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供应商级别什么意思
供应商级别是指通过对供应商的评分,对不同供应商评定一个等级,一般分为A-D四个级别。
一、供应商等级评定评分标准
1, 批次合格率的评分标准(25分):
批次合格率100%,每下降2%扣1分,扣完为止,每特采1批扣2分。 批次合格率计算方式:当月IQC检验合格批数÷交货总批数×100% 执行MRB流程,取消代用称谓。
2, 制程PPM值评分标准(25分):
制程PPM值超过限度,每增加100PPM扣1分,扣完为止,客户对来料抱怨每次扣2分。
PPM值计算方式:当月生产线发生的不良数÷交货总数×1000000
3, 交货及时率的评分标准(30分):
交货准时配合度良好30分,每延期一天扣3分,当月延期交货累积超过5天以上,无论最终评分多少,不能评为C级以上。
交货及时率的确定方法:依据供应商交货及时率汇总表,采购部填写订单栏,仓库填写供应商实际交货日期、数量,确定交货及时率。
4, 服务态度(5分):
重工、批退配合度不好、处理不彻底每次扣2分。
5, 品质改善及时性和效果(10分):
同一不良现象改善不及时或效果不佳每次扣2分。
6, 文件回覆及时性与合理性(5分):
文件未按指定时间回覆每次扣1分,回覆不具体、不确实每次扣2分。
二、等级评定:
绿色 A级 90-100分 请保持
兰色 B级 80- 89分 正常抽样,请努力 黄色 C级 70- 79分 加严抽样,请改善
红色 D级 70分以下 列入考察,有关损失将扣款;连续三个月被评为D级,取消供应商资格
注:评为B级以下的供应商,须对不良项目回覆改善对策;
客户指定的供应商,如不符合要求,将向客户提出取消该供应商资格; 每月评定的等级将分发给各供应商,并于收货区域专栏公布。
⑵ 请问各位,在PPAP提交手册的中,为什麽等级1与等级5没有什麽区别到底是哪个等级对供应商更严格一些
一般来讲,无特别的说明时提交等级3,
最终还是根据自己组织的需要而确定提交等级的,并不是越严格越好
⑶ 如何界定供应商
供应商是向企业及其竞争对手供应各种所需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包括提供原材料、设备、能源、劳务和资金等。它们的情况如何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变化、短缺等都会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交货期,并会因而削弱企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与利益,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对供应商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供应商既是商务谈判中的对手更是合作伙伴。
供应商分类是对供应商系统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决定着哪些供应商你想开展战略合作关系,哪些你想增长生意,哪些是维持现状,哪些是积极淘汰,哪些是身份未定。相应的,供应商可分为战略供应商(Strategic Suppliers)、优先供应商(Preferred Suppliers)、考察供应商(Provisional Suppliers)、消极淘汰(Exit Passive)、积极淘汰(Exit Active)和身份未定供应商(Undetermined)。当然,不同公司的分法和定义可能略有不同。
一般来讲,交易型是指为数众多,但交易金额较小的供应商;
战略型供应商是指公司战略发展所必需的少数几家供应商;
大额型供应商指交易数额巨大,战略意义一般的供应商。,
战略供应商指那些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供应商。例如他们提供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的产品,他们可能是唯一供应商。他们的存在对公司的存在至关重要。更换供应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对这类供应商应该着眼长远,培养长期关系。
优先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在别的供应商处得到,但公司倾向于使用优先供应商。这是与战略供应商的根本区别。优先供应商是基于供应商的总体绩效,例如价格、质量、交货、技术、服务、资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等。优先供应商待遇是挣来的。例如机械加工件,有很多供应商都能做,但公司优先选择供应商A,把新生意给这个供应商,就是基于A的总体表现。
考察供应商一般是第一次提供产品或服务给公司,对其表现还不够理解,于是给一年的期限来考察。考察完成,要么升级为优先供应商,要么降为淘汰供应商。当然,对于优先供应商,如果其绩效在某段时间下降,也可调为考察供应商,"留校察看",给他们机会提高,然后要么升级,要么降级。
消极淘汰供应商不应该再得到新的产品。但公司也不积极把现有生意移走。随着主产品完成生命周期,这样的供应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对这种供应商要理智对待。如果绩效还可以的话,不要破坏平衡。从供应商角度来说,产品已在生产,额外的投入不多,也乐得继续支持你;从采购方来说,重新选择供应商可能成本太高。这样,双方都认识到维持现状最好。当然,有些情况下,产品有可能成为"鸡肋",供应商不怎么盈利(或不愿意继续供货),采购方也不愿重新资格化新供应商。那么,供应商的力量就相对更大,给你的产品的重视度不足,绩效可能不够理想。这对采购方绝对是个挑战。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就更重要。
积极淘汰供应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连现有生意都得移走。这是供应商管理中最极端的例子。对这类供应商一定要防止"鱼死网破"的情况。因为一旦供应商知道自己现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采取极端措施,要么抬价,要么中止供货,要么绩效变得很差。所以,在扣动扳机之前,一定要确保你的另一个供货渠道已经开通。
身份未定供应商的身份未定。在分析评价之后,要么升级为考察供应商,要么定义为消极淘汰或积极淘汰供应商。
供应商分类的另一目的是公司内部沟通。例如新生意都给战略或优先供应商,然后再考虑考察供应商,绝不能给淘汰供应商。这些都应成为书面政策,沟通给公司内各个部门。当然,在分类供应商时应该征求别的部门的意见。但一旦决定,整个公司就应执行。再例如公司应该采用供应商清单(Approved Vendor List; AVL)上的供应商。而供应商清单则应基于供应商分类体系。当然,做为供应商管理部门,要确保各类供应商能达到公司期望。要不,内部客户的合理期望没法满足,现有的供应商政策可能没法被执行。切记"要解决问题,不能光靠制定政策"。
⑷ 政府采购招标文件歧视性条款有哪些
对于政府采购的歧视性条款,在《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中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以列举方式给出了“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8种法定情形:
第二十条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一)就同一采购项目向供应商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二)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三)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等要求指向特定供应商、特定产品;
(四)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成交条件;
(五)对供应商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审标准;
(六)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或者供应商;
(七)非法限定供应商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所在地;
(八)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
⑸ 方案、合同、报告、代码哪个是属于敏感文件
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方案、合同、报告、代码均属于敏感文件,是商业机密。
⑹ 如何对供应商进行分类,有哪些分类原则和方法
供应商分类是对供应商系统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决定着哪些供应商你想开展战略合作关系,哪些你想增长生意,哪些是维持现状,哪些是积极淘汰,哪些是身份未定。
所以相应的,供应商可分为战略供应商(Strategic Suppliers)、优先供应商(Preferred Suppliers)、考察供应商(Provisional Suppliers)、消极淘汰(Exit Passive)、积极淘汰(Exit Active)和身份未定供应商(Undetermined)。
当然,在不同公司的分法和定义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台资的华硕公司与美国的HP公司就很大不同。
1、战略供应商,指那些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供应商。例如他们提供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的产品,他们可能是唯一供应商。他们的存在对公司的存在至关重要。
更换供应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对这类供应商应该着眼长远,培养长期关系。
2、优先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虽然可在别的供应商处得到,但公司倾向于使用优先供应商。这是与战略供应商的根本区别。优先供应商是基于供应商的总体绩效,例如价格、质量、交货、技术、服务、资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等。
优先供应商待遇是挣来的。例如机械加工件,有很多供应商都能做,但如果公司优先选择供应商A,把新生意给这个供应商,就是基于A的总体表现。
3、考察供应商,一般是第一次提供产品或服务给公司,对其表现还不够理解,于是给一年的期限来考察。考察完成,要么升级为优先供应商,要么降为淘汰供应商。
4、消极淘汰供应商,不应该再得到新的产品。但公司也不积极把现有生意移走。随着主产品完成生命周期,这样的供应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
对这种供应商要理智对待。如果绩效还可以的话,不要破坏平衡。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就更重要。
5、积极淘汰供应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连现有生意都得移走。这是供应商管理中最极端的例子。对这类供应商一定要防止“鱼死网破”的情况。
因为一旦供应商知道自己现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采取极端措施,要么抬价,要么中止供货,要么绩效变得很差。所以,在出手之前,一定要确保你的另一个供货渠道已经开通。
6、身份未定供应商的身份未定问题。在分析评价之后,要么升级为考察供应商,要么定义为消极淘汰或积极淘汰供应商。
另外,供应商分类的另一目的是公司内部沟通。例如新生意都给战略或优先供应商,然后再考虑考察供应商,绝不能给淘汰供应商。这些都应成为书面政策,沟通给公司内各个部门。
当然,在分类供应商时应该征求别的部门的意见。但一旦决定,整个公司就应执行。再例如公司应该采用供应商清单(Approved Vendor List; AVL)上的供应商。
而供应商清单则应基于供应商分类体系。当然,做为供应商管理部门,要确保各类供应商能达到公司期望。
要不,内部客户的合理期望没法满足,现有的供应商政策可能没法被执行。总之,内部沟通与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同等的重要。
(6)供应商清单属于哪个级别敏感信息扩展阅读:
供货商是指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供应商,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
应该确定符合公司战略的供应商特征,对所有供应商进行评估,可以将供应商分成交易型、战略型和大额型。
一般来讲,交易型是指为数众多,但交易金额较小的供应商。
战略型供应商是指公司战略发展所必需的少数几家供应商。
大额型供应商指交易数额巨大,战略意义一般的供应商。
采购商选择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控制双方关系风险和制定动态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是中国采购商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随着采购额占销售收入比例的不断快速增长,采购逐渐成为决定电子制造商成败的关键因素。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作为供应商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正成为企业间最热门的话题。
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有许多,根据时间的长短进行划分,可分为短期标准和长期标准。
在确定选择供应商的标准时,一定要考虑短期标准和长期标准,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所选择的标准更全面,进而利用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最终寻找到理想的供应商。
⑺ 合格供应商分为几大类
供应商分类是对供应商系统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它决定着哪些供应商你想开展战略合作关系,哪些你想增长生意,哪些是维持现状,哪些是积极淘汰,哪些是身份未定。所以相应的,供应商可分为战略供应商(Strategic Suppliers)、优先供应商(Preferred Suppliers)、考察供应商(Provisional Suppliers)、消极淘汰(Exit Passive)、积极淘汰(Exit Active)和身份未定供应商(Undetermined)。当然,在不同公司的分法和定义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台资的华硕公司与美国的HP公司就很大不同。
1、战略供应商,指那些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供应商。例如他们提供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的产品,他们可能是唯一供应商。他们的存在对公司的存在至关重要。更换供应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对这类供应商应该着眼长远,培养长期关系。
2、优先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虽然可在别的供应商处得到,但公司倾向于使用优先供应商。这是与战略供应商的根本区别。优先供应商是基于供应商的总体绩效,例如价格、质量、交货、技术、服务、资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等。优先供应商待遇是挣来的。例如机械加工件,有很多供应商都能做,但如果公司优先选择供应商A,把新生意给这个供应商,就是基于A的总体表现。
3、考察供应商,一般是第一次提供产品或服务给公司,对其表现还不够理解,于是给一年的期限来考察。考察完成,要么升级为优先供应商,要么降为淘汰供应商。
4、消极淘汰供应商,不应该再得到新的产品。但公司也不积极把现有生意移走。随着主产品完成生命周期,这样的供应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对这种供应商要理智对待。如果绩效还可以的话,不要破坏平衡。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就更重要。
5、积极淘汰供应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连现有生意都得移走。这是供应商管理中最极端的例子。对这类供应商一定要防止“鱼死网破”的情况。因为一旦供应商知道自己现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采取极端措施,要么抬价,要么中止供货,要么绩效变得很差。所以,在出手之前,一定要确保你的另一个供货渠道已经开通。
6、身份未定供应商的身份未定问题。在分析评价之后,要么升级为考察供应商,要么定义为消极淘汰或积极淘汰供应商。
另外,供应商分类的另一目的是公司内部沟通。例如新生意都给战略或优先供应商,然后再考虑考察供应商,绝不能给淘汰供应商。这些都应成为书面政策,沟通给公司内各个部门。当然,在分类供应商时应该征求别的部门的意见。但一旦决定,整个公司就应执行。再例如公司应该采用供应商清单(Approved Vendor List; AVL)上的供应商。而供应商清单则应基于供应商分类体系。当然,做为供应商管理部门,要确保各类供应商能达到公司期望。要不,内部客户的合理期望没法满足,现有的供应商政策可能没法被执行。总之,内部沟通与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同等的重要。
我们公司对于供应商按照采购类别分为A类,B类,C类,D类。按照供应商服务态度和产品质量纵向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⑻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5个级别有哪些
⑼ 什么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具体分为哪几级
等级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网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遵循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开始安全建设是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措施保护的基本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一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⑽ 什么样的信息应该向供应商保密
以下信息应该向供应商保密:
你们在其他同类型的供应商的采购价格
你们的现有供应商清单中,与此供应商同类型的。
你们正在接洽的同类型的供应商名称。
如果此供应商也在做和你们同样的产品(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也要将你们的主要客户信息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