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冬奥会比赛用到什么大数据
北京冬奥首次实现5G信号全覆盖,是5G大规模商用的首届冬奥会,5G技术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科技领域的研发成果实现有效融合。
奥运87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以及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做了5G和4G的全覆盖,成为奥运史上网络带宽最大、速率最高的一届奥运会。
冬奥会一般指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贰’ 本届奥运会给观众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你觉得大数据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助力奥运会
具体看以下内容。
1. 实时数据传输,随时调整训练强度
使用者锻炼时,选择指定模式之后,可以实时显示当前动作的引导以及实时展示心率、卡路里消耗等运动数据,还会按照前一个动作的完成度,随时调整训练的强度。
2 .各类智慧化仪器,各项指标监测更精准;
新型体型追踪仪、体能监测仪、体质测评仪等高科技产品能更加快速、高效地分析出人体各项指标情况,帮助有效分析各项数据,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模式。
3 .AI交互系统,沉浸式运动体验;
基于AI交互系统,炫酷的运动模式、快速的运动数据输出、自动化的上课程序等,运动者将感受到与传统运动模式完全不同的体验,在游戏与互动中完成自己的运动指标及需求。
4.大数据分析,个性化运动方案;
运动时所产生的个人数据将通过云端归档,并推送到个人手机上,为人们提供全面的体能分析,并以此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私人专属运动方案。
在大数据时代,有智慧运动相伴,每个人的运动目标愈发清晰,运动过程变得更加趣味生动,运动效果也将更加科学、高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会在体育运动领域产生更多的应用,在助力运动健儿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将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全民的运动方式。
‘叁’ 冬奥会中运用了哪些数字科技,为什么花滑运动员的比赛那么清晰
从电视上看到的好像不止无人厨房、无人驾驶高铁、防疫机器人、记忆床…这些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冬奥会的科技氛围。还有机器人大军:雾化消毒机器人、机器人服务生、防疫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可爱的机器人会识别不戴口罩的人,你若不戴口罩,马上赶到面前进行提醒。
猎豹系统架设于国家速滑馆,这套央视历时五年研发,由螺仪轨道车和360米长的U型轨道组成的庞大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猎豹的摄像系统采用4K超高清分辨率,是1080p高清分辨率的4倍,能给观众带来最逼真的视觉体验。在速度方面,这套摄像机系统设计技术标准能达到每秒25米,约等于时速90公里。速度滑冰选手的平均时速是50公里,因此“猎豹”能够轻松地跟上各位参赛选手,并根据转播需求实现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灵活捕捉比赛画面,为我们提供最精彩的瞬间。我相信这些技术很快也会应用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因为每届奥运会都是风向标,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