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庭开庭怎么介绍自己的代理身份
不用介绍的。如果是公民代理,提交授权委托书,法庭会问你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住址,工作单位。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法律顾问代理,是需要取得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的,并且是需要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开庭的,需要出具代理意见书。
法律分析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民事诉讼法一审程序: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❷ 网上开庭证据如何提交
(一)原告开庭前需要准备的东西除告知书通知的外,基本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1、当事人及代理人基本资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是有效核实当事人身份的物品。
2、开庭传票。
3、主审法官地址及联系方式。
4、如需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或者进行鉴定,应当提起准备好申请资料。
5、开庭笔录纸笔。
(二)被告开庭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1、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提交的相关证据,做一份书面的答辩意见,并收集自己有利的证据,用于支持自己的主张,反驳对方的请求。
2、庭审过程中,法院会要求被告陈述答辩意见,以及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补充说明。
3、被告在原告举证结束后,需要就原告的证据提出质证意见。
4、被告举证。
5、法庭辩论。
6、最后陈述。
在法官通知开庭时间后,如果还有证据材料提交,最好跟办案法官提前沟通,可以先传给办案法官,也可以在开庭时通过云法庭上传,如果证据材料很多,建议是提前跟法官沟通好提前上传。网上开庭是最近两年各地法院退出的方便当事人的举措,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拓展资料:预约开庭时间怎么预约?
1、年满18周岁,凭身份证进行预约。
2、可到现场进行预约登记,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预约。
3、预约成功后,在开庭当天准时到达法院,出示身份证,现在因为疫情也需要出示健康码,登记、安检后方可进入法院。
4、去法庭后表明自己是社会旁听者的身份后就可以就坐了,书记员和审判长都会提醒你不可以录音录像,最好手机关机。
5、审判人员进入法庭以及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宣告判决、裁定、决定时,全体人员应当起立。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❸ 法庭上,委托代理人及开庭事宜
法庭可以调解的。尽量同意调解,判决的话执行困难。
❹ 密云云法庭需要下载什么软件
密云云法庭需要下载密云云法庭APP。
北京云法庭客户端是最新推出的网上云法庭平台。当事人以及代理律师可以通过“北京云法庭”平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进行开庭参与诉讼,极大的方便了当事人和代理律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切实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安全和健康。“北京云法庭”的设立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不受影响,同时配合疫情防护工作,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到了“防疫审判两不误”。
❺ 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一定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吗
根据代理人的身份不同需要提交不同的材料,比如律师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证、所在单位、社区推荐信以及身份证,与当事人亲属关系的证明,如户口本
❻ 法庭代理人需要什么身份
法律分析: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一般为监护人,委托代理人可以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❼ 手机云开庭是什么意思
通过手机“云上法庭”进行远程开庭审理,当事人及代理人只需要座在办公室,并收看手机视频,就可以参加庭审活动,还可以同步观看庭审现场,对方当事人,以及相关证据和庭审笔录,实现了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够跨区域、跨省开庭,减少当事人来回奔波和出行风险。
进入庭审,可以查看庭审视频画面。举证质证,可上传证据,也可对证据进行批注操作。
注意事项
1、电脑端:需准备带摄像头和麦克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建议最好准备耳机。
2、手机端:APP目前只适用于安卓手机,适配市面上主流机型,操作系统版本9.0及以上。
3、网上庭审过程中请保持网络畅通,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着装干净整洁。庭审开始前请提前测试声音、图像等各项功能,保证开庭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4、如果出现掉线、听不到声音、无法签笔录等情况,在确保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退出重新登录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❽ 收到12368信息,说去云上法庭开庭是真的吗
12368短信收到法院立案通知一般是真的。建议去法院查询一下或者委托律师处理,及时了解案情,避免不必要的风险。“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
❾ 法庭上有哪些人
法庭上有下列人员:
1、负责案件审理和裁判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独任审判的,只有一名审判员;
2、法庭开庭过程的文字记录人员:书记员;
3、案件的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
4、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5、其他出庭法庭的人:翻译人员、鉴定人、证人等。
法庭组成人员有审判人员及书记员,适用简易程序的,由一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由三名审判员或一名审判员、两名陪审员和一名书记员审理。
另外还有原告以及被告或者原告,被告的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人。根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4、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由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审判员等人员组成。
第四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