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质信息管理和地学信息系统
地质信息管理和地学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地学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的应用、地学模拟、计算机辅助矿产勘查评价、矿产资源评价、钻孔编录、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在地学中的应用、地学文献和图书馆问题等。
1)数据的集成与综合
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释是目前地学研究发展的重点。人们经过近30年的努力,现已建立了各种地学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但由于这些数据库是由不同用户、为不同目的、在不同时间建立的,因此在数据的内容、质量、所采用的标准和数据格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何利用这些现有的数据资源,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已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多媒体与网络
多媒体系统是把正文、图形、图像、视频和语言等五种传播信息的媒体综合运用在一个系统中。由系统对这些媒体的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是当前计算机工业的热点之一。在地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这个领域中虽然定量研究的程度不断提高,但定性分析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用以推断未知。因此,在地学领域内,多媒体技术在信息表达、成果展示和辅助教学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90年代开始不少发达国家已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地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INTERNET已成为国际重大地学研究项目如1989年开始的全球变化研究等和许多国家地质调查机构发布信息的主要途径。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93年6月在INTERNET上开通了它的WWW服务器。90年代初,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也开始通过INTERNET提供地学信息的存取服务。日本地质调查局正在将他们开发的有关地学数据库与INTERNET相连,也采用了WWW服务器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3)地质统计学
地质统计学方法以空间数字信息为处理对象。它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60~70年代,而完善于80~90年代。传统的统计学不考虑观测点的空间关系,而地质学研究的恰恰是各种观测点的空间关系。为此,地质统计学发展了变差函数、体积-方差关系和克里格法等自己的基本工具。80~90年代,地质统计学迅速从单变量领域进入多变量领域。
现代地质统计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D.G.Krige创立的克里格法,De Wijs提出的体积-方差关系,G.Matheron建立的地质统计学理论,D.Myers在多元统计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A.G.Journel对非线性地质统计学的实用性研究等。80年代,地质统计学方法被广泛计算机化。我国推出的KPX矿产普查评价系统包含有完善的地质统计学软件(李裕伟,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