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信息泄露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管理互联网的部门进行举报,提交举报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受害人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或赔礼道歉等。
个人应当提高警惕性,不随意在网络平台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应当增强自己的权利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遭到窃取。
个人信息被泄露到哪个部门报案
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如何处理
请求承担侵权责任:(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九十二条 (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Ⅱ 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有什么处罚
故意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可能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Ⅲ 信息泄露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信息泄露会导致什么后果
1、信息泄露会导致以下后果:
(1)垃圾短信。个人信息泄露很容易受到垃圾短信;
(2)骚扰电话;
(3)垃圾邮件。各种垃圾邮件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邮件以推销邮件为主;
(4)信用卡被透支。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这些信息来办理信用卡,然后恶意透支信用卡,这会造成当事人的信用低下,对将来的银行贷款、房贷等等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二、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个人信息泄露,处理方法如下: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管理互联网的部门进行举报;
3、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或赔礼道歉等。
Ⅳ 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有什么处罚
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处以或者单独处以罚金;Ⅳ 泄露个人信息会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Ⅵ 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有什么处罚
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上述的规定从重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因而如何确定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围是一个重要问题。公民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个人不愿为一般普通社会公众所知并对公民个人有保护价值的信息。
本罪的保护法益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开展、正常生活状态的维持,不仅关涉个人名誉,同时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公民个人信息的破坏或侵害,既可能给公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并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Ⅶ 个人真实信息泄露会有什么危害
在网上泄露真实姓名和手机号码会有危害,具体如下:
一、出现骚扰电话: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包括销售保险、产品促销、房地产信息等销售电话。即使拉黑骚扰电话,也会间接出现陌生电话。
二、出现推销短信:当号码泄露时,会经常收到促销信息。不管所有者如何将号码列入黑名单,都会有来自不同渠道的奇怪垃圾信息。大部分的信息内容都是为了推销产品。
三、接收到垃圾邮件:电子邮件信息经常出现在IOS系统的苹果手机上。垃圾邮件是通过发送站的固定时间间隔随机发送到指定号码的,这通常是由于号码泄漏造成的。
四、诈骗电话的致电:由于信息的泄密(包括号码和真实姓名等个人隐私信息),很多诈骗来电都致电尝试,骗徒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骗局骗取机主的信任,再而让机主到指定银行转账。
五、冒充银行的信用卡透支来电:很多骗徒由于只知道机主的姓名和号码,就会通过冒充银行致电机主,以信用卡透支的借口骗取机主的财产。
六、个人信誉无故受损:由于信息泄露,一些人员通过网络信息,以业主的名义注册一些信用机构,信息盗用者的不诚实行为会影响到所有者的个人声誉。
Ⅷ 个人信息泄露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管理互联网的部门进行举报,提交举报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受害人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或赔礼道歉等。
个人应当提高警惕性,不随意在网络平台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应当增强自己的权利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遭到窃取。
个人信息被泄露到哪个部门报案
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如何处理
请求承担侵权责任:(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九十二条?(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