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逐差法
逐差法是为提高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了实验中仪器误差分量,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物理里面一般是给出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选取,每五个点为一个记数点,这样的话每个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Δt=0.1s,一般取七个左右,第一点记为O点,测量出相邻两点之间距离分别为S1、S2、……S6
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它也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1)10个数据如何用逐差法扩展阅读
逐差法(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
两个正整数,以其中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并以差值取代原较大数,重复步骤直至所剩两数值相等,即为所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
259,111 ==>259-111=148
148,111 ==>148-111=37
111,37 ==>111- 37=74
74 ,37 ==> 74- 37=37
37 ,37 ==> 259与111的最大公约数为37
‘贰’ 怎样用逐差法求平均值
逐差法求平均值:按照线性关系即一次方关系增加或减少的量,等间隔地测量了若干个数据。
假设有6个数字,x1、x2、x3、x4、x5、x6,将这些数据分成前、后两组,每组中对应的数据相减,再求平均数:(x4+x5+x6)-(x1+x2+x3)/3。其结果为5个间隔的平均增加量。好处是利用了全部数据,减小了误差,提供了可信度。
如果用x2-x1、x3-x2、x4-x3、x5-x4、x6-x5得到a1、a2、a3、a4、a5,再求平均值。其实带入纸带上的数据,会发现在求a1、a2、a3、a4、a5的平均值时,就是x2-x1、x3-x2、x4-x3、x5-x4、x6-x5要相加,最终得到x6-x1,其余几组数据都没有用到,那么实验误差必然比把数据都用了要大。
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它也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叁’ 如何利用逐差法来处理数据
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是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到的
例如这个题目:
如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S1=2.73cm,S2=3.12cm,S3=3.51cm,S4=3.90cm,S5=4.29cm,S6=4.68cm。
(1)打点计时器在打B、F点时,自由落体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B=(S1+s2)/2Tm/s,vF=((S5+S6)/2Tm/s。
(2)自由落体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S4+S5+S6)-(S1+S2+S3)]/(3T)^2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间间隔T=0.02s
vB=(s1+s2)/2T=(0.0273+0.0312)m/0.04s=1.46m/s
vF=(s5+s6)/2T=(0.0429+0.0468)m/0.04s=2.24m/s
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s4-s1=3a1T²
s5-s2=3a2T²
s6-s4=3a3T²
a=(a1+a2+a3)/3=(s4+s5+s6-s1-s2-s3)/9T²=0.0351/0.0036=9.75m/s²
‘肆’ 逐差法9个数怎么使用
逐差法9个数使用:处理纸带时常用逐差法,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为T,根据ΔS=aT^2。
若给出的段数为3段、5段或7段时,就不便计算加速度的平均值,可把以上方法略作变形,加以总结推广如下:即若给出6段,则用后三段之和减去前三段之和,再除以三段的时间的平方,即为所求的加速度的值。
逐差法应用实例
在高中物理“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实验中分析纸带。
运用公式△X=at^2。
X3-X1=X4-X2=Xm-Xm-2。
当时间间隔T相等时,假设测得 X1,X2,X3,X4 四段距离,那么加速度。
a=【(X4-X2)+(X3-X1)】/2×2T2。
‘伍’ 怎样的数据才能用逐差法处理
那就是数学上问题:有规律的一些数据如,1、3、5、7、9......2、4、6、8、10....
‘陆’ excel逐差法处理数据
如A列到A20,先选择B2到B20的单元格,按F2然后输入:=A2-A1,然后按Ctrl+Enter
‘柒’ 一般数据怎样用逐差法
所谓逐差法,就是把测量数据中的因变量按顺序分为两组进行对应项相减,然后将所得差值作为因变量的多次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因为逐差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
楼主要多动手啊。实验的话看视频学习也不错。像能力天空他们就有很多实验视频,可以看一下。
所谓逐差法,就是把测量数据中的因变量按顺序分为两组进行对应项相减,然后将所得差值作为因变量的多次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因为逐差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
‘捌’ 12个数据逐差法公式
没有12个,数据逐差法公式只有一个,是△X=at^2。
在高中物理“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实验中分析纸带。
运用公式△X=at^2。
X3-X1=X4-X2=Xm-Xm-2。
当时间间隔T相等时,假设测得X1,X2,X3,X4四段距离,那么加速度a=【(X4-X2)+(X3-X1)】/2×2T2。
相关定义:
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它也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玖’ 逐差法12个数怎么使用
逐差法12个数使用:处理纸带时常用逐差法,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为T。
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a1+a2+a3)/3:若给出的段数为3段、5段或7段时,就不便计算加速度的平均值,可把以上方法略作变形,加以总结推广如下:即若给出6段,则用后三段之和减去前三段之和,再除以三段的时间的平方,即为所求的加速度的值。
逐差法
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它也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