBS(数据库)技术引进,以及地质过程计算机模拟理论和技术的兴起,然后是90年代初用于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的GIS技术引进,随后是90年代后期野外地质测量的GPS技术和GPS、RS、GIS集成化概念的引进,最后是21世纪初用于地质数据分析二维、三维一体化技术及信息共享服务的云计算技术。这里需要着重指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在地质信息科学近期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所谓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一个以系统方式集成所有获取和管理空间数据方法的学科领域,它是地球信息科学中较为成熟的分支学科,其技术体系由“GPS、RS、GIS——3S”及其集成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组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为地球科学提供空间信息框架、数学基础和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地矿勘查对象都带有空间特征,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从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地矿勘查工作。上述3S及其集成技术一出现,便被引进地矿领域。由于地质科学和地质勘查对象及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引进的各种信息技术成果都经过了改造和再开发,并与原有的技术融合和集成——“多S”集成,才成为今天的地质信息科学技术体系。

因此,地质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是在借鉴和引进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地质信息及其处理本身极端复杂,需要有“多S”结合与集成,另外缺乏专门的技术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研究,因此,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如同“GIS”和“3S集成”对于地理信息科学那样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多数地质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是孤立和分散的。近几年,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各国政府和地矿部门纷纷把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构想付诸实施,大大促进了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

⑺ 国际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深入应用到了地学众多专业领域,已经由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发展到解决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分析处理、成果表示直至信息服务的全过程信息化问题,为资源勘查、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各项科学研究与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让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信息的交叉融合研究成为了可能。同时,地学信息产品服务打造的信息产品由分散的、专题性的数据扩展到了多专业、多领域、多维次、多形式的集成产品,使数字化知识的开发、整合与应用成为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与环境变化的焦点。归结起来,目前国际地学信息研究的热门领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OneGeology计划”推动全球地学数据共享

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发起了“OneGeology 计划”,其目标是创建一个动态的全球电子地质数据库,为各国提供并开放已有的不同电子格式地质数据,通过开发并使用网络标记语言GeoSciML,促进国际地学数据互联互通。该计划由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全球参与的国家中有60个国家提供数据服务,通过门户网站可以访问提供服务的数据目录。今后,如何在全球倡导地学数据共享理念、获得相关政府的支持与合作,推动地学数据的全球化无偿共享,达到百万比例尺地质图数据的浏览,进而实现更大比例尺、更多专业内容数据的浏览、下载等服务,将是“OneGeology计划”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2)各国都在重视地学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学空间信息成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数据,在资源环境、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应用潜力,地学数据积累、共享、分发和应用已成为各国地调机构的基本职责和常态化工作。各国非常重视基础地学数据的积累、分布式数据集成与共享、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和网络数据应用服务。欧盟与美国以立法的方式保障地学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地学空间数据的原始积累,各国地学空间数据库基础设施向着数据产品多元化、应用服务便捷化、操作简单化、共享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基于网络、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分布式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多学科信息融合等方面,引领了国际地学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的方向。

发展中国家地学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集中于海量数据资源积累与数据资源开发应用系统建设,在数据采集、大型数据库综合管理、数据共享与交换、网络服务、分析应用等方面,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

(3)三维地学信息产品日益增加,推动了地学知识的全面普及

3D技术在地学领域的应用是近些年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三维模型构建、三维可视化表达、三维地质填图等技术方法的研究、软件工具开发与应用。3D模型极大地扩展了2D地质图的信息含量,可以清晰展示地下结构构造,地质体360 °全景显示,可以让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培训就能直观地看到地下的地质情况;模拟的地下模型有助于对地下地质和环境的关系进行判别,为决策者制定规划提供更清晰的依据。

当前,澳大利亚发布了三维高光谱矿物系列图——ASTER地图,这是世界上首次发布的大洲级别的地表矿物填图成果,可以在线浏览和下载。英国地质调查局则在国际地学领域三维IE技术的应用中引领了潮流,从3D模型浏览显示深入到了3D模型的分析,进而将用户由专业人员普及到普通大众,移动终端的iGeology 3D智能系统的推广更是让三维地质延伸到了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德国GiGainfosystems UG利用WebGL技术实现了基于网络的3D模型可视化表达与交互式操作,多个用户可同时对模型的不同部分进行编辑。

(4)物联网、大数据高新技术正逐步融入地质领域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创新步伐仍未减慢,并且向高速、大容量、网络化、综合集成化方向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同时,通信、光学、微机械、认知科学、传感技术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涌现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与条件。

1999年物联网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在传感器产业、RFID产业、通信产业等的标准化、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及预警等多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与成果,大部分技术趋于成熟或基本成熟,相关产品已应用到智能交通、物流、军事、灾害防治等领域。美国、英国等早已开始使用具有物联网特性的地质测量、矿产开采监测、地震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设备,并已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预警为例,日本通过对各类地震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分析,提前数十秒预警了福岛7.0级地震,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数据发生了“大爆炸”,其规模呈几何级数上升,已跨入以ZB为基本计算单位(1ZB=1024 EB=1024×1024 PB=1024×1024×1024TB)的大数据(Big Data)时代。“开采”大数据以挖掘其内部蕴藏的“富矿”成为研究焦点。各国均非常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科技界、学术界、政府把它看成是一座可能挖掘出巨大财富的“金矿”“富矿”,均在寻找面向大数据的有效技术分析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大数据集聚类分析、海云数据分析等)。

⑻ 地质学类各专业包括哪几个

地质学类包括以下四个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古生物学。
一、地质学
专业代码:070901 | 男女比例:74:26
1、专业定义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研习地质调查、资源开发和管理等地质基本工作技能,主要进行地矿、石油、煤田、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勘测地形、地质构造,监测地震等地质灾害。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矿业类企业:地质勘探、矿产开发、选矿、采矿、工程技术;政府、事业类单位:地质调查、资源能源勘探与开发、水利水电建设、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国防。
考研方向
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工程、构造地质学。
二、地球化学
专业代码:070902 | 男女比例:72:28
1、专业定义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包括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演化,包括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地质过程中化学作用机制和条件、元素的共生组合及其赋存形式、元素的迁移和循环等等,涵盖矿物、岩石、矿床、地质等多个方面。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矿业、工程类企业:生产、测试、工程技术、技术管理、野外勘测、地质勘探。
考研方向
地球化学、地质学、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70903T | 男女比例:66:34
1、专业定义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空间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及系统地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范畴包括空间信息的分类与采集、传输与分析、成像与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对于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间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可视化等领域有较大贡献。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矿业、工程类企业:野外勘测、地质勘探、工程勘察、水利水电; 技术类企业: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探测技术。
考研方向
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海洋地质。
四、古生物学
专业代码:070904T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男女比例:31:69
1、什么是古生物学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化石,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掌握地质学、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化石能源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博物馆学、化石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化石修复技能。
2、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古生物学培养能够从事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学、古地理与古环境学、化石能源、化石保护与自然类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研究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考研方向
古生物学本科专业学生,可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法律(非法学)、文物与博物馆等硕士专业。
就业方向
古生物学本科专业毕业人员从业方向包括考古及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初中教师、环保技术工程师等岗位。

⑼ 地质学包括哪些分支学科

“地质学”包括的分支学科主要有: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地质学、土壤学;
研究地球历史的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研究地壳运动的构造地质学、火山学、地震学;
研究地表特征和地质作用的地貌学、冰川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动力地质学;
研究和开发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地质学、水文地质学;
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和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
研究相关技术科学的勘查地球物理学、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技术、地质勘查技术、探矿工程技术、地球物质的测试分析技术、地质测绘技术、遥感地质、地质信息技术等。

阅读全文

与地质信息技术包括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乡哪个驾校招聘信息 浏览:924
唐桥水果批发市场怎么走 浏览:777
如何转行程序猿 浏览:316
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浏览:980
1kb写多少程序 浏览:178
合法的股市交易平台有哪些 浏览:347
怎么打开mp4文件修改程序 浏览:681
如何进入专利代理公司 浏览:926
速度与时间图像渗透哪些信息 浏览:850
facebook如何复制聊天信息 浏览:89
和cookie相近的技术有哪些 浏览:608
一个美发师技术不好怎么办 浏览:472
怎么代理国际快递 浏览:101
深圳如何补贴电子产品 浏览:198
十佳代理记账要多少费用 浏览:442
手游问道交易时元宝买什么最划算 浏览:428
河北衡水哪里有收藏品交易市场 浏览:51
怎么看网上高铁票上的信息 浏览:568
柚子数据查征信收多少钱 浏览:280
公示信息如何隐藏股东名字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