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变量 数据类型是什么
你问的是c语言,或者是其他语言里面的概念吧。
首先说变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可以变化的量,放到c语言里面,就是可以被赋值改变的量。
比如说定义一个变量
int a;
我可以给它赋值 a=10;现在a的值就是10 。
然后我在给它赋值a=20;那么现在它的值就从10变成20了。
a就叫做变量。
和变量对应的就是常量,我上面写的10 20就是常量,一个确定的值。不能被赋值也不能被改变。
而数据类型这个概念则是因为计算机存储的缘故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
其实说起来也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在现实中会用整数和小数,分数来区分我们遇到的数字。
在计算机里面没有分数,所以它用整型 浮点型来区分整数和小数。
当然因为计算机存储的问题,同时也算是节约计算机的内存资源,人们又将整数分为普通的整型,和长整型。长整型和普通整型的区别就是存储的位数更多了(现在好像不区分长整型和整型了)。而同样的浮点型也分为单精度和双精度,这是数字方面。
数据还有字符型,字符串型等等,字符型就是之存储一个字符,而字符串则是一串字符。
⑵ 《统计法基础》知识点:数据类型
导语: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特征的反映,而由于客观现象的复杂性,在反映这些现象特征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集,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数据,是统计考试的重要内容,一起来复习下吧:
一、变量与数据
变数或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即数据。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二、数据类型
(一)定性变量(数据)与定量变量(数据)
1、定性变量:反映“职业”、“教育程度”等现象的属性特点的变量,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分类变量:没有量的特征,只有分类特征。这种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又称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就是分类数据。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如“性别”就是一个分类变量。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教育类别”,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相应的观察结果就是顺序数据。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
2、数值(定量)变量:反映“天气温度”、“月收入”等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这些变量就是定量变量也称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观察结果成为定量数据。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分类数据只能用来区分事物,而不能用来表明实物之间的大小、优劣关系。
顺序变量比分类变量向前进一步,它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显然,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要强一些,对事物的划分也更精细一些。但顺序数据的数据之间虽然可以比较大小,却无法计算相互之间的大小、高低或优劣的距离。只是反映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而不能用来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因此,从本质上,顺序数据仍然是定性数据中的一种。
数值型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在统计学研究中,对数值型数据的研究是定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从上述三种数据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这三类数据对事物的描述是由定性到定量、由低级到高级,从粗略到精细。在统计研究中,需要明确各种数据所适用的统计方法,正确的选择和应用,这是正确进行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
(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按获取数据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局部),实验数据一般都是样本数据。
1、 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认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观测是取得数据最主要的方法。
2、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在实验中,实验环境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数据的产生一定是某一约束条件下的结果。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的方法应用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