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的后果有:1、垃圾短信。个人信息泄露很容易受到垃圾短信。2、骚扰电话。3、垃圾邮件。各种垃圾邮件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邮件以推销邮件为主。4、信用卡被透支。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这些信息来办理信用卡,然后恶意透支信用卡,这会造成当事人的信用低下,对将来的银行贷款、房贷等等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5、不法分子诈骗。不法分子会利用信息去向当事人身边的亲人进行诈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Ⅱ 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风险
法律分析: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
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
3、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
4、账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使用银行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5、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与你有关。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Ⅲ 个人信息泄露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管理互联网的部门进行举报,提交举报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受害人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或赔礼道歉等。
个人应当提高警惕性,不随意在网络平台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应当增强自己的权利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遭到窃取。
个人信息被泄露到哪个部门报案
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如何处理
请求承担侵权责任:(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九十二条 (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Ⅳ 个人信息泄露会怎么处罚
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处以或者单独处以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个人信息泄露,实质上是一些IT技术人员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的技术性窃取。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Ⅳ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办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泄露危害:1、垃圾短信;2、骚扰电话;3、垃圾邮件;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5、案件事故;6、诈骗。
被泄漏之后,您可以:1、更换账号;2、更改重要的密码;3、报案;4、律师起诉;5、收集证据;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法律依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用户个人信息,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集的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账号和密码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使用服务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第五条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第六条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负责。
Ⅵ 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有哪些
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有哪些
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泄露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人为倒卖信息,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
2、PC电脑感染,电脑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
3、网站漏洞,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4、手机漏洞。使用了黑客的钓鱼Wi-Fi等。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Ⅶ 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个人信息泄露怎样补救如下:
个人信息泄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是发生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在呼吁、推动政府、全社会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应增强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首先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诉别人。比如,上网评论时不要随意留个人信息。有很多小调查,小接力的活动,会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其次是不要随意丢弃个人信息相关的物品。比如在处理快递单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再次要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保管好。如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他用无效。”此外要关注复印过程,多余复印件要销毁。
Ⅷ 哪些现象可能泄露了个人信息
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信息很容易泄露,在个人信息泄露时,我们会经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诈骗短信,或是诈骗电话,甚至还有会盗取微信号、QQ号,有的甚至连银行卡的钱财也会被套取,当然,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提高警惕,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要注意不要再去登录注册一些浏览器上的网站网页,也不要经常用手机号在乱七八糟的平台上随意购买东西,更不要随随便便在街上扫描一些二维码获取免费礼物,因为可能这些行为已经让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
很多网站多是有病毒的,所以我们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毕竟骗子的手段很多,一个不留神就会被盗取信息,而有的信息被盗取还会发生银行卡中钱财丢失的现象,所以一定要多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