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体检:抽血化验化报告单上的数据是什么意思
你可能肝有问题建议去做两对半nbsp;即肝功能化验可能是nbsp;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血色素沉着症,肝癌,胆结石,胆管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nbsp;需要说明,各个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的条件等有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一、血常规化验(正常标准)1.血细胞nbsp;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2.红细胞nbsp;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nbsp;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3.血红蛋白nbsp;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nbsp;4.血沉: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nbsp;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nbsp;女性0~10毫米。nbsp;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万。nbsp;6.出血时间:1~5分钟。nbsp;7.凝血时间: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nbsp;钟。nbsp;8.蛋白质: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nbsp;蛋白/球蛋白3.8~4.8克%。nbsp;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nbsp;10.总胆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nbsp;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nbsp;12.谷丙转氨酶: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nbsp;13.肝功能: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nbsp;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二、血常规检查(常见表现及原因)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nbsp;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nbsp;正常情况:nbsp;(00.05-00.3)*109/lnbsp;增高:nbsp;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何杰金氏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阿狄森病病,西蒙病,席汉病.nbsp;降低:nbsp;使用糖皮质激素,柯兴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2.网织红细胞计数nbsp;网织红细胞计数nbsp;正常情况:nbsp;(00.5-1.5)%nbsp;增高:nbsp;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nbsp;降低:nbsp;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nbsp;3.红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男性:nbsp;(4-5)nbsp;*1012/l;nbsp;女性:nbsp;(3.5-4.5)nbsp;*1012/lnbsp;增高:nbsp;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nbsp;降低:nbsp;贫血,出血。4.血红蛋白nbsp;正常情况:nbsp;男性:nbsp;(120-150)nbsp;g/l;nbsp;女性:nbsp;(105-135)nbsp;g/lnbsp;增高:nbsp;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nbsp;降低:nbsp;贫血,出血。nbsp;5.白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4-10)*109/lnbsp;升高:nbsp;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nbsp;降低:nbsp;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nbsp;中性粒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50-70)%nbsp;增高:nbsp;细菌感染,炎症;nbsp;降低:nbsp;病毒性感染nbsp;6.嗜酸性粒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00.5-3)%nbsp;增高:nbsp;过敏性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寄生虫感染;nbsp;降低:nbsp;伤寒,nbsp;副伤寒.糖皮质激素长期或大量用药后。7.嗜碱粒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0-00.75)%nbsp;增高:nbsp;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nbsp;8.淋巴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20-30)%nbsp;增高:nbsp;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bsp;降低:nbsp;免疫缺陷。nbsp;9.单核细胞nbsp;正常情况:nbsp;(3-8)%nbsp;增高:nbsp;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0.血小板nbsp;正常情况:nbsp;(100-300)%nbsp;升高:nbsp;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nbsp;降低:nbsp;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
❷ 怎么看懂验血单上的数据
每次体检后拿到报告单时,大家都会一头雾水吧,比如一些指标上升或下降,怎么看报告单以及最后医生给出总检报告中的暗陪袭语是什么意思都不知所以然,下面,我来教大家怎么看~
首先,我们要知道体检主高乱缓要包括的项目,它包括:常规检查和影像、检验类检查
第一项、常规检查
主要借助医生触诊或听诊器等简单仪器进行检查的项目,包括: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
物理检查:内科、外科、眼科检查、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内诊
**这类项目一般在医生进行检查时,就能马上知道身体是否有异常。(所以体检时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近期身体是否有异常情况,以便于医生做判断)
第二项、影像、检验类检查
主要借助大型专业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项目,包括:
医学影像类检查项目:心电图、B超等。
检验类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3项等。
那么,影像、检验类检查该怎么看呢,随我往下继续~
影像类项目:直接看检查结果即可
这类项目包括:心电图、B 超(肝、胆、脾、肾、生殖系统B超等)、彩超(腹部、泌尿生殖系统、甲状腺、妇科、乳腺彩超等)、胸片。
除了直接看检查结论(也叫检查小结),还要格外重视结论中出现“建议定期复查”、“建议进一步检查”等字样的项目。
此外,在这类体检中查出的增生、结节、囊肿等,都不用治吗?那可不一定!要分清以下四种情况:
增生:大多数不会癌变,但要每年复查。
结节:如果突然出现变化了,要警惕。
囊肿:九成不会恶变,但是长的太大的话就需要治疗了。
息肉:要看长在哪个部位和大小来决定。
再随我了解一下体检报告上的常见标识和医生暗示性话语怎么解读:
首先,了解报告单上的常见标识:
1、上图中“小的红色上指箭头”代表该指标高于正常范围, “小的绿色下指箭头”代表该指标低于正常范围。
红框部分指参考区间。通常又称“参戚模考范围”、“正常范围”、“正常值”,是指从参考下限到参考上限的区间。
2、上图中的化验单上的 +、- 分别代表阳性、阴性。
最后就是化验单上的+ 号了,它代表数量上的变化。比如 +、++ 和 +++ 说明阳性的程度逐渐增强。
然后就是医生“暗示性话语”部分。这是,医生在最后的总检报告中给出的建议,会出现以下这些“暗示性话语”,大家要学会分辨:
“观察即可”:体检结果虽不在正常范围,但经医生综合评估会认为无大碍。
“定期复查”:此次查出的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随诊。
“随诊”:假如有症状出现,或随后出现相应症状,你就需要去对应科室进一步诊治。
“就诊”:是建议你去专科进一步检查,身体可能有一定问题。
“及时就诊”:是最严重的,这很可能明确提示你已经患上某种疾病,需要马上进行治疗。
好了,体检报告的全部解析就说完了。此外,大家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体检结果无异常不代表身体完全健康
因为大多数“体检指标参考值”是根据疾病标准而设定的。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合格”,不代表绝对健康。处于“临界值”的指标,还需要特别留意。
二是对异常指标无需过度紧张但要持续关注
体检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体检前的饮食、作息、情绪状态等,因此体检出现异常指标未必代表已经患上某种疾病,但建议在短期内进一步检查确定。
❸ 血液化验单的各指标代表什么
血液化验单分好多好多种呢,不知道你想问的是哪种?
我们平常做的最多的一般是血常规,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这个要根据您的病情,结合血常规检查判断。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芦岁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饥桥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烂哗猛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❹ 怎样看化验单
问题一: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这是一个初蚂粗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同时CRP还是疾病?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第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这个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雀物罩,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是0.92,正常值是0.05`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过敏很严重,说明这个孩子这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第七,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和细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过10,如果孩子的单核细胞百分率超过18,他一定会高烧3天以上才能好转,不管用什么药。
问题二:怎样看化验单上的(+),( 化验单上有加号,意思是体内有这种病原菌感染,应该做一下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抗炎治疗。
问题三:抽血化验单怎么看 通常在健康体检时也包括血常规化验检查,可见其重要性。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血常规检查简便、快速、易行,能够帮助医生迅速了解病人的血液基本变化,为进一步判断疾病提顷闹供有用线索。但对于平常人来说,化验单上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就像天书一般,很难读懂。下面简明扼要地介绍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主要项目和意义,当您再面对它时,可以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但主要有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3项。看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二、 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正常成人WBC总数为(4.0~10)×109/L;分类百分比:中性粒细胞(Gran)占50%~70%,淋巴细胞(Lym)占20%~40%,单核细胞(Mono)占3%~8%,嗜酸性粒细胞0.5%~05%,嗜碱性粒细胞0~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②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以及严重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④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化妆品、不合格装修材料等。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丹毒、急性阑尾炎、白喉等。②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③某些肿瘤可致白细胞升高。④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应提醒注意,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是动态变化的,有些生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波动,如餐后、剧烈运动等,另外也可能出现仪器测量误差。因此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时不必过于惊慌,至少要复查一次,尽早到血液科就诊。
......>>
问题四:怎样看化验单(上).ppt wenku./...&org=0
问题五:化验血常规怎么看化验单 血常规项目、缩写、参考值和单位简表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单 位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
女:3.5~5.0
新生儿:6.0~7.0 1012\/L 或
106\/μl
血红蛋白(血色素) HGB或Hb 男:120~170
女:110~160
新生儿:170~200 g\/L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1 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男:40~50
女:37~48 %
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11~15 %
白细胞计数 WBC 4.0~10.0 109\/L或103\/μl
中性粒细胞 NEU;NE;GR 50~70 %
杆状核粒细胞 1~4 %
嗜酸粒细胞 EOS 2~6 %
嗜碱粒细胞 BAS 0~1 %
淋巴细胞 LYM;LY 20~40 %
单核细胞 MON;MO 3~8 %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 109\/L 或103\/μ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0~11.5 Fl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20%
血小板压积 PCT 0.115~0.285 %
问题六:怎样看化验单》(修订本》 陈惠中主编.pdf求大神帮助 您是怎样打开的?我怎么打不开,显示数据破坏谢谢! 查看原帖>>
问题七:怎么看化验单上的加减号 阴性、阳性,加号、减号,到底是得病了还是没得病,你分的出来吗? 化验单或报告单的结果常常用(+)、(-)来表示。这里的(+)、(-)通常用来表示结果的阳性、阴性。一般来说,阳性(+)是表示疾病或体内生理的变化有一定的结果。例如,为一位停经妇女做尿液妊娠试验检查,结果是阳性(+),就说明这位妇女已怀了孕,思想上可有所准备。再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a)A(g))检查结果为阳性(+),说明这是一位乙型肝炎病人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相反,化验单或报告单上的阴性(-),则多数基本上否定或排除某种病变的可能性。有时,(+)的多少,还能表示某种疾病病情发展程度上的严重性,也就是代表数量上的变化。例如,糖尿病患者就会关注自己的尿糖试验为几个(+)号。但是,阳性或阴性,(+)或(-)的结果有时也代表着相反的一面。例如,对耳硬化症的人做耳鼓膜震动试验,阴性的结果则反而证明其确有耳硬化症;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阴性(-)则表示尚没有。注射乙肝疫苗可使阴性变成阳性。
❺ 请问血液化验报告里的18项指标各代表的是指什么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滚信空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坦激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大瞎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❻ 上海欧锐热量仪器化验单上数据是什么意思
拒详细分析显示,上海欧锐热量仪器化验单上的数据通常是从样品中测量出来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于分析和判断样品的性质和质量。具体数据项会根据不同实验室的测试项目和要求信枣而有改桐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项及其含义:
1. 样品编号:标识每个被测试样滑歼拆品的唯一编号。
2. 含水率:样品中水分所占的质量比例。
3. 灰分含量: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后剩余的无机物质量比例。
4. 挥发分含量:样品在高温下失去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比例。
5. 全硫含量:样品中所有硫元素的质量比例。
6. 发热量:指样品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通常以单位质量(例如,每克)的热值表示。
7. 元素分析:包括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质量比例,例如碳、氢、氮、氧等元素。
以上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客户或者用户作为参考信息,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产品质量和特性,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日常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❼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这是我之前写的一个文章,如何简单快速的看懂血常规报告。
这是一张常见的血常规报告单,上面有纷繁复杂的好多项指标
是不是感觉眼花缭乱
那么多项目,对的起那十几块钱了!
所以现在大街小巷很多身穿白大褂的大忽悠
“大妈,过来啊,免费给您进行血液检查,我们的这个检查可以测几十项项目呢!”
呵
进入正题,血常规单首先可以分三个大的部分
然后我们再划掉一些大家看不懂,实际生活中也不需要理解的项目,让这个检查单简单一点
对了,血型和RH血型在血常规中是不包含的。
好,其他的就别看了。
掌握这几项就可以了。
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所有的检查都是服务于临床的,所有的检查报告一定要结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来分析。这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作为病人,了解个大概和常见的情况就可以了。
第一,我们先看红细胞部分:
这一项在临床中主要用来判断你的血量!
临床中最常见的就是贫血,红细胞数量下降,血红蛋白数量下降!
导致贫血的原因就很多了,比如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等等。
红细胞数量增加的情况有造血异常,脱水等。
第二,看白细胞
在临床中用得最多的是看你有没有感染,比如你喉咙痛,发烧了,去医院。医生就要给你做一个血常规,看看白细胞的变化情况。
如果细菌感染,白细胞的数量会上升,
而且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明显上升,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时候
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上升的不会太明显,但是淋巴细胞的比例会明显上升,比如流感。
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细胞的比例会上升
白细胞过分的上升了,那还有可能是韩剧三宝白血病,不过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免得有人要瞎想
白细胞下降,有可能是严重的感染,造血系统疾病等
还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第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用来止血的,因此一些紫癜的病人,血小板会下降。
(受邀回答嘉宾:瑞金检验李博士)
去医院看病做化验,血常规做得最多的项目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血常规是手工法检测的,一般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分类。随着全自动血球仪的广泛应用,血常规报告单上也有20个左右项目了。那么要重点看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血常规报告单上的项目虽然很多,但仍然是围绕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来进行的。
(一)白细胞
白细胞项目包括计数、分类(中性粒、淋巴、单核、嗜酸粒、嗜碱粒细胞等)。对计数来说,虽然不同医院、不同设备的参考范围不完全一样,但对成人而言,都以高于10×109/L也就是1万/微升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者细菌感染的指标;而以低于4×109/L也就是4千/微升作为判断是否免疫力降低的指标。分类计数时,主要看“中性粒”和“淋巴”。一般认为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例如超过70%,倾向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单核、嗜酸粒、嗜碱粒细胞与一些感染及过敏反应有关,但因为其本身所占比例较小,影响了其实用价值。
白细胞项目在儿科的意义更大,因为儿童的造血功能更为旺盛,对感染的反应性也更强。对儿童来说,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结果分析要考虑其年龄,一般而言,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可以达到20×109/L也就是2万/微升,随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总体上,6至8岁以内的儿童,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可以略微放得高一些。另一个现象是中性粒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倒置,这个时间大约在4-6天到4-6岁。就是说,新生儿是中性粒多于淋巴,到了4-6天二者相等,然后淋巴超过中性粒,到4-6岁时,二者再度相等,6岁以后直到成人,便是中性粒多于淋巴了。在看儿童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C反应蛋白(CRP)已成为许多医院血常规的伴随项目,其临床意义是连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来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二)红细胞 (三)血小板众所周知,血小板是管凝血的。血小板指标包括计数、压积、平均体积、分布宽度等。最主要就是看血小板计数,一般认为低于100×109/L时,患者会有凝血功能降低的风险,且随着血小板计数的降低而更为严重;如果低于50×109/L时,就要考虑进行血小板输注了。
看血常规化验单,除了要抓住一些重点指标,主要还是要结合我们日常常患疾病来注意辨别。
下面我教大家具体怎么来看血常规化验单:
现先附上一张标准的血常规报告单( 我画了重点,颜色相同可以归为一类一起判断 )!
第一,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主要看 绿色部分 指标)
细菌性感染: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会明显升高,但有些严重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降低。
病毒性感染: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但淋巴细胞百分比会增加;如是EB等特殊病毒感染,白细胞可能也会升高。
第二,是否贫血?属于哪一类的贫血?(主要看 红色部分 指标)
记住一点:血红蛋白降低就说明贫血。 接着区分贫血类型:
大细胞性贫血(包括有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和吸收障碍) :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升高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正常 ;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包括有慢性炎症以及尿毒症引起) :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降低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正常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包括缺铁性、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慢性失血等): 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都降低。
第三,可能过敏的提示(主要看 黄色部分 指标)
正常情况下,过敏性疾病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但注意:不是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就不一定能明确诊断过敏性疾病,像寄生虫感染、风湿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也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第四,血小板是否异常,不可小觑(主要看 蓝色部分 指标)
血小板增多: 常见急性感染、失血、溶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减少: 常见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加如血小板减少症、脾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常规可以检查哪些疾病?这也是平时普通大众常常问起的疾病。首先说血常规可能提示的疾病很多,可以主要分为三大类,也就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关的疾病。今天,张大夫以最常见的一些疾病作为例子,给大家说一说。
1、感染
平时普通人都有感受,如果是感冒发烧了,到了医院一般医生会建议患者查血常规。这种情况下,查血常规的目的是明确感染的性质,比如说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升高了,这多数是因为存在细菌感染;而如果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不高,同时淋巴细胞升高了,这可能提示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2、贫血
血常规中有一部分指标是提示红细胞相关信息的,比如说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等等,这一部分化验数值最常用来诊断贫血。比如说贫血是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等。总之,看贫血要看这一部分。
3、血小板疾病
剩下的最后一般分是血小板,血小板的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的数量、比积、分布宽度等等。一般这一部分指标是来初步筛查血小板疾病的,比如说血小板减少或者增多的相关疾病。
以上说到的血常规可能提示的疾病,只是很多疾病中几种常见的疾病,以点带面,让大家对于血常规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何看懂儿童血常规化验单?其实主要看的是以下几项,可以初步判断下宝宝是否感染或者是否存在贫血等。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比率(L%)
对于小孩来说,4岁以前他的这些数据和成人是相反的
4岁以前的孩子:淋巴细胞比例是高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是低的
6岁以后的孩子:这些数据才和正常人一样,淋巴细胞30%~40%,中性粒细胞为40%~60%
如果说白细胞总数在4000~10000这是一个正常的值。
血红蛋白总数(Hb)
世界卫生组织贫血诊断标准:
0-1月:Hb<145g/L
1-4月:Hb<90g/L
4-6月:Hb<100g/L
6月-6岁:Hb<110g/L
6岁以上:Hb<120g/L.
一旦确定贫血,一定要早期治疗,因为长期贫血会造成孩子生长发育迟缓、认知障碍、烦躁、异食癖、反甲等。
血小板总数(PLT)
血小板是反映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100-300)×1012/L。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考虑凝血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
图片有水印,因为本文转载自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听萌医生说。
导言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抽血检查的经历,而在所有的血液检查项目里,血常规应该是最常见、也最基础的一项检查了。在入学体检、职工体检、感冒发烧、出血、贫血等不同的情况下,查一个血常规总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很多人拿到了血常规的单子后,看着单子上朝上朝下的几个箭头,总是一头雾水。问门诊医生吧,医生忙的连头都来不及抬,简单的回复很多人也听不懂。今天呢,我们就来聊一聊怎么看懂血常规。出于实用和简洁的考虑,我将选择血常规检查中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六项指标进行讲解。
白细胞
它的名字叫白细胞,但是其实它是一个没有颜色的球形物质。正常人在不同的阶段,白细胞的计数也是呈动态变化的。新生儿期白细胞的总数可以达到15X10 /L;到了婴儿期,白细胞的总数会下降到 10 X10 /L左右 ;到了儿童期再往上,白细胞的总数一般也就固定在了(4.0~10.0)x 10 /L。
看到这张图就感觉看到了一个蓝色的巧克力球
白细胞其实并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包含了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五中细胞的一个总称。不过以上的五种 白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都可以理解为杀灭病原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和防御功能。这么说,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会出现白细胞总数的增高了,因为聪明的白细胞敏锐的察觉到了细菌和病毒的入侵,随机大量增殖,以杀灭病原体。 反过来说,当白细胞升高的时候,最常见的原因也就是感染了。
那么,这五种白细胞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来说一说他们的作用和意义。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透明的外观以外,还有一个深紫红色的细胞核,一会排成一个U形,一会排成一个S形,但是它绝对不会排成一个B形。
没有找到S形,大家将就着看吧
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 在发生感染时,往往都伴随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两者计数的同时增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非常严重的时候,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我们就简单的理解为病原体太凶残,中性粒细胞被杀光了吧。出现这种情况的病人,一般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除了感染,严重的外伤、手术、大出血、血液系统疾病、中毒、蛇咬伤等情况下也都可以见到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有大有小,大的直径在10-15um,小的直径在6-10um,在高倍显微镜下,能看到它们都有着深蓝色的迷人的细胞核。
右上角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那是个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在人体内也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在发生感染时,淋巴细胞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发挥自身的作用。一方面,它会转变为效应细胞,迅速来到感染的部位,吞噬和杀灭病原体,让人体更快的恢复 健康 。另一方面,它会转变为一种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虽然不具备直接杀灭病原体的功能,但是,他能记住每一种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的长相。这样在下一次有同类病原体入侵时,它能迅速的识别出这是个坏东西,它更能在短时间内召唤大量的效应细胞来到战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传染病,比如水痘,腮腺炎不会出现第二次的原因,因为在他们还没有发病之前就已经被淋巴细胞干掉了。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都会在人体出现感染时升高,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当细菌、支原体感染时,一般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当病毒感染时,一般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而红细胞之所以呈现红色,也正是因为有血红蛋白的存在;而血红蛋白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血红蛋白内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但是,其实红细胞并不是一直呈现红色的。在将氧气从外面运输进人体时,它呈现的实现红色;而当红细胞将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到体外时,这个时候它会呈现暗紫色。
像不像一片片的玫瑰花
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有一定的差别。男性的红细胞计数在 (4~5.5)X10 / L之间,女性则在 (3.5~5.0)X10 / L之间 ;男性的血红蛋白120-160g/L之间, 女性则在110-150g / L之间。至于女性为什么比男性低,原因你们自己去发挥想象力吧,我可什么都没说。
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以上数值时,就可能是存在贫血。一旦存在贫血,就必须明确贫血的原因。常见的贫血原因可能有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等各型贫血)、消化系统疾病(长期便血导致血色素流失)等。
血小板
血小板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2-3um之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血小板都被认为是没有任何功能的一种物质,直到1882年比佐泽罗发现了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掀开了血小板的纠结人生。
本来只想一个人呆着的血小板,自从被发现之后,就一直处在纠结之中
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在 (100~300)X10 / L之间,当血小板计数过低时,有可能会导致出血,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这个时候需要通过药物增高血小板计数,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输血治疗;当血小板计数过高时,可能会发生血液凝集,导致栓塞,比如在发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时,这个时候又需要抗血小板治疗。总之,血小板高了也不是,低了也不好。
结语
啰里啰嗦写了这么多(这真的是目前为止我最长的一篇的科普文),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如果不明白的话,要不我给大家寄一本诊断学的书?唉,医学科普不好做啊!
血常规报告怎么看?
大家平时上医院看病做检查,其中,血常规就是很常见的一种。但血常规中有很多项目,包含各种眼花缭乱的指标,经常上上下下的箭头直看得人头晕。
下面我们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血常规怎么看。
其实作为普通非医学群众,我们只要抓住三个主要指标可以了,哪三个?
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该化验单来源于网络)
1、白细胞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的防卫兵,经常在前线跟各种细菌、病毒等"坏蛋"作战。因此,当病菌入侵时,我们的白细胞会亮红灯,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
也就是说白细胞有问题(升高或者降低),表示有病菌感染。
在有感染症状时,医生通过对白细胞的初步分析,判断是不是需要抗菌的药物帮助身体共同消灭这些外来入侵。
当然还有一部分白细胞严重异常,不是病菌引起的,而是跟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这类比较少见,通常还伴有其他严重表现。
2、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 血色素。
这一项可以反映我们是否贫血。
一般女性110g/L,孕妇100g/L,男性120g/L以上。
低于下限高于90,表示轻度贫血;90-60是中度贫血;60以下是重度贫血。
慢性肾衰竭的患者通常会伴有肾性贫血,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应用这个药品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应该保持在100-120g/L,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于07年发布风险警告,高于这个值会增加死亡风险。
3、血小板
血小板是我们机体凝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血小板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当我们身上被划一个口子,血一般马上就会被止住,就有血小板的功劳。
血小板正常是100-300(单位是*109/L)
由于免疫病、血液病和使用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通过这个检查就能反应出来,早发现可以避免出血导致的问题。
另外在一些免疫病和血液病会出现血小板升高,因此血小板升高也需要警惕。
血常规项目很多,不同情况下医生还会借助血常规中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但作为普通人,会看这三项,基本就足够了,因为一般这三项没问题,不会有大的问题。
如果血常规这三项有问题,通常会需要其他检查进一步分析,
比如如果血红蛋白低,表示有贫血,为了分析为什么贫血,医生会要求进一步查血清铁、铁蛋白、维生素B12等这些贫血项目。
当白细胞有问题,医生可能会再查C反应蛋白、血沉等看看感染程度。
医院里面的检查很多,其实最基本的就是三大常规,血常规就是三大常规最重要的一个, 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从最基本的血常规里面发现并诊断许多重大的疾病 ,做为普通人来说,知道一些血常规的知识意义非常大的,
今天来说说血常规怎么看,血常规到底正常不,上面有参考值,看向上,向下的箭头就可以知道了。
不过有些指标很重要,有些就没有那么正常了。
红细胞参数 ,整体来看,大于正常值临床意义比较分散,主要造成原因有:红细胞增多症,、先天心脏病人、脱水,高海拔人民(红细胞参数要高于低海拔人民)等,需要与其他检测手段一起来看。
红细胞参数低于正常值表示贫血、失血等,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将贫血分级,轻度贫血者,血红蛋白(Hb)>90克/升;中度贫血者,Hb60 90克/升;重度贫血者,Hb
❽ 我在医院里做的一个验血报告请问这些都是代表什么
.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红细胞压积(HCT)
参考值:男:0.40-0.51;女:0.37-0.47;
临床意义:
增高:各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红、>0.70应立即放血治疗;减少:血液稀释、贫血、<0.14应立即给予输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参考值:75-103fL
临床意义:
增高: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降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5-35pg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320-360g/L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
指外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程度,增高见于大小不等。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100-340×109/L
临床意义:
增高:慢粒早期、脾切除、急性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00×109/L属于病理状态应考虑有无高凝状态、慢粒等;>1000×109/L常有出现血栓的可能;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中毒、过敏、再障等;<40×109/L有自发出血的危险。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7.0-11.1fL
临床意义:
与巨核细胞增生程度有关。增高:血小板过多破坏或过度生成的疾病如原紫、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脾切除等;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血小板减少如再障、脾亢、化疗后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与血小板同时持续降低,恢复时其先升高。结合血小板计数分析
血小板压积(PCT)
参考值:男:0.10-0.27%;女:0.11-0.29%
临床意义:
增高: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降低:再障、血小板减少症、化疗等。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
反映血小板大小不等异质性的指标。增高:血小板大小不等如化疗后、巨幼红细胞贫血、脾切除、慢粒、血栓性疾病等。
❾ 如何看懂化验单
化验单上面的项目有很多,想要看懂化验单需要学习和经验,不需要说灶蚂看懂全颂辩纳部的化验单,但对于常见的一化验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
化验类主要是血、尿、大便等,常规的体检中会化验血和尿,而如果是平常因感冒、发烧、咳嗽等检查,一般是化验血。根据需要,化验的种类也不尽相同,体检的时候化验血的种类比较多,在化验单上你能看到血红蛋白、CA199、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等项目。
化验单上第一列是化验的名称,比如说血小板、白细胞等等,第二列是实际检测到的数值,在相应不在范围内的项目栏标上升高或降低的箭头,第三列是参考值,参考值是有一定范围的,很多项目是相关的,如果有一项不在范围内,那么相关就会出现很多相不在范围内,这个时候不用着急,其实问题可能只有一个,比如说感冒,白细胞会升高,连带着其他的细胞数量都不在范围内。
化验单上我们会关注的一些指标,比如说甘油三脂,着一些如果超标,表示你有脂肪肝倾向,还有谷丙转氨酶偏高,代表着你有肝病的倾向;血红蛋白低于标准值,表示你有贫血症状;CA199偏高,则代表有癌变风险,当然也不要被这些小箭头吓到,如果是偏离的不多,那么可以调理到正常值,CA199这项指标只要不是短时间内变化特别快,也时问题不大的。
如果有一些检测数据不在范围内,建议过一段时间重测,因为阶段性的身体状况,比如说是不是休息不好,或者是有饮酒等,都会影响到野没化验结果,另外化验本身也会有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