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化战争是怎么样的需要准备什么
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及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如下。
一、信息化战争
一是要营造良好的作战环境,在运用作战力量、选择作战手段、运用各种斗争方式、尤其是运用地理、天气等方面,采取周密的计划,积极制造机会,以取得有利的战略态势,取得战争的胜利。
二要充分地预知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作好准备,以便从容应对,主动争取并维持战略主动,以灵活应变赢得胜利。
三要积极地掌握战局,重视战役阶段的计划,使之保持连续性,使其不间断地进攻,使敌人不能有任何喘息和反击的余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
❷ 信息化战争有哪些主要特点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如下:
1、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完全依托于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而展开的一种战争形态。
2、信息化战争形态下交战双方都以信息化军队为战斗主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新型武装系统和力量用以作战。
3、信息化战争是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以海陆空、电子战等多元化的战斗方式进行多场非直接接触作战。
信息化战争初级阶段萌芽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海湾战争为确立标志,在科索沃战争中趋于成熟,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作信息化主导下的新型机械化战争。
(2)信息化战争哪个方面好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的起源
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开始了进一步的变革。这场变革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和核心,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运动的方式,并从根本上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
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成为一项战略任务,信息技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文中提出“第三次浪潮概念”。他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
托夫勒指出未来几十年的时间,人类社会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他明确指出,第三次浪潮的生产主要取决于知识和信息,而新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这给历史研究与未来思想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同样,“第三次浪潮概念”给了军事领域新的视角。
❸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化战争有以下基本特点:武器系统信息化;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作战方式多样化;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非接触的作战行动样式。
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
1、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2、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3、作战力量多元一体;
4、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
5、指挥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6、战争耗资巨大;
7、信息优势成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8、作战方法灵活多样;
9、非军事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更加直接。
❹ 信息化战争有哪些特点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如下:
1、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完全依托于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而展开的一种战争形态。
2、信息化战争形态下交战双方都以信息化军队为战斗主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新型武装系统和力量用以作战。
3、信息化战争是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以海陆空、电子战等多元化的战斗方式进行多场非直接接触作战。
信息化战争的意义
信息化战争的意义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实行质量建军、政治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科学管军。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逐步把我军建设成为信息化军队,逐步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祖国统一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4)信息化战争哪个方面好扩展阅读: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范围都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我军也在开展一场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这场变革的战略目标便是缔造一支信息化的部队,从而能够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口号解读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范围都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军情。
实行质量建军、政治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科学管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逐步把我军建设成为信息化军队,逐步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祖国统一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信息化"成为《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在3万多字的白皮书中,"信息化"出现频率达到41次。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战争的主要形态,我军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参与新国防白皮书撰写的军事专家傅岩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指挥自动化、主战装备信息化、军队日常业务信息化三个方面。"
20多年来,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级指挥机关和作战部队指挥手段明显改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在军队日常业务工作中日益普及,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在今日中国的许多军营,"夹子传阅"式的传统作战指挥手段,正渐渐被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所取代;"上班先开机,办公必上网"已成为军队大多数机关干部的工作方式;在局域网上学习和娱乐,成了许多战士训练之余的主要活动方式。
在平时训练和演练中,电脑搜集传递情报、火炮自动搜索目标、双方实施强电子干扰等,都已成为中国军队必不可少的科目。无论首长机关训练,还是分队战术技术训练,以及单兵单车训练和对抗演练,都要加入信息化的训练内容。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致力于全面推进以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主战武器系统建设为主体、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和保障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
人民解放军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立足国情和军情,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❺ 信息化战争有什么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如下:
1、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完全依托于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而展开的一种战争形态。
2、信息化战争形态下交战双方都以信息化军队为战斗主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新型武装系统和力量用以作战。
3、信息化战争是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以海陆空、电子战等多元化的战斗方式进行多场非直接接触作战。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下:
1、信息化战争的战斗场所更加多元化,会从二维、三维逐渐发展为全维空间作战。
2、信息化战争持续时间较传统战争更短,但攻击力和杀伤力以及毁灭性却大幅度提升。
3、信息化武装系统设备加大使用频次,人工智能化手段越来越多。
4、战争耗费成本高昂,信息资源和优势成为主导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角色。
(5)信息化战争哪个方面好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的意义
信息化战争的意义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实行质量建军、政治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科学管军。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逐步把我军建设成为信息化军队,逐步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祖国统一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❻ 信息化战争突出的优点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特点:
1.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3.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4.作战方式多样化
什么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一开始就全方位的面临,没什么充裕的准备时间.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
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
5.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这就是说在战争初期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弹,三相弹,中子弹当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电磁脉冲弹,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质弹和再聚变弹更小效果更凶狠也更方便战术使用.所以我们对战争不断升级之后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认识一定要改,虽然谁都不愿意改
❼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有那些主要特点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
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它的主要特征是:战争可控性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
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是杀伤破坏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战争手段,使战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为实现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的: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精确打击逐渐取代“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成为战争的最主要打击方式。依靠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轰炸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现在只要一两次的攻击就可以达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边非军事目标。
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高技术战争情况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精度高、威力大、作战交通倍增,为了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无需再像以往那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可以有效的控制战争规模;另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战争中殃及非打击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战火外延和战争升级。
3、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由于作战兵器侦察范围广,打击距离远,高技术战争不再像以往战争那样,从战场的前沿到纵深逐次进行,高技术武器已经能够通过对纵深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战争久拖不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能按计划如期结束。
❽ 信息化战争与传统战争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
历史曾一再证明,当新的战争形态出现时,旧的战争形态并不会立即退出战争舞台;犹豫某些旧的战争条件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传统的线作战方法和样式也不会计科消逝。在信息化战争初期,信息对战争的影响虽呈上升趋势,但还没有达到主导地位,机械化与信息化交织并存,战争转型将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这一时期的作战亦可以以称之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信息化作战发展不可逾越的初始阶段,虽高于传统的机械化作战,但又尚未成熟,尤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信息化作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反映了信息技术向作战准备和作战行动的全面渗透的一个事实。
(一)信息化作战的基本内涵:
1:对信息化战争的界定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继机械化战争后出现的全新的军事对抗性塔器,是指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作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化作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在陆海空天电网络认知等多位空间领域进行的体系和体系间的对抗。
2:对信息战和信息作战的界定:
广义信息站也称为战略信息战,是指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军事等领域,利用信息与信息技术手段为争取主动而进行的信息对抗和斗争;狭义信息战专指军事行动中的信息对抗,作战目的是争夺信息优势。
3:对信息化作战的界定
所谓信息化作战,是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出现而派生出来的相应概念,专指信息化战争的战场对抗形式。其含义是高度依赖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敌对双方,围绕信息流程,在陆,海,空,天,电磁,网络认知等权威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和建立信息优势为核心的一体化军事行动对抗。
(二)信息化作战的基本特征:
1, 技术支撑,信息主导
如果形容机械化作战时打“钢铁”的话,那么信息化作战就是打“信息”。这将成为信息化作战的标志性特征。
2, 结构严密,体系对抗
一是综合信息系统将把陆地空中海上太空等实体空间,信息,网络,认知等虚拟空间,以及配置与期间的侦查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支援保障等战役力量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二是军中界限被打破,诸军兵种作战将实现高度一体化合成;三是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将空前紧密;四是作战部队与支援保障部队将密切配合,协调行动,练成一体;五是战役与战略,战术行动高度融合,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的界限趋于模糊。六是整个作战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抗毁性将大大提高。
3, 时空扩展,全维作战
首先是作战节奏加快,第一次海湾战争用时:1月17日开始38天的截断伊军的空中行动,地面行动由2月23日展开并且于2月28日零点结束。(美国东部时间);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为3月20日开始,三周攻克巴格达。
其次是作战空间扩展。在伊拉克战争中,陆海空天电的一起发威完全压制住了伊拉克军队
再次是时空高度融合。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战场是流动的战场,信息是实时的信息,时间,空间和力量等诸要素高度融合。
4, 全程控制,精确打击
信息化作战时可控性,高效性,节约型的作战。
首先,夺取综合控制权,有效控制战局成为作战双方追求的目标。
控制的结果有两个:对己方而言,可以使力量放大,作战效能倍增;对地方而言,可以使之体系瘫痪,部队失去指挥,病例兵器无法激动,作战效能难以发挥。
其次,实行节点摧毁和精确打击成为作战的突出特色。
通过近几场局部战争时间可以看出,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比例在不断攀升,已从越南战争中的0.2%,海湾战争中的8%,提高到伊拉克战中中的68%。
5, 人机融合,高效指挥。
首先是人的只能与武器装备的性能全面融合。
目前美军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JDAM(杰达姆)卫星制导炸弹等都是初步的智能武器。
其次是人的指挥艺术与智慧平台的效能紧密结合。
6,一体保障,强力支撑
信息化作战的技术性,一体化,全是空等特性,决定了其保障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首先,将建立基于需求的,实时的一体保障。
其次,将建立基于整体的,快速的多维保障。
再次,将建立基于规模的,力量的系统保障。
(三)信息化作战的典型作战行动
一、信息火力一体战
特点:
1,以网络化整体联动为基本表现形式
2,以网电一体信息共计为先导并贯穿作战全过程
3,以超视距精确打击为主要行动方式
4,以构建指控一体协调灵活的作战体系为主要物质支撑
行动原则:
1,立体侦查,全程监控
2,集中效能,重点突击
3,系统对抗,体系瘫痪
4,瞬时反应,实时打击
5,全面筹划,精确保障
二、空天一体战
特点:
1,疆场广阔,多维一体
2,武器高新,力量超常
3,居高临下,效能跃升
行动原则:
1,统一筹划,整体对抗
2,积极主动,先机制敌
3,集中优势,节点打击
三、结构瘫痪战
四、意识瘫痪战
包含: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
五、新特种战
六、新概念战
(四)信息化作战的发展趋势
1,多元可控,高效益全般控制。
多元可控,是夺取战争制权的延伸,主要强调信息可控,空间可控,力量可控,行动可控。
2,一体作战,全时空有效打击
一体作战,亦称一体化作战,是建立在夺取的控制信息优势以及在全程时段,权威空间实施有效打击基础之上的是整体联动作战,是信息化作战的高级形态和成熟阶段。
3,精确作战,远程决定性打击
精确作战,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在运用过程中精确性释放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作战中的决定性要素。未来信息化作战,远程精确打击将成为重要作战方式。精确和远程两大技术,战术难点的突破,主要依赖信息的主导作用和日臻完善的信息化作战体系。精确打击,精确机动和远程作战将通过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力的完美结合而实现。
4,快速作战,近实时直取要害
5,隐形作战,高技术平台对抗
6,间接作战,生物武器以及心理杀伤武器等新概念武器走向前台
(五)我的一些看法
1:信息化作战的快速化,小型化
信息化作战,虽然战场空间扩大,但战争持续时间则呈缩短趋势,近几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证明,开展即决战,胜负结果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明朗化了。由于信息化战争是基于效能的战争,追求有限的政治目标,采用精确制导武器,有意识控制杀伤规模和破坏程度,减少附带损伤,双方各种资源的使用都更讲究消费比,注重通过评估作战效果适时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投入的兵力相对减少,越来越趋向于小规模作战。
2:作战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信息化作战追求有限目标,不再简单看重攻城略地,由歼灭敌军趋向瘫痪敌军,由消灭对手趋向征服对手,由打垮敌国趋向改变敌国。信息化作战也不再是单纯强调军事手段的对抗,二是更加注重集政治,军事,外交,法律,心理,舆论等多种手段在多位空间和领域里进行综合较量。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预想到的最难的应该就是攻打巴格达,但是在进入巴格达后,8万萨达姆敢死队却都不见了踪影,萨达姆敢死队被看做是最有战斗力的伊拉克军队,全都部署在了巴格达和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后来证明,时任的萨达姆敢死队司令在联军到达巴格达前,已经乘坐直升机叛逃,8万人的部队顿时失去了指挥,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抵抗。
3:世界目前信息化发展方向
世界上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美军为代表的领先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美军就依靠雄厚的国力率先步入了新型作战的探索试验阶段,斥巨资进行信息化转型,迄今其信息嵌入的原始积累已近尾声,初步脱离了机械化作战的窠臼,具备了信息化作战的某些条件。第二类是以一些法大国家军队为代表的跟进型,紧随美军的步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第三类是以中国,俄罗斯等国军队为代表的重点跨越型。既学习发达国家军队优长积极发展信息化作战能力,又结合本国实际,走有重点地跨越发展之路。
4:对信息化作战初级阶段规律性变化的分析
信息化作战的初级阶段,亦称之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阶段,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规律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打击目标,开始按照体系击破—心理震溃—物理摧毁—生理消灭的顺序选择
2. 力量运用,开始按照信息集中—火力集中—兵力集中—三个环节展开
有细心的人说:要想知道世界要在哪里打仗,抬头看看天上的卫星在哪里集中就知道了。
3. 打击步骤,开始按照指控层—支撑层—战斗层三个层面排列。
战斗层:兵力,装备体系;支撑层:物资保障体系;控制层:指挥控制体系。
5:对尽快适应信息化作战初级阶段要求的思考
1. 观念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
2003年伊拉克战争,人们没有看到飞机对飞机的空战,也没有看到坦克对坦克的厮杀。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趁着沙尘暴,曾出动上千辆坦克向美军反击,但一露头就被美英侦察机和卫星发现,遭到美英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凌空猎杀。伊军梦想的库尔斯克式坦克大决战被铺天盖地的精确打击炸得粉碎。
2. 战略转型是最关键的转型
冷战时期美军战略的演变,大体上说是10年一变,而冷战后则变为每2-3年一变,当然,每一次改变都有一些继承性。迄今为止,美军军事战略已经历了9次大的调整,而对中国军队来说,转型必须从心的战略展开,从打赢信息化战争入手,从建设信息化军队抓起,这本身就是不能动摇的战略问题。
3. 体制改变是最基本的改革
4. 科技较量时最核心的较量
5. 理论创新是最紧迫的创新
创新是一切理论的灵魂,而理论又是创新的集成。历史清楚地证明,善于创新理论的民族或军队总能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让自己在时代的变迁中踏上一个新台阶。
6. 独立自主的道路是最可靠的道路
❾ 中国现代信息化战争手段有哪些,如何发挥其作用论文,谢谢,比较急。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与机械化战争等传统战争形态相比,信息化战争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战争工具——信息主导战争工具决定着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信息时代的战争工具主要是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能量结构能量结构及能量释放方式是决定武器杀伤机理的基本要素。从能量构成要素来看,信息化战争中,战争能量从传统的体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机械能、核能等物理能量转变为智能。智能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能量,它通过对其他物理能量的控制而产生效能。信息化战争中,机械时代的动力、平台、武器等仍具有重要作用,但能量释放结构产生了变化,电子信息装备由辅助性、保障性装备变为主导型装备,并通过系统方式渗透、融合到动力、平台、武器中去,对能量及能量释放的时机、方式、数量、比例等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投入最小、效益最高的目的。效能标准机械化战争主要强调数量和规模的累加,信息化战争则强调质量对效能的控制。传统战争主要通过火力摧毁来达成杀伤破坏的目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技术除对多种不同能量和武器装备相互融合外,还可对能量释放效能进行有效控制,控制的结果是更加精确,能够通过较少的能量释放获取极大的作战效果。因此,在战斗毁伤效能方面,不再强调装药量的多少,而是突出精确有效的原则。精确高效的度量指标是效费比。高效费比是指在战争中投入较少、效益较高,通常可达1:10以上。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战争力量——整体凝聚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C⁴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将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在这样的作战体系中,传统战争中那种贪大、求全和追高的观念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品种、规模、性能不再是提高作战效能的关键性要素,系统集成和横向一体化成为最关键的要素。武器装备品种再多、规模再大、性能再好,如果不能并入系统,则不可能发挥作用,在战场上不仅不能形成战斗力,反而将成为好打的目标。信息化战场是一体系统对抗的战场,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作战体系的一方能够控制作战手段,灵活选择目标并控制战争进程和节奏;没有相应信息化作战体系的一方,则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数量众多但没有灵魂,因而难以形成作战效能。力量凝聚机械化战争中,战争力量主要表现为物质力量。信息化战争中,智能和知识处于力量凝聚的核心和主导位置,战争力量的凝聚主要依靠信息控制。从力量要素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主导性要素,传统的机械化作战平台地位下降。力量的凝聚,必须是在掌握制权优势,尤其是在夺取并控制信息优势和空天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准确的时间,把所需的力量准确地调整和机动到准确的地点和方向,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信息化战争中,指挥艺术和军事谋略仍非常重要,但重点偏向两个方面:一是战略层面交战双方的排兵布势、斗智斗勇和战略欺骗;二是战役战术层面的自动化指挥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