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谁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约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特点是: 用纸记录信息和知识,通过书本传递知识。 有了电视、电话、互联网。 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知识爆炸。 变化加快,技术含量增大,复杂性增加。
电子计算机的的发明人是美国的约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 Atanasoff ,1903-1995)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时期。信息领域的一些分支技术如集成电路、计算机、无线通信等的纵向升级,更主要的是指信息技术的整体平台和产业的代际变迁。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不是信息领域各个分支技术的纵向升级,而是信息技术横向渗透融合到制造、金融等其他行业,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将从产品技术转向服务技术。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
(2)人类如何进入信息时代的扩展阅读:
信息时代是各类资讯无障碍快捷传播,社会运行越来越开放透明的时代,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科学执政要有新举措。
我们党要在信息时代执住政并且执好政,必须更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模式、创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仅要勇于在执政过程中公开、透明,更要善于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执政。
我们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现在已经实行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还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等等,都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大势所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学习时报:把握信息时代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
3. 什么是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是指: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大地降低信息传播的费用,其结果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
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的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的学习速度在不断加快,也就是说从数字处理时代到微机时代,到网络化时代,学习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我们的管理模式也要适应新的特点和新的模式。
(3)人类如何进入信息时代的扩展阅读:
一、信息时代特点:
1、智能化
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知识成了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共享;可以倍增;可以"无限制的"创造。这一过程中,知识取代资本,人力资源比货币资本更为重要。
2、电子化
光电和网络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产,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不再是工厂化的机器作业。有人称之为"柔性生产"。
3、全球化
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信息技术及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全球通信卫星网的建立,国家概念将受到冲击,各网络之间可以不考虑地理上的联系而重新组合在一起。
4、非群体化
在信息时代,信息和信息交换遍及各个地方,人们的活动更加个性化。信息交换除了社会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以至将成为主流。
二、信息时代的特性:
1、综合性
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上指的是多种技术综合的产物。它整合了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等;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整合。人们普遍用synergy(协同)一词来表达信息时代的这种综合性。
2、竞争性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息化是通过市场和竞争推动的。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竞争是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3、渗透性
信息化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它同时深刻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引力。信息化使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日益广泛和加强。
4、开放性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取胜。开放不仅是指社会开放,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开放。开放是创新的心灵开放,开放是创新的源泉。
4. 信息时代是如何开始的
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公元后1969年(1969AD)-未来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后1984年(1976AD)-未来比欧美晚了15年。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时代历程:如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黑暗时代,启蒙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等。用这种思维模式来观照20世纪,你会说,在近100年里,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
5. 人类为什么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人类正在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进入21世纪后,信息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同时将构成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物质基础。工业社会的庞大结构将解体,然后将集中进行调控,分散在各个销售市场进行生产,这就是当前进展最快、影响重大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并在该趋势推动下出现难以估量的跨国企业。这一切,都将依赖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因此,各国朝野、企业家、科学家等有识之士无不在追求拥有一个理想的信息资源库。如今,各国大建信息高速公路,电脑广泛普及,这就给形成全球性的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奠定了可靠和重要的技术物质基础,这个信息库和信息交换中心就是全球互联网。
6. 人类为什么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因特网的蓬 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正在成为世界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 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企业信息化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 并被明确 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 信息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 也是 企业管理的基础。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 强弱的重要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时代历程:如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黑暗时代,启蒙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等。用这种思维模式来观照20世纪,你会说,在近100年里,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 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络这个词语,作为现代人我们都不陌生.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一切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所覆盖,从政治到经济;从教育到社会,没有一个领域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网络有超级强大的功能,比如说聊天,邮件;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提高效率、增加利润 .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 科学发展,卫星探测,学术研讨,军事演习 ……从人们利用媒体获取信息途径的角度讲网络的高达82%,稳居第一位.
网络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展示自我个性,广泛的参与社会,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网络交往扩大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在网络交往的新空间,我们可以突破专业限制,只要想学,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网络是十分有作用的,但当然不仅仅只有上述的这些.
网络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产物,它在提高人们社会活动质量的同时,可能对部分网络使用者造成伤害.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7.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开始时间是1945年吗
答案: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开始时间是1945年
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大地降低信息传播的费用,其结果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些新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
1945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发射升空,开辟了航天时代;
1961年,前苏联进行了人类第一次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登月试验,并取得成功;
1969年,阿波罗号飞船使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1983年,第一个机器人在联邦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投入服务;
1989年,互联网出现,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从此迅猛发展。
8.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就开始为美国空军设计成为SAGE的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该系统于1963年建成,被认为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先驱。
最早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民用系统方面,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联合研究、6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飞机订票系统SABRE-I。
196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信息服务系统,投入运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数据处理网络,其地理范围从美国本土延伸到欧洲、澳洲和亚洲的日本,具备交互式处理和批处理能力,由于地理范围大,可以利用时差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以后,局域网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XEROX、DEC和INTEL三公司推出了以CSMA/CD介质访问技术为基础的以太网产品。其他大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但各家网络产品在技术、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1974年IBM公司宣布了网络标准按分层方法研制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网络体系结构的出现,使得一个公司所生产的各种网络产品都能够很容易的互联成网,而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产品,由于网络体系结构不同,则很难相互连通。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一个使各种计算机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80年代中期,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以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为参考,开发制定了一系列协议标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基本协议集。
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标准确保了各厂家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之间的互联,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有ARPAnet研究产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使得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能够相互交流信息。1986年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本会网络NSFNET是Internet的一个里程碑。
9. 信息革命的五个阶段是怎样进行划分的
1、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
2、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4、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
5、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
(9)人类如何进入信息时代的扩展阅读:
信息作为客观存在,作为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之一,一直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已经经过了四次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这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子计算机革命及其与通信技术的迅速结合,信息传递、储存的质量和速度得以极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信息传递、储存、加工处理以及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
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给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将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即将告别工业社会而步入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