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信息质量的原则是什么

信息质量的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01 13:39:53

①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因此按照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从而保证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分析。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若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在于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

5、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其他各方做出经济决策,因此具有时效性。

6、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坚持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② 简答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什么

一、客观性原则
二、相关性原则
三、明晰性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六、重要性原则
七、谨慎性原则
八、及时性原则
这八个中前四个是主要的,后四个是次要的。

③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有( )

(1)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对外保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只能是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
(3)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现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坚持一贯性原则,便于从纵向上对同一企业前后各期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4)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坚持可比性原则,便于从横向上对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相互比较和分析。有利于提供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5)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行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④ 会计重分类体现信息质量的什么原则

体现的是信息质量的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
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备注】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并不意味着会计政策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只要按规定条件且规定方法去更改,不仅没有违反可比性,而恰恰遵循了可比性原则。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希望帮助到你。

⑤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会计从业中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⑥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准则,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这些准则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提出,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质量的保证。
1、客观性原则
也称真实性原则,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一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2、相关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这里所说的相关,是指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如果会计信息提供后,不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就不具有相关性,因此,会计工作就不能完成会计所需达到的会计目标。
根据相关性原则,要求在收集、记录、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满足各方面具有共性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信息,不一定都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而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3、明晰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简明、易懂,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掌握企业的情况。
根据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4、可比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质量要求:
一是信息的横向可比。即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不同地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同企业发生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相关会计方法和程序。
二是信息的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改变,便于对不同时期的各项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在此准则要求下,企业不得随意改变目前所使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1]。一旦作出变更,也要在会计报告附注中作出说明。如:存货的实际成本计算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如果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说明。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这里所讲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指经济实质。 有时,经济业务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比如,法律可能写明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买方,但事实上卖方仍享有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不考虑经济实质,仅看其法律形式,就不能真实反映这笔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6、重要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在此原则下,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如果一笔经济业务与通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特殊之处,不单独反映,也不至于隐瞒什么事实,就不需要单独反映和提示。并且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甚至不一定严格采用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反之,如果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
7、谨慎性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即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在存货、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相应的减记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当然,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提取各种准备,否则,就属于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8、及时性原则
这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才能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信息才有价值,所以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就必须遵循会计信息有效性。
根据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有关方面。

⑦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条)
1、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2、相关性原则 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满足宏观信息需要、 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所提供的各种报表不能满足所有方面的需要, 只要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通用的会计报表中的信息进 行加工整理,能够得到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这样的 会计信息就符合相关性原则。
3、明晰性原则 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 使用。
4、可比性原则 同一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 会计期必须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变更。 (纵向比较)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变更。 不同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提供 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横向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表现形式,应当 按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6、重要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区别被交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采用不 同的核算形式。 重要与否取决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不同的会 计主体重要与否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会计主体的不同会 计期重要与否也是不同的;重要与否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数量和性质)。
7、谨慎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多记资产或收益, 不少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8、及时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会计信息收集及时、处理 加工及时、传递及时)

⑧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旧准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原则(6条) 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 明晰性
(二)确认和计量的原则(4条) 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三)起修正作用的原则(3条) 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

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条)
1、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2、相关性原则 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满足宏观信息需要、 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所提供的各种报表不能满足所有方面的需要, 只要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通用的会计报表中的信息进 行加工整理,能够得到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这样的 会计信息就符合相关性原则。
3、明晰性原则 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 使用。
4、可比性原则 同一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 会计期必须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变更。 (纵向比较)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变更。 不同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提供 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横向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表现形式,应当 按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6、重要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区别被交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采用不 同的核算形式。 重要与否取决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不同的会 计主体重要与否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会计主体的不同会 计期重要与否也是不同的;重要与否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数量和性质)。
7、谨慎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多记资产或收益, 不少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8、及时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会计信息收集及时、处理 加工及时、传递及时)

⑨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原则

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2. 重点: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

阅读全文

与信息质量的原则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烤瓷牙有什么程序 浏览:580
锐捷网络出去的程序员技术如何 浏览:549
抖音小店怎么选极致产品 浏览:21
抖音新手卖农产品怎么样 浏览:97
信息技术类哪个适合女生 浏览:505
美团外卖怎么加盟和代理 浏览:93
仪器数据如何在led上显示 浏览:40
代理cpu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729
微信小程序课程不更新怎么回事 浏览:416
绑定手机银行怎么删除交易明细 浏览:290
为什么安装程序已在运行中 浏览:163
大数据二维码是什么 浏览:565
手机拍照有哪些技术 浏览:880
山西清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浏览:171
希捷是做什么产品的 浏览:496
上海做老房子交易的中介有哪些 浏览:673
数据线车载蓝牙郑州哪里有卖的 浏览:214
算法中代理模型是什么 浏览:717
excel数据怎么导入外部 浏览:436
如何入住微信小程序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