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方面带来哪些影响
你好,意义有三个方面
整个社会
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信息技术对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又如,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生物技术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
世界经济
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并且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人类生活
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引发了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先进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还对人类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人类的未来观和传统的伦理观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视野的拓宽使人类更加重视创造性思维,富于创新精神。
⑵ 信息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历史上几次科学技术的大变革都引发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从而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分工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农业技术革命使女人采果男人狩猎变成了男耕女织;近代工业革命,促使了产业工人的出现。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样将影响人类的职业结构。对于这种影响,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悲观主义者认为,信息技术将排挤就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周刊》就估计,1980年美国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28%,而到2000年,降至11%,到2030年更降至3%。许多传统职业正在消失或萎缩,比如挤牛奶、打铁等等,而信息革命带来的新工作和职业,却远远少于减少的就业人数。例如:1977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名称辞典》同今天对照,竟发现已有约3500个职业不见了,而新增的只有2100个职业。进一步讲,新增的职业往往对知识的要求相对更高,很难完全吸纳从旧行业退下来的失业者。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政府为提高印刷行业的质量和效率,准备大力推广新型的电子印刷设备,结果工会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经过拉锯式谈判,工人战胜了新机器。一时的风波虽然平息了,但以后怎么办?面对迟早来临的失业危机,普通工人们并不能总是这么幸运。
乐观主义者认为,信息革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首先,影响是渐进的,不会突发性地造成大量职业消失。从三大部门看,农业自动化从技术上看不太遥远,但农业的就业弹性也大;工业受了自动化技术较大的影响;在第三产业中,自动化刚刚起步,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会影响广泛,而发达国家中恰恰第三产业是就业人数最多、发展最快的部门,所以只要信息革命不涤荡第三产业,悲观者所估计的大规模失业就不会出现。第二,信息技术将形成的新行业、新产业其带动能力比老产业强,所以虽然职业名称少了,社会总就业量却扩大了。
信息技术的渗透,导致了人们职业取向的转变。专家们曾预计,信息服务业将会是未来最大的产业。目前,美国的全部就业者中,已经有55%以上从事信息工作,超过了矿山、农业和制造业的就业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总是该有些职业要消亡、有些又必然新生的,这是社会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
知识点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⑶ 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使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
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
消极影响:1.信息泛滥。2.信息污染。3.信息犯罪。4.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⑷ 人类社会发生的5次信息革命对信息传输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这是关于军事理论的题
首页管理 相册 标签杂文针砭(38) 高考花苑(89) 水岸青荇(19) 偶拾玉琮(31) 新课探微(34) 史料小屋(13) 文学偶弄(60) 历史读本(11) 学生可传(16) 饮读论语(7) 教学评弹(55) 有题可览(3) 试题中心(4)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交通与信息通讯
周长森 发表于 2010-11-27 20:21:00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交通与信息通讯
【知识结构】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1、条件:第二次工业时代,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为立体交通的诞生提供了经济和科技基础。
2、主要成就:①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最早汽车。②轮船:1887年。③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
3、影响:①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总长度成倍增长,汽轮普遍代替帆船,汽车飞机成为重要交通工具,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②新的交通工具和手段为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提供技术支持。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④一些后起国家如中国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推动了本国的近代化发展。
二、电讯技术的发明
1、条件: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2、主要成就:①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欧美国家发展电报线路,1851年世界上第一条海底通讯电缆横跨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连接起来,1866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欧美国家的大电报公司将电报线路向全世界扩展,形成遍布全球的电报网。②2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③无线电之父意大利人马可尼,1902年试验成功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1916年完成短波试验,从而奠定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3、影响:①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②改变了战争,使战争可以远距离指挥,战争规模扩大。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促进文化的发展。
三、现代信息技术
1、前提条件:(1)二战后,和平国际环境为各国经济、科技提供保障(2)激烈的国际竞争直接推动科技的发展与进步(3)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论、逻辑数学运用等
2、概况:(1)计算机与网络技术:a 1946年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ENIAC)冯·诺伊曼(美) b 60年代,互联网(Internet)诞生于军事通讯系统(美),1969年国际互联网。c 1991年,WWW网诞生。
(2)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互联网高效率的信息传输网络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3、意义: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出现和“新经济”的形成。
4、影响:①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重要作用,信息化社会出现;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②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创造一个虚拟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一些有害信息腐蚀青少年的心灵。③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④大大缩短了全球空间的距离,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知识阐发】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正确认识科技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科学技术随着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但反过来,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如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和新大陆的发现。科学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人们观念等。
通过大国的兴衰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十分激烈而又非常残酷的,国家的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进步、发展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2、近代以来世界重大科学理论及科技的成就
时期
重大学理论及科技成就
地位
17世纪
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伽利略1632年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了的科学研究方法。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牛顿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经典力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而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18~19世纪
英国达尔文的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英国瓦特于1769年开始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新型
新型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
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美国爱迪生一生创造发明电灯等1000多项,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
这些发明创造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从此进入 电力时代。
20世纪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原理,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使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3、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
18世纪60年代以后瓦特研制和改进成功“万能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动力机的采用为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
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由于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结构也发生了巨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从此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多彩。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 ,知识经济在美国出现,人类开始从工业化迈向信息化、知识化。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就是这种转变的突出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产品不断升级换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以信息高速公路为特征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然而,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许多技术发明都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代表性的产业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几乎同事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5、贝尔因其众多的发明成果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他因此获得专利并建立公司从事赢利的商业活动。如何看待:贝尔发明电话机紧密了世界的联系;贝尔获得专利后建立公司,对普及电话和电话技术的继续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让科技转化为效益无可厚非。
【知识自测】
1、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关键的步骤和主要环节是
A.机器的使用 B.交通工具的创新 C.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D.电的应用
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4、下列产生于20世纪,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①相对论的提出 ②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③互联网的出现 ④电灯的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6、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建立生产流水线,12小时28分钟组装一辆汽车;1920年的生产线缩短为1分钟;1925年又缩为10秒钟。这表明
A.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B.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合理化和治理科学化
C.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导致了垄断组织的诞生 D.美国成为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7、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 式发展
8、全球经济正在恢复并将持续增长,这会带来许多工作岗位和相应的教育需求,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 导致上述现象的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9、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0、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着名报纸《纽约时报》出现了大量下列标题,如果要用一个专题进行概括的,你会选用
时间
标题
1967.2.17
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整个文化受到了2000万台电视机的影响
1969.3.31
西贡姑娘的服装样式正在改变——少女们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
1960.4.22
学生要刷牙——埃及为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
1959.11.8
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正式的研究表明艺术因西方的方式而失去原有的价值
1962.11.25
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孩子们非常喜欢看,父母们却为节目的效果而烦恼
1960.7.1
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荷属新几内亚的高地人采用了钢铁工具,停止了战斗
A.“新世界”正在全球形成 B.传统文化的厄运
C.科技时代来了 D.信息改变了生活
11、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l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的趋势始于冷战格局的结束 B、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C、柏林墙倒塌消除了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Windows3、0填平了南北之间的鸿沟
12、(2007上海历史)16世纪,英国思想家莫尔仅仅为人类描绘了一个未来的理想社会—“Utopia” 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正推动我们实现一个“E—topia”。问题:(8分)
(1)“E—托邦”有什么技术特征? (2分)
(2)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3分)
(3)试对“E—托邦”作一评价。(3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三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⑸ 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文明影响
造成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知识以及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开。对人类来说最难的是识别哪些是有价值的,因为毕竟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人类在这样的时代会觉得不知所措,因为信息太多,脑子需要选择、处理。
⑹ 人类社会发生的5次信息革命对信息传输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每一次信息革命的产生最直接的就是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社会和生活方式,深刻地改变经济、工业结构;改变产品、服务以及它们的流通;改变消费者价值和行为以及劳务市场。且对社会和政治发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将改变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有可能破坏从过去承继下来的道德价值
⑺ 社会信息化对经济及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什么
1、最大限度开发利用起信息资源,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提高社会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全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社会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化发展的转型。
2、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建立起了各种信息网络,使得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逐步利用起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影响和改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不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
(7)信息革命对人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是现今社会信息化的发生背景。信息化依赖于发达的信息处理手段,近3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处理技术有了高度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
自20世纪40年代末由申农创立信息论以来的重大发展,且极迅速地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急剧增加了社会的信息需求量。据有关文献记载,文献信息的总和,从1950年起每十年翻一番,到1970年后每五年翻两番,这种“信息爆炸”现象,实际上就是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的表征。
⑻ 人类发生的五次信息革命对信息传输产生的影响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应用。11世纪毕升发发明活字印刷术。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到90年代初期,美国每年应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人一年的工作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在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建信息高速公路之际,全世界拥有4亿台计算机和10亿部电话(1994年初),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仍不畅通。美国计划在10-15年内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用以把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家庭的计算机联网。用90年代计算机网络传输33卷《大不列颠网络全书》需要13小时,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只需4.7秒。
⑼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呵呵,我这么辛苦可不能让人家抢了头功,OK,回答完毕!不满意我也没办法了,有一些题目不好理解,要求简述的就尽量简说了,反正是尽力了!
1、信息技术的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人们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2、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运算器:主要任务是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是对输入的指令进行分析,并统一控制和指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完成一定任务的部件;
(3)存储器:存放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主要包括程序和数据;
(4)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程序和数据的设备;
(5)输出设备:输出计算机处理后的中间或最后的结果。
3、绿色软件:是不用安装就能运行的软件,由于没有安装,它在系统中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可以直接删除而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
非绿色软件:是需要通过安装程序将该软件的相关信息和文件写入计算机中才能运行的软件;由于安装时会有信息写入系统注册表和有文件复制到了不同的系统夹,要移除时必须用该软件自带的卸载程序或在系统的“添加删除”程序中移除。
4、剪贴板:就像是一个暂时的中转站,我们要复制或者移动的文件,都是先放在中转站(剪贴板)里面,然后从这里面复制或者移动到其他地方去。
操作:剪贴板不用专门操作,当我们使用无处不在的“剪切”、“复制”、“粘贴”编辑命令时,就已经在操作剪贴板了。
含义:“剪切”是把所选的内容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剪贴板上,“复制”是把所选的内容复制一份存放到剪贴板上,“粘贴”是把剪贴板里的内容复制或移动到当前位置。
5、在微软的Office中有个格式刷的工具,用它可以将某处的格式复制到另一处;
用方法是:单击A点(要复制的格式源)==>点工具栏中的刷子按钮==>涂黑目标B点的文本;
6、绝对引用:例如D7单元格中的公式为绝对引用“=$B$3”,那么将其复制到E8单元格,此时E8单元格的公式仍然为“=$B$3”,绝对不变;
相对引用:就是直接使用行列标志,如果公式所在的单元格位置发生改变,引用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例如D7单元格中的公式为相对引用“=B3”,那么将其复制到E8单元格,此时E8单元格的公式会变为“=C4”,相对会变;
7、excel2000的启动:点桌面的“开始”菜单==>程序==>点“MicrosoftExcel”图标;
关闭方法:在Excel中点“文件”菜单==>点“退出”
8、视图就是数据信息的表现形式,在word中数据信息在不同的视图里的表现形式都不同;
WORD2000有五种视图:普通视图方式、联机版式视图方式、页面视图方式、打印预览方式、大纲视图方式;
9、powerporit2000的五种视图功能:
(1)幻灯片视图:在这种视图下,屏幕被当前的幻灯片所独占,你可以象编辑一副图像一样进行操作即可,可以在此上添加任意的操作对象,并且其对象可以进行选择并进行任意操作。?
(2)大纲视图:在大纲视图中,演示文稿会以大纲形式显示,大纲由每张幻灯片的标题和正文组成;
(3)幻灯片浏览视图:显示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的缩图,完整文本和图片。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可以重新排列幻灯片顺序、添加切换和动画效果、设置电子幻灯片放映时间。
(4)备注页视图:显示选定幻灯片的注释页,可在该处为幻灯片创建演讲者的注释。
(5)幻灯片放映视图:以幻灯方式放映演示文稿的内容。
10、powerporit2000的幻灯片播放的方式:
(1)演讲者放映(全屏幕):是常规的放映方式。在放映过程中,可以使用人工控制幻灯片的放映进度和动画出现的效果;
(2)观众自行浏览(窗口):在小范围放映,允许观众动手操作;
(3)在展台浏览(全屏幕):适用于展台、摊位等无人看管的地方放映。
11、查询的分类:
(1)“名称”:按名称查询;
(2)“包含文字”:查找包含特定文本的文件;
(3)“日期”:查找在指定日期或指定日期间创建或修改的文件。
(4)“类型”:查找指定类型的文件,例如文本或“写字板”文档。
(5)“大小”:查找指定大小的文件。
(6)“高级选项”:指定附加的查找条件。
12、网络协议三要素:
(1)语法:确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定义了数据格式,编码和信号电平等;
(2)语义:确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定义了用于协调同步和差错处理等控制信息;
(3)同步:确定通信双方“讲话的次序”,定义了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13、地址格式:用户@邮件服务器地址。
申请方法:登陆提供邮箱服务的网站,点击邮箱申请的链接,同意注册条款后输入个人的相关信息,最后点“注册”即可。
14、Frontpage2000的视图:
(1)网页视图:最基本的工作环境,主要的操作视图。其中有三种视图方式:普通、HTML、预览;
(2)文件夹视图:对网站中所有文件及文件夹进行管理的地方,相当于一个扩充的资源管理器,文件夹视图分为左右两部分,一是站点文件夹列表、一是站点文件列表。可进行文件属性的设置等。
(3)报表视图:集中显示网站中所有网页某个方面的统计信息。通过“报表工具栏”来调用。
(4)导航视图:可以通过导航视图组织网页中的网页。
(5)超链接视图:显示超链接的结构图。
(6)任务视图:显示为当前网页创建的任务列表,实际上是多用户的电子任务列表。
15、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些程序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复制来传播,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被激活,并给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严重的破坏。
特点:传染性、潜伏性、寄生性、隐蔽性、破坏性。
⑽ 信息革命将会对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据报道,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高峰论坛12月5号上午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慈云厅顺利召开,这是一场有高度、有深度的对话活动, 充分碰撞思维火花,激荡灵感智慧,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现代社会信息量巨大,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中找到方向。知识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服务,通过AR、人工智能、语音输入、云端服务可以识别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人工智能发展以后,不会让我们没有工作,过去我们是为生活而工作,将来工作就是生活,技术不可能也不会替代亲情,未来世界应该更有温度,而且未来世界所有的技术都会使人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