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怎么理解信息作战

怎么理解信息作战

发布时间:2022-11-20 23:29:58

A.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有那些主要特点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特点:

1.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3.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4.作战方式多样化
什么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一开始就全方位的面临,没什么充裕的准备时间.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
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
5.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这就是说在战争初期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弹,三相弹,中子弹当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电磁脉冲弹,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质弹和再聚变弹更小效果更凶狠也更方便战术使用.所以我们对战争不断升级之后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认识一定要改,虽然谁都不愿意改

B. 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2)怎么理解信息作战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的形成条件:

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是促使信息化战争形态到来的原动力。

二、军事斗争的需求是信息战争形成的直接动力。

三、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是战争形态自身发展的必然。

四、战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运动,推动高效益战争样式应运而生,引起战争形态的质变。

C.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特征:

1、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

2、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3、作战方式多样化。

4、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

(3)怎么理解信息作战扩展阅读:

发展趋势:

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信息化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大缩短。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作战效能明显增强;此外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作战力量多元一体。

作战力量的大小,不再以数量的多少,作战能力的强弱和人员,武器数量决定,高技术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战斗人员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其次,也需要多兵种的有机结合。

D. 谈谈你对信息化战争的感想和认识

一、信息化战争的认识

1、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2、信息化战争的本质:


3、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


二、对应措施


1、加强信息化战争理论研究


2、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国防人才


补充:

E. 谈谈你对信息化战争的理解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和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信息实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F. 35.什么是信息战

信息战是一种夺取信息优势的作战手段和综合性策略,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战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如何能占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控制和限制别国的信息,将成为和平时期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和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手段。

信息战已成为陆、海、空三维空间战争之后的第四维战线,在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交战双方都要在保护己方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去设法破坏或摧毁敌方信息系统,从而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信息战的概念大体上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用电子信息装备强化和改变传统战术,进行有信息装备辅助的军事战斗,包括微波雷达制导、激光制导、红外线成像制导、GPS制导等信息战电子装备的运用。

第二层次:信息领域中的直接战争。现今的监视技术、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及高精度制导系统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战争的形态。

第三层次:从军事战场上的信息战演化为全社会的信息战。随着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网络系统将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信息攻击,信息战已成为包括从指挥控制作战、恐怖和反恐怖活动到保卫国家经济命脉的高技术系统的所有作战行动。

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手段和武器包括计算机病毒、电磁脉冲武器、电子生物武器和黑客等等,其中病毒对抗是信息战的重要作战方式。

总参通信指挥学院的沈树章教授是我国最早进行信息战理论领域研究的专家。日前,记者就信息战领域的相关问题对沈教授进行了专访。

问:如果用最简洁的话来表述,什么是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是由谁提出的?

答:信息战,就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

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美国军方提出来的。1992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国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战。

问:对于信息战中的“信息”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它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信息论》的作者美国人申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信息的含义很广泛,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电磁波、音响、颜色、光亮、气味以及世间乃至宇宙万物的动静、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动向,都可用来表达信息。

凡是战争都离不开信息,现代战争是信息主导的战争,信息在战争中具有十分显着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与作战武器平台相结合,产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极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击精度和作战效能;指挥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种信息化指挥手段及时指挥和调整部队,以夺取作战胜利。

信息战主要包括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精确作战以及信息欺骗、作战保密等。

问:那么,对于“信息战”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始于什么时候呢?

答:在1991年海湾战争前,没有信息战的提法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信息战理论的研究基本上是个别行为,由各国个别的军事理论专家分散进行,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而海湾战争之后,出现了世界性的信息战理论研究的热潮,中国和美国走在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前列。

问:在信息战之前还有哪几种战争形式?其主要武器是什么?

答:在以信息战为主的信息化战争之前有3种战争形态:

冷兵器战争:交战双方实施残酷的面对面搏杀。主要以长矛、刀、剑和盾作为进攻及防御的武器。

热兵器战争:火药的发明,使战争的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交战双方主要以枪、炮、火力和工事作为进攻和防御的武器。

机械化战争:钢铁、机械动能和火力的发展,使战争形态又发生了新的变革。作战双方主要以机械的动能和火力作为进攻和防御的武器,投入机动力和火力极强的飞机、舰艇、坦克、火炮于战场,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问:信息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信息战开始的标志,是在战争的先期广泛进行信息攻防作战,并贯穿于作战的全过程。

如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于“沙漠风暴”行动5个半月,就开始了情报战,战前23小时就开始对伊军实施战略通信干扰,战前5个小时就开始对伊军雷达预警系统和情报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散发了几千万份传单,实施心理战。

开战后,使用精确作战武器对伊拉克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和发电厂等信息、能源设施发起了猛烈的火力打击,并采取了佯动、欺骗和作战保密、网络战等信息战行动。
美军

问:信息战和以往的战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信息作战的实质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质流”,剥夺敌方的信息优势,保持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少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效果。

由于信息作战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作战样式”,因此它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不同。

一是作战目的不同。信息战把控制“信息流”、打击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信息网络和夺取信息优势作为主要任务和打击的重心。而以火力打击为主的机械化战争,主要把摧毁和歼灭对方的飞机、坦克、大炮和舰艇等有生力量作为主要作战目的。

二是作战力量不同。信息战是以全员整体力量进行的整体作战。任何一个懂信息、网络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战战场上的一名“斗士”。而机械化战争,作战力量主要是以钢铁和火力武装的陆军、海军、空军、导弹和特种作战部队。

三是作战环境不同。信息战的战场空间除传统意义的陆、海、空、天外,还包括电磁、网络和心理空间,战场是“无疆态”。而机械化战争主要立足陆、海、空、天等有形的物质战场环境来作战。

四是作战的本质不同。信息作战是以攻击敌认知能力为本质特征的作战,最终影响敌方人员特别是战争决策者的思想,使其放弃对抗,停止作战。而机械化战争的本质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夺占对方的领土和阵地。

问:沈教授,现在有不少人有这种看法,认为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军人只需要会操作机器、按几个按扭就行了,对体能的要求没那么高了。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即使在信息战的情况下,军人也必须要有好的体能。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战场范围急骤扩大,部队高速机动,作战时间缩短,战场环境异常复杂,敌我对抗异常激烈,没有好的体能是难以适应信息战需要的。

从当今世界上来看,美国军官最怕“胖”,因为美军对军官晋升有严格规定,其中身体素质和体重是关键要素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认为是美国军官摇篮的“西点”军校,在体能训练方面也独树一帜。该校开设了8门体育课程,设置了25项校际体育比赛和26项校体育运动项目,要求“每个学员都是运动员”。同时,学校还组织对新学员进行甚至是非人道的“兽训”,安排学员冬天到北极、夏天到非洲进行严酷条件下的训练,其学员4年的总淘汰率高达30%左右。

问:在信息化条件下,对军队建设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一是更新军事理论,把创建适应信息战需要的信息作战理论作为军事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积极抢占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制高点”。

二是改革编制体制。把减小军队规模,建设数字化部队和信息化战场,建立“扁平化”、“网络化”的指挥控制体制作为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三是研发新型信息战武器。把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武器装备和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摆到军队建设的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新的电子对抗系统、电磁脉冲弹、石墨炸弹、新型心理战系统和军事信息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等,并对现有武器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军队的信息作战能力。

四是变革军事教育训练。信息作战的出现要求世界各国推动军事教育训练方式的变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训练平台和创新训练方法,把培养适应信息战需要的指挥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本国军事教育训练改革的着眼点。

G. 如何理解信息作战的本质和规律

三项基本原则:一是隐蔽;二是快速;三是高效。

隐蔽:就是通过隐身、欺骗等手段,确保“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快速:就是依托情报监视与侦察和快速打击系统,确保“发现即摧毁”;

高效:就是联合、集中使用高能精确弹药,确保战争的时间与空间“窗口最小”。

它们既是未来战场上的生存法则,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胜利法则,更是评价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建设水平的基本准则。

信息时代的作战方式就是按照上述原则所规定的路径演变的,其最新趋势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压缩作战空间,缩短作战时间,提高作战效能,拓展战场空间。

信息时代的作战已出现窗口作战(windows operation)、实时作战(real time operation)、聚能作战(shaped charge mode operation)和公域作战(global commons operation)四种新的作战方式

H.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按现在的一般作战理论研究.信息化战争不是一个涵盖面很大广义名词.所谓信息化作战和战争是否完全符合信息化的特征,至今在学术也没有一致的意见.(对于两次海湾战争很多专家认为,这只是具有一定信息化含量的战争,原因是双方军队在信息作战环境下支持作战装备的巨大差异,也就是说美国的对手只是一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军队,不足以证明整体战争的定位)我们界定一支军队是否是信息化的并不是看它是不是数字化,数字化只是信息化集成的一部分.

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就其大概学术上比较一致的意见具有如下6个特征,我简单像大家介绍一下:

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知识化)
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经常听到有什么数字化炮兵之类的名词.什么是数字化部队?就是作战单元(武器平台),装备系统,单兵装备和指挥系统高度网络整合的部队.但这还不是信息化部队.其中还有一个知识化.就是作战和保障人员具有新的科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各种信息装备和系统.
这样一支知识化人员武装起来的数字化部队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队,呵呵.很拗口..

2.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3.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4.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鉴于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手段是非线形混沌而模糊的.我不是专业人员,一时也弄不明白.希望林火心和我性本浪等同志看到后帮我补充,呵呵.

5.作战方式多样化.
什么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一开始就全方位的面临,没什么充裕的准备时间.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
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

6.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
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
这就是说在战争初期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弹,三相弹,中子弹当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电磁脉冲弹,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质弹和再聚变弹更小效果更凶狠也更方便战术使用.所以我们对战争不断升级之后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认识一定要改,虽然谁都不愿意改.
.
以上是我的简单汇报,汇报完毕.

注;
C4ISR是综合战场指挥系统的别称.
C4就是指--指挥.战场控制.战场情报与远程预警,通讯.
I就是计算机和网络的简称.
S是监视,R是侦察..
呵呵,应该是这样..

I. 如何理解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

一、提出信息战概念。认为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战,不是单纯的作战样式、方式的改变,而是战争形态的改变,并带来作战指导思想的巨大变化。其要点:战争战略目标的“软化”;信息威慑成为新的威摄手段;军队的行动取决于制信息权;作战目标的选择以打乱敌方决策程序为主;火力运用从打覆盖面转为“点穴”;指挥体系趋于扁平化;信息战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全民战;谋略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随后,又提出“遏制信息战——知识军事的时代使命”的重大课题。 二、提出新的战争观。认为“少流血”、“不流血”的战争已经出现,战争的非暴力属性已经被揭示;战争不仅是政治的继续,也可能成为非政治群体、甚至个人谋取利益、显示其存在的一种手段;“消灭敌人,保存自已”的战争目的正在变为“控制敌人,保护自己”,寻求利益平衡点;战争性质已很难用正义或非正义来区分,带有多元的色彩。 三、提出建议信息时代国家安全体系。认为军事威胁不只是大兵压境,来自网络威胁同样值得警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应学会利用各种传媒打信息战;网络上的经济打击应引起高度重视;“文化侵略”、“生态侵略”将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早在15年前,他就提出“信息边疆”的概念,近几年提出“信息边界的理论,呼吁建设精神武装,建立信息警察和信息防护部队。 四、提出思维战、领导者战争等理想战争的设想。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无法想象战争先于人类而消亡,但把握、延缓、遏制战争的爆发和升级是可能的。设想把战争局限于“信息”和“思维”的范畴,至多以比试、竞赛、虚拟的方式,甚至带有观党、警示的作用。 五、提出培养“能够回家打仗”的军事人才。认为信息技术的通用性填补着军与民的鸿沟,信息战模糊了战场与社会的界限。那些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专家,一旦站在军事战略的高度上观察、思考,就可能成为新的战争舞台上真正的英雄。因此,他一直在筹划建立我国第一个信息战研究所,制定信息战遏制战略,完善信息战理论,培养信息战研究人才;同时在一些军内外高等院校开设课程,普及信息战知识,造就一大批21世纪国防建设的急需人才。 凡是战争都离不开信息,现代战争是信息主导的战争,信息在战争中具有十分显着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与作战武器平台相结合,产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极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击精度和作战效能;指挥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种信息化指挥手段及时指挥和调整部队,以夺取作战胜利。 信息战主要包括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精确作战以及信息欺骗、作战保密等。 信息作战的实质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质流”,剥夺敌方的信息优势,保持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少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效果。

阅读全文

与怎么理解信息作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检查甲状腺哪个数据最重要 浏览:25
迅捷查重基于什么数据库 浏览:987
代理办公家具需要哪些手续 浏览:463
金沙第二集贸市场直卖区卖什么好 浏览:739
什么是煤化工煤化工产品有哪些 浏览:310
三星自动同步数据在哪里设置 浏览:562
细莫食品怎么代理 浏览:570
广东米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浏览:343
延庆区防水技术服务有什么 浏览:812
旋转小火锅市场如何 浏览:697
怎么用前端技术软件 浏览:128
怎么将小程序传到朋友圈 浏览:727
交易税如何提高免税 浏览:285
创造与魔法交易红马怎么交易 浏览:570
怎么回复微信的数据 浏览:838
护胃的电子产品有什么 浏览:87
传感器数据如何传输到阿里云 浏览:105
哪些产品是低热量 浏览:173
怎么下掉商品橱窗内的产品 浏览:259
wps数据图有哪些 浏览: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