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技术战争出现了哪些新的作战方式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主要的作战方式有:
一、制信息争夺战:即运用多种手段以夺取一定时空范围内战场信息控制权为目的的作战。在信息化战争中,及时掌握制信息权成为作战行动的前提,是战斗力的倍境器,作战中要控制战场的主动权进行实现行动的自由,首先必需夺取战场的制信息权。因此,制信息权争夺战将是信息化战争中的基本作战样式之一。
二、网络中心战:网络中心战是利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栅网,把地理上分散部署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打击武器系统有机的、一体化的连接起来,形成快速反应的、统一高效的作战体系。通过信息优势达成先敌行动,作战行动近乎实时,联合作战效能极大提高。
三、电子战:电子战是指为消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护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主要包括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部分。
四、计算机战: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平台,在信息系统中具有核心地位。计算机战是指利用计算机开展的以信息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形式。其形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网络特性、电磁特性对敌实施网络窃密和电磁窃密;通过计算机病毒攻击、计算机芯片攻击、网络黑客攻击、电磁干扰等手段实施网络进攻;采取加强防火墙技术、断开核心系统与外界的链接等措施进行网络防护;进行系统备份,为网络恢复作充分准备等。
五、舆论战:舆论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舆论战是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安全战略、以综合国力为基础,通过系统运用传播学、舆论学、心理学等学科原理,利用各种传媒,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渗透,从而影响公众信念、意见、情绪和态度,有效控制舆论态势,争取舆论强势的政治战样式;狭义的舆论战一般是指战时新闻舆论战,即交战双方纵使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向受众传输有利于已方作战的信息,达到鼓舞已方军民战斗热情,瓦解敌方战斗意志,引导国际舆论,争取广泛支持的目的。
六、心理战:所谓心理战是指在战争中应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多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促使战争向着有利于已方而不利于敌方发展的作战样式。
七、精确战:精确战是指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敌方目标的作战行动。精确战的目的是充分发挥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突然、准确的毁伤敌方目标,增强作战效果。精确战具有精确灵活、隐蔽突然、毁伤力强、效费比高和附带杀伤性小等优点。
八、特种战:特种战是相对常规作战而言的,由特种部队或者临时赋予任务的部队担负,为达成特定目标的作战。特种作战在机械化战争中就已经出现,但其往往独立进行,对主要作战行动的配合作用有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4ISR系统及战场信息网络的建立,主要在敌方纵深进行的特种作战越来越成为整体作战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九、太空战:太空战是以火力硬摧毁和电磁干扰压制为主要手段,以敌方太空武器装备为主要攻击目标,主要在外层空间进行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夺取制太空权。根据所使用的武器和作战行动的特征,预计未来天战的样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卫星攻防战,如利用空间雷设伏、天基平台、空基平台、地基平台发射激光或动能武器、用航天飞机或者空间站的机械臂摘星等;二是空间反导战,如用天基激光或动能武器摧毁敌导弹或导弹系统;三是空间作战平台攻防战,如在航天飞机上配备武器进行交战等;四是天基对地攻击战,如向地面发射激光、粒子束、动能武器等。
十、指挥中枢瘫痪战:即在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环境中,以指挥决策者为主体,为破坏和瘫痪敌战场认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为主要作战目标,综合运用经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作战系统和作战手段,剥夺敌战场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使敌决策者和指挥机关难以定下正确的决心和进行有效的指挥作战。
十一、战争潜力消弱战:战争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国家或政治集团通过动员能够用于扩充武装力量,满足战争需要的一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称。随着信息化战争这一新的战争形式的出现,科技要素在战争潜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战争潜力消弱战就是综合运用硬毁伤和软杀伤手段,消弱对方为战争服务或使用的人力、物力、精神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潜在战争力量,破坏对方将战争潜力转为战争实力的转换机制,动摇对方战争基础,使对方无法继续进行战争,从而达到制胜的目的。
十二、战争结构破坏战:即着眼战争全局,综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和手段,从破坏敌维系整体作战能力的系统和联系着手,通过设谋用巧、避实就虚,打击敌作战协调行动的关节,造成敌作战力量结构的紊乱和作战行动程序的脱节,致使敌整体作战能力迅速降低,进行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达到瓦解、歼敌的目的。
2. 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2)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作战样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与此同时,信息化也成为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美、苏等军事强国在7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指挥自动化,武器装备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1972年,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首次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显示出巨大威力,引起军事界的极大关注。1976年,美国军事理论家T.罗那首次提出“信息战”概念。1982年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初步显示出精确制导导弹、预警机、电子干扰机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在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1991年的海湾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出整体性作用,制信息权成为继制海权、制空权之后新的军事争夺制高点。
随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全面展开,发达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争夺制信息权成为赢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3. 信息化战争有哪几种作战样式
4.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类型。信息化战争以大量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而形成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为基础,以夺取信息优势为战略指导,以一体化指挥自动化系统为统一指挥协同的纽带,以电子战、信息战、空袭与反空袭、导弹攻防、远程精确打击和空间战等为主要作战样式,以编制体制发生变革的诸军兵种联合进行的高技术战争。
5. 网络中心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样式.对吗
对的。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主要有七大类,分别是:信息战、网络中心战和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太空战、精确战和心理战。
6. 信息化战争的内涵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6)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作战样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的形成条件:
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是促使信息化战争形态到来的原动力。
二、军事斗争的需求是信息战争形成的直接动力。
三、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是战争形态自身发展的必然。
四、战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运动,推动高效益战争样式应运而生,引起战争形态的质变。
7. 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7)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作战样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包括:
1、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8. 信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有哪三种方式
依据这些作战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战、网络战、信息火力战、特种战、心理战等作战方式显形战争舞台,成为重点打击敌作战体系要害目标和关键节点的战法和手段,可有效地对敌信息网络节点、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交通枢纽等实施打击,造成敌信息不灵、指挥中断、雷达迷盲、武器失控、补给困难、机动受限,最终达成使敌作战体系功能失调或完全丧失。由此可见,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方式可有力地促进体系对抗的形成,并将成为体系对抗的主要作战方法和手段。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主要有七大类,分别是:信息战、网络中心战和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太空战、精确战和心理战。
1、信息战,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
2、网络中心战,是一种美国国防部所创的新军事指导原则,以求化资讯优势为战争优势。其做法是用极可靠的网络联络在地面上分隔开但资讯充足的部队,这样就可以发展新的组织及战斗方法。
3、网络战,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
4、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包括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欺骗与反欺骗、电子隐身与反隐身、电子摧毁与反摧毁等。
5、太空战,是指利用天基武器系统,以争夺制天权为目的的作战行动,是以地球的外层空间为战场所进行的攻与防的作战。
6、精确战,随着军队情报侦察、战场监视、识别定位、信息网络系统等能力的提高,武器射程与精度、突防与机动能力、发射速率与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指挥控制效能的极大提高,军队快速、精确打击能力大大增强。
7、心理战,是利用了卫星定位测向、电视转播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信号模拟和失真技术、声像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努力提高心理战综合作战效果。
依据这些作战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战、网络战、信息火力战、特种战、心理战等作战方式显形战争舞台,成为重点打击敌作战体系要害目标和关键节点的战法和手段,可有效地对敌信息网络节点、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交通枢纽等实施打击,造成敌信息不灵、指挥中断、雷达迷盲、武器失控、补给困难、机动受限,最终达成使敌作战体系功能失调或完全丧失。由此可见,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方式可有力地促进体系对抗的形成,并将成为体系对抗的主要作战方法和手段。
9.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有哪些变化
1情报信息战2网电一体战3精确火力战4心理作战5特种作战6太空作战
10. 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哪些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包括:
1、侦察与反侦察
电子侦察是用装载精密电子设备的侦察卫星群、侦察飞机和进攻性武器中的侦察装置来探明敌方电子系统的情况,搜集军事情报。
例如,当对方发射导弹时,侦察卫星中的红外线探测器便能迅速探测到导弹的行踪。这一信息立即被送到地面雷达网,指使雷达网对导弹进行跟踪,同时将有关信息送往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很快便分析出导弹的飞行方向,并指挥己方的导弹予以拦截。
2、干扰与反干扰
电子干扰就是通过电子手段来扰乱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这里所说的电子手段是指有意识地发射或反射某种电磁波,使对方的电子设备产生“错觉”或无法正常工作。有干扰,必有反干扰。反干扰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削弱以至消除敌方干扰给己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3、摧毁与反摧毁
“摧毁”是一种硬杀伤手段。它是在电子侦察的配合下,通过电子摧毁或力摧毁手段,使敌方重要的电子设备或系统永久失效或彻底破坏。
(10)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作战样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信息化战争的形成条件
1、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是促使信息化战争形态到来的原动力。当今武器发展的方向都是朝着信息化和电子化方向的,高端武器如导弹等都很依赖于电子控制系统,如弹道的计算和控制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2、军事斗争的需求是信息战争形成的直接动力。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是软件系统,就像计算机一样,系统瘫痪了,再好的硬件条件也会失去作用。
3、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是战争形态自身发展的必然。
4、战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运动,推动高效益战争样式应运而生,引起战争形态的质变。高效益战争是追求战争效益最大化,信息化系统的效益无疑比单个的战略武器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