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信息化是多久开始的

信息化是多久开始的

发布时间:2022-09-27 05:47:25

1. "信息化"这个词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学者提出来的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2. 国内企业信息化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

个人感觉应该是在1990年以后吧,1990年前网络带宽极为有限,计算机硬件价格超贵。组网成本太高。
从1990年开始,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实施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我觉得是在1995年开始吧。

3. 信息化历程,1946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以什么为主要特征

你好!

一下来源于网络搜索资料,希望能帮到楼主。
应用认识阶段:指客户从零开始了解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结合企业管理的阶段;对信息化的认知处于朦胧状态,对相关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属于学习阶段。

关键应用阶段:指 客户随着业务的发展,为了满足业务本身的需要,或为配合外界对业务的信息化要求,所采用一些局部的信息化应用。

扩展应用阶段:指 客户在关键应用的基础之上,不断扩展其应用的内容,并逐渐实现基于流程导向的管理模式,形成诸如ERP、CRM、SCM等集成化信息系统

整合应用阶段:指 客户在不断扩展的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之上,需要配合多种专业服务,以提升其信息化和业务本身的融合,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和业务运行效率。

4. 信息化的概念

一般性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定义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此定义综合了以下学者的定义
⑴1963年,日本学者Ta Umesao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⑵林毅夫等指出:“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
⑶赵苹等给信息化所下的定义则是:“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
信息管理学定义
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通常我们称之为“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⑴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⑵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⑶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⑷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5.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开始时间是1945年吗

6. 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开始于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的时间”这一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识记能力。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上半期,其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其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标志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出现。从中可知信息技术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时间上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就应该是20世纪末。

7. 简写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

一己之见,请参考。
我国信息化始于1998年左右,当时概念是会计电算化,没有什么系统的概念,或者说有简单的系统应用叫MIS系统;到2000年左右才有了一个CIMS系统名称,当时全国还明确了七个重点示范工程;接下来的发展以宝钢、武钢为龙头,以台湾中钢、韩国浦项、日本新日铁为代表的自主开发ERP应用系统;到2004年左右以首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采用德国的ERP管理软件SAP为平台,聘请系统实施公司为顾问,开始了近几年的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拉开了SAP序幕;现在主流ERP软件厂商有SAP、Oracle、毕博、HP、用友、金蝶等公司。但据说实施效果都不理想,成功率只有5%。

8. 我国进入信息社会是从哪一年代开始的

2000年以后就算进入了

9.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时间和标志各是什么

从计算机普及走到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的萌芽是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的DARPA网络开始的,它以一种开放、分享的方式,逐渐完善成熟,在足以面向商业化之后,互联网正式对普通用户开放。在互联网商业化的早期,雅虎的成长非常快速,之所以能够从众多传统软硬件服务商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因为雅虎很早就摸索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即开放、免费,吸引流量,不断壮大。互联网的连接与电报、电话的连接是不一样的,电报、电话的连接依靠几个核心的技术公司,连接的扩散有一定的周期性,从一个区域到覆盖全国,再从全国覆盖到全球的传播可能要一个世纪,而互联网的连接从一开始就是多方参与、积极共享,覆盖全球的周期不到半个世纪,加入互联网用户数量成几何级增长。在开放、免费、吸引流量的基础上,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平台与通信。信息的加速传递是互联网第一大本质,早期的门户网站、到现在的搜索引擎都是以信息的汇聚为中心的。平台是互联网的第二大本质,无论是电商还是自媒体,互联网自身只提供平台,在平台内部不断激发供求两端的交互与联系。通信也是互联网核心本质之一,它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替代:社交,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阅读全文

与信息化是多久开始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数据基因排序实际应用于哪些 浏览:960
技术工作经历怎么填 浏览:628
中铝环保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
怎么让导出的数据不出现e 浏览:68
什么版本能收到你的信息 浏览:866
什么是碳转移碳交易 浏览:310
今日衡水市场西红柿价钱多少 浏览:532
帮人加工产品怎么入账 浏览:63
产品责任险怎么投保 浏览:577
代理记账怎么样 浏览:87
用什么地方可以查到房产信息 浏览:377
网上的兼职代理是怎么做的 浏览:319
奢侈品是怎么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浏览:173
首套房交易多少税 浏览:797
商丘哪里有小家电批发市场 浏览:873
数据库如何计算负数 浏览:61
开车技术不行怎么考科三 浏览:950
拍产品图片摄影棚怎么调节 浏览:115
美团风控怎么检测异常数据 浏览:123
在期货交易平台上取钱要多久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