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据库存储空间中碎片产生的原因 及如何回收碎片
以MySQL为例,碎片的存在十分影响性能
MySQL 的碎片是 MySQL 运维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碎片的存在十分影响数据库的性能,本文将对 MySQL 碎片进行一次讲解。
判断方法:
MySQL 的碎片是否产生,通过查看
show table status from table_nameG;
这个命令中 Data_free 字段,如果该字段不为 0,则产生了数据碎片。
产生的原因:
1. 经常进行 delete 操作
经常进行 delete 操作,产生空白空间,如果进行新的插入操作,MySQL将尝试利用这些留空的区域,但仍然无法将其彻底占用,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碎片;
演示:
创建一张表,往里面插入数据,进行一个带有 where 条件或者 limit 的 delete 操作,删除前后对比一下 Data_free 的变化。
删除前:
Data_free 不为 0,说明有碎片;
2. update 更新
update 更新可变长度的字段(例如 varchar 类型),将长的字符串更新成短的。之前存储的内容长,后来存储是短的,即使后来插入新数据,那么有一些空白区域还是没能有效利用的。
演示:
创建一张表,往里面插入一条数据,进行一个 update 操作,前后对比一下 Data_free 的变化。
CREATE TABLE `t1` ( `k` varchar(3000) DEFAULT NULL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更新语句:update t1 set k='aaa';
更新前长度:223 Data_free:0
更新后长度:3 Data_free:204
Data_free 不为 0,说明有碎片;
产生影响:
1. 由于碎片空间是不连续的,导致这些空间不能充分被利用;
2. 由于碎片的存在,导致数据库的磁盘 I/O 操作变成离散随机读写,加重了磁盘 I/O 的负担。
清理办法:
MyISAM:optimize table 表名;(OPTIMIZE 可以整理数据文件,并重排索引)
Innodb:
1. ALTER TABLE tablename ENGINE=InnoDB;(重建表存储引擎,重新组织数据)
2. 进行一次数据的导入导出
碎片清理的性能对比:
引用我之前一个生产库的数据,对比一下清理前后的差异。
SQL执行速度:
修改前:1 row in set (7.37 sec)
修改后:1 row in set (1.28 sec)
结论: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碎片清理前后,节省了很多空间,SQL执行效率更快。所以,在日常运维工作中,应对碎片进行定期清理,保证数据库有稳定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