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不完全信息什么是完全信息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值不值得买。但是,购买信息商品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这就出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则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则买者又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也不去购买它。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做成“生意”,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即购买它。显然,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完全信息是信息对于双方来说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双方在所决定的决策是同时的或者不同时但在对方做决策前不为对方所知的。
Ⅱ 不完全信息存在的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比如考虑出售一种不动产时,卖者和买者之间的谈判假定买者只知道他愿意的价钱。而卖者也仅知道有关他自己保留的价格信息。
考虑这种最简单的谈判对策,买者和卖者同时喊出价格,并且当其简单出价超过要价时,交易才发生——交易在两个价格的交易平均点上达成。为了最优地确定他的要价,卖者不得不估计买者的出价,由于出价依赖于买者愿意支付的价钱,因此卖者必须形成一些关于愿意支付的价钱是多少的信念。让我们称这些信念为一阶期望。同样地,还有二阶期望。
市场(产品,劳动力,资本借贷)中的买卖商品特征的不完全信息。
保险市场上有关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不完全信息。
生活中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的解释了。
Ⅲ 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完全信息,简单说明,不完全信息形成的主要原因。
(1)市场(产品、劳动力或资本借贷等)中买卖商品特性的不完全信息(2)保险市场上有关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不完全信息(3)市场参与买卖的双方在长期或短期的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经济活动,如雇主与雇员在不完全的长期或短期信息环境下的经济行为(4)信息自由流动时买卖双方利用信息所做出的决策活动,如传递信息涉及数量(教育量、保险量等)时,或者涉及价格时决策者的行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1. 完全竞争 2. 没有外部性 3. 没有交易成本 4. 完全信息 5. 不存在规模经济
Ⅳ 不完全信息与不完美信息有什么联系
“完全信息”英文为:Complete Information,即博弈各方对博弈结束时每个博弈方的得益是完全清楚的 “完美信息”英文为:Perfect Information,动态博弈中后行动一方在自己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先于自己行为的其他博弈方的行为即完全了解自己行动之前博弈进程 不完全或不完美信息,则是以上两个完全或完美的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每一参与者都拥有所有其他参与者的特征、策略集及得益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息的博弈。 关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最早结果出现在1950年代,但确切出自何人之手却无从得知,这就是所谓的“佚名定理”(the Folk Theorem)。该定理认为,重复博弈的策略均衡结局与一次性博弈中的可行的个体理性结局恰好相一致,这个结局可被视为把多阶段非合作行为与一次性博弈的合作行为联系在一起。或者可以说,只要行为人有足够的耐心,任何满足个体理性的可行支付都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子博弈精炼均衡达到。然而,虽然所有可行的个体理性结局确实代表了合作博弈的解观点,但是它不能够提供相关信息,并且是相当模糊的。奥曼认为该理论本身没有多少新东西,他指出,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论与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的演化是相关的。 编辑本段完全信息博弈动态、静态分析一、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中信息是完全的,即双方都掌握参与者对他参与人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组合下的支付函数有完全的了解,但行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后动者可以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了解前者行动的所有信息,而且一般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1.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允许不可置信的威胁的存在。 2.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必须是一个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二).重复博弈 1.重复博弈是指同一种结构的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它属于动态博弈的范畴。 2.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厂商就可以相互合作,摆脱困境。 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有限的,厂商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
3.“以牙还牙”策略 在定价博弈中,“以牙还牙”策略是指:一家厂商定高价,只要对方继续合作也定高价,那么这家厂商就会一直保持高价;一旦对方定低价,那么该厂商也会定低价,如果对方以后决定合作并再提高价格,该厂商也会提高价格。 (三).序列博弈 序列博弈,是指参与者选择策略有时间先后的博弈形式。它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动态博弈,而重复博弈则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动态博弈形式。 1.序列博弈的一般性特征 一方在决策时,会考虑到另一方的反应行为,并在这种考虑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当前决策。 通过对下图博弈的分析,可以得知厂商1的最佳策略是选择生产少糖型可乐,厂商2则生产多糖型可乐。
2.首先行动优势 1).在序列博弈中,首先作出策略选择和采取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占据有利地位,获得较多利益。 2).首先行动优势的原因在于它造成了一种既成事实,为使利润最大化,另一方必须根据首先行动一方的策略来选择自己的策略.而且该模型表明信息较多的博弈方不一定能获得较多的得益。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各博弈方同时决策,且所有博弈方对博弈中的各种情况下的策略及其得益都完全了解的。 1.上策:是指对某博弈方来说,不管其他博弈方采取什么策略,他所采取的能给他带来最大得益的策略。 下图博弈中,厂商A和B的上策都是做广告。上策均衡也是两家厂商都选择做广告的策略。
2.纳什均衡指的是在给定竞争对手的选择行为后,博弈方选择了它所能选择的最好的策略(或采取了它所能采取的最好的行动)。
Ⅳ 不完美信息博弈的完美与完全信息的区别
完美信息博弈是依据一个参与者了解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而定义的,完全信息则是双方都掌握参与者对他参与人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组合下的支付函数有完全的了解。完美信息描述一个关于其它局中人行动(actions)的完全知识的状态,它在新信息出现时立即更新。 而完全信息用于描述这样的一个博弈,在此博弈中关于其它局中人的知识对所有参与人均是可达的。每个局中人都知道其它局中人的支付函数(payoffs)和可行策略(strategies)。
Ⅵ 零和博弈是完全信息博弈还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
Ⅶ 什么是完全信息博弈和完美信息博弈,有什么例子可以理解这两个的区别
这个题目故意思。实际利用中,很多人,包括经济学大家上课大概做seminar的时间都通常混用,但是真要纠结定义,完全信息和美满信息确实有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差别的人给的定义好像都不全然一样,我就把我所承认的一个版本分享一下。
不完全但是美满信息博弈...听说文明系列游戏有个机密成绩模式,便是每个玩家都有一个胜利达成目标,但是每个人私家不知道其他人的胜利目标,但是全部玩家可以观察到其他人的一举一动(倘若游戏是序贯的,也便是一个人私家举措之后,别的一个人私家再举措)。这便黑白完全但是美满信息博弈。也便是能观察到全部博弈中的细节,但是大概不知道,大概说没故意识到博弈的大框架。
对不完全信息博弈举行模型化非常困难,由于你怎样去模型化一个没有被意识到的东西呢?包括哈特搞的产权剩余索取权那一套,着实都是把非完全信息转化成一个完全而非美满的信息博弈来做。本领便是假定存在一个“共同信心”,也便是说固然我不知道详细的游戏目标大概框架,但是你和我全部的博弈者可以对这些未知有一个共同的‘信心’,这个信心形貌了每个游戏目标出现的概率等等一系列的关于整个博弈框架和个别的目标。于是就可以正常应用贝叶斯那一套东西来解题目了。
Ⅷ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完全的区别与联系
信息不对称好似是多方对同一类信息的了解途径有巨大差异,比如生产者和消费者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完全好似是对一方而言的
Ⅸ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信息不完全是指市场参与者没有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
2、造成的原因不同
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它们,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完全。
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3、主体不同
信息不完全可以指任何一个人不能掌握完全信息,体现的是人与特定市场环境的关系,不涉及人与人之间信息分配的关系。
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所掌握信息的差异,即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比较所产生的不对称,存在人与人之间信息分配的关系。
(9)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哪个风险大扩展阅读:
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问题
1、代理人问题
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事。如经理作为全体股东的代理,但是可能不会始终维护股东的利益,在决策时尽可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整,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
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的行为。这也是股权激励的原则。
2、道德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状态在交易完成之后会使交易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是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经常用道德风险概括人们“偷懒”,“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
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通常表现为下列三种情况:
一是违反借款协议,私自改变资金用途;
二是借款人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
三是借款人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
3、逆向选择
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在1970年代发表着名着作《柠檬市场》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Ⅹ 什么叫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是一个有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需的理论前提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经济理论中"经济人(理性人)假设"所必需的条件。如果一个博弈是处于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那么这些个人博弈者们可能不能预测出他们的行动对于其他博弈者会有怎样的效果。(即使假定其他博弈者都是理性的)所谓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在现实经济中,没有人能够拥有各个方面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某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声称:我们并不需要完全信息,因为价格体系已经集中我们所需的全部信息,在市场机制运行良好的条件下,经济主体只要能够获得有关他们自己偏好和价格方面的信息就已足够。但是,市场机制事实上并不集中所有经济主体所需的市场信息,价格体系也不能长期保证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信息结构将导致经济体系发挥不同的经济功能。假如所有经济主体都拥有更多的有关经济变量的知识,那么,在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型中,人们使用价格信号和市场信息方式方法的不同,将可能出现极为不同的经济结果。由此可见,价格的信息内容并不像某些经济学家所言的那样富有价值,一个功能良好的经济体系需要比价格体系所能够包含的市场信息更多的信息。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是完全市场,完全市场是指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产品价格和质量)具有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