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有哪些方法
信息系统主要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系统规划方法、战略数据规划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等。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由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组成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之一。
结构化方法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开发目标清晰化
工作阶段程式化
开发文档规范化
设计方法结构化
2.原型法
原型法是一种根据用户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并展示给用户,再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应用原型法开发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初步设计、系统调试、系统检测等阶段。
原型法具有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与业务人员交流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用户需求模糊,结构性比较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
3.系统规划方法
系统规划方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是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
4.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要点主要有:
数据环境对于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4种数据环境
建立主题数据库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中心任务
围绕主题数据库搞好应用开发
5.信息工程方法
信息工程方法与规划方法和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一种交叉关系,即信息工程方法是其他2种方法的总结和提升,而其他两种方法则是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6.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看法,它把客观世界从概念上看成是一个由相互配合而协作的对象组成的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的面向对象方法兴起是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
B. 浙江工商大学是什么档次的学校
在双非大学中浙江工商大学是档次较高的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浙江工商大学(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简称“浙商大”(ZJSU),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1999年杭州应用工程学校和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并入,2001年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13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应用经济学[48-49]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统计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大数据统计、环境评价与绿色统计、国土资源统计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法治经济学、食品科学、流通经济与管理、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设计学、城乡规划[48]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MBA)、法律、金融、保险、应用统计、国际商务、翻译、会计、旅游管理、审计、公共管理、应用心理、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艺术、工程管理、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统计学、工商管理
省级一流学科:统计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理论经济学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15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合作交流。
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2008年,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成立。2012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2019年学校发起并成立了食品科学与营养国际大学联盟(IUCoFSN)。2020年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合作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为该领域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21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
C. 什么是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以及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和运行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覆盖了教育部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部分)”等三个基本专业。
二、专业特点
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专业对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并紧紧跟踪当今发展最迅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风格独特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专业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和锻炼。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系列课程,通信系列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自动控制系列课程。
五、学制
学制4年。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D. 信息工程是干什么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及国防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以及制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覆盖了原电子信息类多数专业及光电信息工程及遥感信息工程等专业内容。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电路与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随机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编码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现代控制原理、通信系统原理、信息网络基础、数据采集、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技术,人工之智能与模式识别,计算机通信网等。
(4)什么是信息工程法扩展阅读:
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
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是将信息科学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技术方法的总称。
信息工程专业对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并紧紧跟踪当今发展最迅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风格独特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专业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和锻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具有设计、开发、集成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E. 什么是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的产生
信息工程的诞生,也象其它学科的出现一样,有它自己的特殊原因和驱动。它是数据处理危机的必然结果。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计算机技术发达的国家,差不多都经历了计算机在数据处理(DP)领域应用的发展时期。开始搞成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如工资计算,单据汇总,库存盘点等;后来逐步搞日常数据处理,如生产统计,库存控制等等。但是,当人们试图开发综合的信息服务系统,即所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进一步支持决策的信息系统,即所谓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时,就发现原先的开发方法和工具是远不适应的。尽管70年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以软件工程开始普遍使用,但事实表明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一套方法只是在一些较小的系统上取得了成功,对中大型、复杂信息系统的开发,不仅耗资大,成功小,而且还造成许多后来难以克服的隐患。当管理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用户的需求,一些老系统要修改或重建,就连一些单项应用也要加以不断的维护;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设备的不断跌价,个人计算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管理人员的办公桌上,要发挥这些设备的效益,必须把它们互联起来,既满足每个管理人员的信息需要,又给高层领导提供及时的决策信息。这时,人们才吃惊地发现,分散的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修改原先的软件,重新组织数据,连成一个统一的大系统,所耗费的人力和资金比重新建立还要多;甚至,采取维护和修改的办法是根本行不通的。美国80年代初的统计表明,国防部每年支付的软件维护费为20亿美元,估计到80年代末要高达160亿美元;80年代初美国全国每年软件维护费耗资200亿美元。系统维护问题就象病魔似的缠住了数据处理的发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数据处理危机"。传统的数据处理开发方法所遭到的一些失败,也是这种危机的表现。例如,IBM公司为日本的两家报社搞自动化系统,总编辑在终端上如何工作的问题一直搞不清楚,使IBM公司损失200万美元;而这些无畏的开发者们不懈努力,在几年后使美国的新闻管理工作自动化,设计文档资料竟达2400页。这使人们开始怀疑,从需求分析开始的传统的生命周期开发方法论,是否符合大型复杂信息系统的开发?
以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总结了这一时期数据处理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在有关数据模型理论和数据实体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再加上他发现的企业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数据类和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对数据的处理过程和步骤则是经常变化的,于1981年出版了《信息工程》[1]一书,提出了信息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勾画了一幅建造大型复杂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一整套方法和工具的宏伟图景。第二年出版了《总体数据规划方法论》[2]一书,对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奠基性工作--总体数据规划方法,从理论上到具体作法上详加阐述。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深入研究,詹姆斯·马丁于80年代中期又出版了《信息系统宣言》[8]一书,对信息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加以补充和发展,特别是关于自动化的自动化思想,关于最终用户与信息中心的关系,以及用户在应用开发中应处于恰当位置的思想,都有充分的发挥;同时加强了关于原型法(Prototyping)、第四代语言和应用开发工具的论述;最后,向与信息工程有关的各类人员,从软件公司到计算机制造商,提出了各自的"宣言"(Manifesto),实际上是一系列关于建设高效率高质量的复杂信息系统的经验总结。到此,可以认为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学科已经形成了,用信息工程方法指导,成功地开发了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什么是信息工程
约翰·柯林斯(John Collins)在为世界第一本信息工程专着[1]所写的序言中说:"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学科要比软件工程更为广泛,它包括了为建立基于当代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化企业所必需的所有相关的学科。"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这样三个基本点:一、信息工程的基础是当代的数据库系统;二、信息工程的目标是建立计算机化的企业管理系统;三、信息工程的范围是广泛的,是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综合。这自然要联系到软件工程,马丁认为,软件工程仅仅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的规范说明、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学科,实际上是信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前提是:
1)数据位于现代数据处理的中心。借助于各种数据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建立和维护更新。使用这些数据生成日常事务单据,例如打印发票、收据、运单和工票等。上级部门或专业人员有时要进行信息查询,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或分析,得出一些图表和报告。为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要用这些数据来回"如果怎样,就会怎样"一类问题。审计员检查某些数据,以确信是否有问题。
2)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一个企业所使用的数据类很少变化。稍具体一点说,数据实体的类型是不变的,除了偶尔少量地加入几个新的实体外,变化的只是这些实体的属性值。对于一些数据项集合,我们可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来表达它们的逻辑结构,即稳定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是企业所固有的,问题是如何把它们提取出来,设计出来。这些模型在其后的开发和长远应用中很少变化,而且避免了破坏性的变化。在信息工程中,这些模型成为建立计算机化处理的坚实基础。虽然企业的数据模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应用这些数据的处理过程却是经常变化的。事实上,最好是系统分析员和最终用户可以经常地改变处理过程。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数据结构,才能使行政管理上或业务处理上的变化能被计算机信息系统所适应,这正是面向数据的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而面向过程的方法往往不能适应管理上的变化需要。
3)用户必须真正参加开发工作。企业的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用户,他们都在计算机终端上存取和利用系统的数据,是最终用户(End-User)。正是他们最了解业务过程和管理上的信息需求,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在每一阶段上都应该有用户的参加。在总体规划阶段,有充分理由要求企业高层领导参加:首先,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对如何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规划工作,高层领导当然要亲自掌握;其次,总体规划要涉及企业长远发展政策和目前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过程的改革和重新调整,而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事情。各管理层次上的业务人员对业务过程和信息需求最熟悉,单靠数据处理部门无法搞清用户的需求;要使频繁的业务变化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上得到及时的反映,满足管理上的变化要求,同样是数据处理部门所不能完全胜任的。这样,用户和数据处理部门的关系应加以改变,用户要参与开发,由被动地使用系统变为积极地开发系统;数据处理部门由独立开发变为培训、组织、联合用户开发,这就是信息中心的重要职能。自然,用户参与开发工作,修改、维护应用系统,决不能象过去数据处理部门那样,使用一套老方法、老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OBOL),而应是与用户充分友好的第四代语言和一系列开发工具,提高系统人设计实施到修改维护的自动化程度。
信息工程的组成部分
从上述的基本原理和前提出发,马丁阐述了一整套自顶向下规划(Top-Down Planning)和自底向上设计(Bottom-Up Design)的方法论,指出:建设计算机化的企业需要该组织的每一成员都为这一共同目标进行一致的努力,这就包括采用新方法论的总体策略,并要求每一成员对此应有清楚的理解[2]。几经修改,他在《信息系统宣言》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工程组成的13块构件,这13块构件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统一体--信息工程方法论的宏伟大厦。本书作为对马丁三本着作的编译,将重点介绍三个部分:企业模型,实体关系分析和数据模型的建立(即主题数据库规划),以及数据分布规划。这三个部分是信息工程的基础。
F. 信息工程是什么简介通俗点
说简单点,信息工程一般偏电子一些,通信偏无线一些,电信偏有线交换一些
G. 信息工程是什么
信息工程信息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以及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和运行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覆盖了教育部98年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部分)”等三个基本专业。 二、专业特点 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专业对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并紧紧跟踪当今发展最迅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风格独特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该专业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训练和锻炼。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系列课程,通信系列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自动控制系列课程。 五、学制学制4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H.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开发方式有哪几种
信息系统主要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战略数据规划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等。
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由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组成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之一。
结构化方法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开发目标清晰化
工作阶段程式化
开发文档规范化
设计方法结构化
2.原型法
原型法是一种根据用户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并展示给用户,再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应用原型法开发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初步设计、系统调试、系统检测等阶段。
原型法具有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与业务人员交流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用户需求模糊,结构性比较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
3.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
4.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要点主要有:
数据环境对于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4种数据环境
建立主题数据库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中心任务
围绕主题数据库搞好应用软件开发
5.信息工程方法
信息工程方法与企业规划方法和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一种交叉关系,即信息工程方法是其他2种方法的总结和提升,而其他两种方法则是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6.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看法,它把客观世界从概念上看成是一个由相互配合而协作的对象组成的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的面向对象方法兴起是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
I.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开发方式有哪几种
信息系统主要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战略数据规划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等。
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由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组成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之一。
结构化方法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开发目标清晰化
工作阶段程式化
开发文档规范化
设计方法结构化
2.原型法
原型法是一种根据用户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并展示给用户,再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应用原型法开发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初步设计、系统调试、系统检测等阶段。
原型法具有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与业务人员交流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用户需求模糊,结构性比较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
3.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
4.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要点主要有:
数据环境对于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4种数据环境
建立主题数据库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中心任务
围绕主题数据库搞好应用软件开发
5.信息工程方法
信息工程方法与企业规划方法和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一种交叉关系,即信息工程方法是其他2种方法的总结和提升,而其他两种方法则是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核心。
6.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看法,它把客观世界从概念上看成是一个由相互配合而协作的对象组成的系统。信息系统开发的面向对象方法兴起是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
J. 信息工程与软件工程的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以及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和运行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追求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困难。
2、研究方向不同
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3、从业领域不同
信息工程: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识别、嵌入式软件与应用、自动控制、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云计算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