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贫困生生活补助上面的学生账户名、银行卡号和开户行分别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谢谢
贫困生生活补助上面的学生账户名就是学生姓名,银行卡号就是补助的钱,打到这个卡上,开户行就是这个银行卡的开户行。
(1)学生补助表中的发放信息指什么扩展阅读:
大学申请贫困生条件
一、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且有身份证(如果没有可以用监护人的身份证);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3、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4、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5、因家庭经济困难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
二、国家助学金申请需要提交的资料:
1、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2、学生证、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声明);
3、经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三、国家助学金金额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500-4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为缓解价格涨给大中专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基本带来压力国务院决定从2015年秋季学起:将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均资助标准从原来生均2000提高到3000,惠及430万名家庭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20%。”
B. 2020年学前教育资助受助学生补助金一卡通发放明细表中的发放人姓名指的是谁
应该是指孩子吧
C. 贫困生补助的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中的民政部门信息一栏怎么写
一般是写县级部门的民政部门信息,然后给他们盖章,但有点县级需要镇级的民政部门盖章的,所以你先去县里的,看他们盖不盖,然后再确定是否去镇级,以免跑来跑去。
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显示,《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得到大力发展,各学段资助政策逐步建立健全,资助学生规模较《纲要》实施前大幅增长。
2010—2014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达4.1亿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项目)。
年均资助8201.26万人次,较2009年增长25.8%,2006—2010年,全国资助学生规模增长明显,2010年之后总体规模基本稳定,2014年超8000万人次。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教育数据:贫困生资助让每个孩子都成才
D. 中学生生活补助什么时候发
按照规定国 家助学金发放时间是每月发放 到学生。但是有的学校 为了方便, 都是一年发两次,一次发一半。 大部分学校对于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间:一般是在6月中旬发的,而且助学金是分两次发的,每次发一半,还有一次是在一月份发,大都是在每学期快要结束发的。
义务教育阶段内,建档立卡学生、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4类家庭经济困难(以下简称“四类”) 的寄宿生和非寄宿生核定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原享受生活补助的非上述“四类”学生不再享受生活补助。
确定“四类”寄宿生生活补助国家基础标准为年生均(年生均指每个学生一年平均)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按照国家基础标准50%的比例核定“四类”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即,年生均小学500元,初中625元。“四类”学生的生活补助费将通过社保卡发放到受助学生监护人手中,严禁以现金等其他形式发放到学生个人手中。
根据宁夏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调整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政策的通知》精神,学生按步骤申请,学校在资助系统里“重点保障人群情况”里查询认定,“四类”学生系统里没有信息的打印名单到县扶贫、民政、残联部门认定。
E. 生活补助申请表中的发放信息怎么填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填写方法:
1、国家资助。在“非寄宿生生活补助”项目下点击“资助名单录入”,再点绿色“+名单录入”,按照学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表,在页面“资助业务”栏,选取“非寄宿生生活补助”,点选“年级,班级,学生”,再按要求正确填写发放时间,发放人,发放金额“250元”,保存。
2、地方政府资助。在地方政府资助栏目下点击“资助名单录入”,再点击页面中绿色“+名单录入”。在“资助业务栏”选填“非寄宿生困难生活补助”,选择“年级,班级,困难学生名”,填报发放时间,发放人,发放金额(250元)。
F. 小学生信息登记表中“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一补,指的是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
“两免一补”对象的界定标准为: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哗憨糕窖蕹忌革媳宫颅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学生;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6)学生补助表中的发放信息指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这项政策从2001年开始实施,其中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70多亿元,共资助中西部贫困家庭学生3400万人。
2006年又从西部地区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享受免学杂费政策的学生达到4880万人。
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1、 免费教科书:每生每期按实际书款减免;
2、 免杂费:小学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
3、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2011年秋季开始标准已调整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