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知道美国的农业害虫知识,例如:豆角、韭菜、莴苣、圆白菜、花椰菜等上的害虫!急!高分!
这个资料难得找,我费了心 找了这个相关的,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1945年以前姿晌,农民一般采用农业栽培方法如轮作、耕作和田园清洁来防治某些有害生物,只有几种化学产品如砷酸铅、烟碱和除虫菊等可以在作物上使用。1945年开发和生产的滴滴涕(很快又有了六六六、狄氏剂及其他有机氯农药)开始了化学防治有害生物的时代。最初,滴滴涕和其他的化学农药展现了它们的神奇效果。它们操作简便、作用快捷,并能杀死大多数有害生物。对这些新式化学武器的痴迷是狂热的,它们的使用很快遍及整个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然而,问题很快显现出来。第一次使用滴滴涕后不过两年,就发现家蝇和其他害虫的抗药性。此外,有机氯杀虫剂并不是对所有害虫都有效。一些害虫的天敌也被这些农药杀死,导致许多非害虫种类在数量上激增,而成为害虫。如在苹果园,由于它们的天敌被滴滴涕杀死,害螨的数量增加,结果苹果树因严重的螨害而产量下降。此外,杀虫剂副作用的影响延伸到农田以外和环境中。在自然界可以观察到被杀虫剂和其他农药大量杀死的鱼和鸟。当发现牛奶和其他食物被农药严重污染时,才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美国于1972年禁用滴滴涕和相关的有机氯杀虫剂,其它农药仍在继续生产和使用,不过其中很多新型农药按每公顷常用剂量比早期的农药每公顷施用的剂量更少,毒力却高得多。它们的优点是不像滴滴涕和一些其他早期农药那样滞留在环境中。
2有害生物引起作物产量的损失
据估计,全世界有67000种不同的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农作物,包括大约9000种昆虫和螨类,50000种植物病原体和8000种杂草。一般而言,其中主要的有害生物低于5%。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特定地区的有害生物已经从以当地植物为食转变为以引种该地区的作物为食。
尽管全世界每年投资260亿美元,使用250万吨的农药,加上各种生物防治和其他非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每年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损失仍为全世界的食用和纤维作物产量的35%和42%之间。据估计,全世界由害虫造成的损失达13%-16%,植物病原体造成的损失为12%-13%,杂草为10%-13%。据估计,每年作物损失的价值达到2440亿美元,然而在防治上每投资1美元仍可获得3-4美元的回报。在美国,每年有害生物造成的作物损失达到37%(虫害占13%,植物病原体占12%和杂草占12%)。尽管使用农药和各种非化学手段尽最大努力防治有害生物,但是每年被毁灭的食用和纤维作物总价值达到500亿美元。通常每年在农药防治上的投入约50亿美元,大约可挽回200亿美元的损失,即每投资1美元可获4美元的回报者睁。非化学防治每年也可挽回作物损失估计达200亿美元。如果没有农药和非化学方法的防治,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将比现在更惨重。Oerke等(1994)估计,世界作物损失将上升到70%。像这样的增加,估计每年导致经济损失4000亿美元,将对世界的粮食供给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美国的作物损失同样地将上升到63%,折算经济损失为900亿美元。
美国虽然在过去的50年里加大了农药的使用力度,但作物损失并不显示出同量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业耕作措施发生了各种变化。根据从1942年到现在收集的调查数据,杂草造成的损失有所波动,但只有轻微的下降,从13.8%降到12%。改进的杂草化学防除措施、机械杂草防除措施和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杂草防除措施是损失下降的原因。在同一时期,植物病原体包括线虫造成的损失有轻微的上升,从10.5%升到12%左右。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放弃了作物轮作,减少了田园清洁,以及政府、批发商和零售商对多种作物执行更加严格的外观标准。首册岁
尽管在过去的40年中使用的合成杀虫剂的数量和毒力两者均增加10倍以上,但是害虫造成的作物损失约为过去的2倍。这种作物损失的加重与发生在美国的农业耕作措施中的几个主要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包括:种植比过去采用的对害虫更敏感的某些作物品种;杀虫剂杀死了某些害虫的天敌,因而需要增加农药使用量;害虫种群农药抗药性的发展;作物轮作的减少导致害虫种群的进一步增加;单一作物栽培制度的增加和作物多样性的减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降低了食品中昆虫和昆虫类的容许限度,强制果树和蔬菜生产商和零售商执行更严格的 "外观标准";增加了航空施药技术的使用;减少了田园清洁,包括忽视清理受害虫侵害的水果和作物的残存物;减少了耕作,使更多的作物残体留在地表;作物种植于使其变得对害虫侵袭敏感的气候带;除草剂的使用改变了某些作物的生理,因而增加了它们易受害虫侵袭的弱点。除了在生长季节害虫造成的损失外,很多作物在被使用前的很长贮存期中,也出现巨大的损失。在收获后的一段时期内,有害生物造成全世界的食用作物损失估计平均达20%(范围从10%-50%)。在美国收获后有害生物造成的食用作物损失估计在10%以下。然而,尽管尽一切努力来防止有害生物对作物造成的损失,但造成全世界食用作物生产的损失仍为50%-60%。直至现在,采取种植高产品种,加上肥料使用、灌溉和其他的矿物能源投入的增加而提高的作物产量已弥补了这种损失。这种作物损失的补偿难以维持的担心和怀疑正在增长,因为肥沃的土壤正在受到侵蚀而消失、水分供应正在受到压力、含水层正在被开采以及矿物能源供应(特别在美国)正在被耗尽。
3环境和公众健康为农药的使用所付出的代价
在美国某些农药创造的效益弥补了使用农药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和环境污染所付出的代价。总之,人畜健康的危险加上其他的与美国农药使用相关的环境影响的经济代价,每年总数超过83亿美元。这种保守的估计并不包括农药危害微生物和野生动物的代价。然而,如果超过83亿美元加上每年价值50亿美元的农药使用费,在美国使用农药的总代价将上升到每年大约133亿美元。据估计,每年通过农药使用挽回的作物损失达200亿美元。因此在农药防治上每投资1美元,将得到大约1.5美元的作物价值。根据严格的成本/效益算法,使用农药创造的效益是肯定的。
与美国相比,发展中国家农药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每年比较可信的代价大约1000亿美元。在这些地区,由农药引起的人类死亡和疾病的数量很高,这是由于无论在田间或是在贮存期间农药使用的法规不严,而且生产者、农场主或施药者经常不按法规操作。在美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之间农药使用的有效法规存在的差别通过在食物中检测的农药残留可以说明。在美国大约35%出售给消费者的食物中含有农药残留,大约1.1%的食物中含有超过FDA规定允许值的农药残留。此外,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大约35%进口食物中含有可测农药残留,而1%-3%的进口食品中含有的农药残留超过了FDA规定的允许限量。由于残留检测是在食物已经出售之后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公众正在消费一些超过残留允许限量的食物。发展中国家食物中的农药残留比美国的高得多。例如在印度市场上出售的食物可测出的农药污染高达80%。印度另一个农药问题的严重标志是使用的杀虫剂中70%是滴滴涕和六六六有机氯农药,它们的使用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滴滴涕和六六六是累积在土壤、水源和生物群落中极稳定的农药,因此在美国早已被禁用。然而食物污染预期在印度的农业系统中随着这些有机氯农药使用的增长而更加严重。这些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类似的情形。
4 防治有害生物的新进展
随着时代发展,美国有害生物的防治发生了许多变化,公众越来越关心与农药相关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对防治有害生物方法的选择扩大到包括许多非化学防治的方法。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为农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栽培技术和生物防治。最初IPM被设计成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非化学防治方法,农药作为最后一道防线。IPM已发展成通过监测有害生物种群和天敌来确定是否和何时将使用农药,可谨慎地使用和减少使用农药。然而一些鼓吹使用农药的团体现在用"IPM"来证明他们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继续大量使用农药是正确的。
近几十年经常被忽视的栽培技术在今天使用更加频繁,包括作物轮作、作物多样性、寄主作物的抗性、土壤、水和养分管理的操作技术、种植短季节作物、改变种植时间、种植诱虫植物、害虫性诱剂,以及这些方法之间的组合使用。有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相关的简单变化,如土壤的耕作方法或作物种植的时间,都可以提供一种对难治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选择最适当的防治有害生物策略之前,必须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和引起有害生物达到暴发水平的不同生态因子。而栽培技术和生物防治的实施者必须遵循当地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壤和气候。这种途径是用生态学知识取代农药,并开辟包括不同策略的可能性。虽然这些方法比喷雾更复杂,但长期的利益是明显的。生物防治包括使用捕食昆虫、寄生菌和微生物来防治有害生物种群,改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天敌的作用,引进控制有害生物的天敌,释放或施用天敌,包括抑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微生物。
经典的生物防治依赖于利用从害虫原产地引进可控制它们的天敌。一些成功的生物防治例子总是联想到包括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加利福尼亚的澳洲吹绵蚧和近年引进寄生物防治非洲的木薯粉蚧。即使是成功的经典生物防治方法也一直有局限性。在这样的生物防治策略的实施中通常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一个给定的地理区域中,30%至80%的有害生物为该地区原有的,且它们从以非栽培植物为食转变为以引种到该地区的作物为食。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马铃薯甲虫从取食一种杂草转变为取食引种进来的马铃薯。利用经典的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大量的当地有害生物是困难的,事实上大约20种被采用的天敌通常只有1种取得成功,这便推动在生物防治中开发出一种"新关联"的方法。可以通过防治引进澳大利亚的欧洲兔来说明,因为在那里欧洲兔很快成为一种有害生物。将与欧洲的兔子相关的所有天敌引进到澳大利亚也难以防治那里的欧洲兔。最后,与南美兔有关的粘液瘤病毒被发现并引进澳大利亚,
但粘液瘤病毒对南美兔仅有很低的效果或无效。然而,南美粘液瘤病毒与欧洲兔的新关联非常好。该病毒在欧洲兔种群中一开始传播就杀死了90%以上兔子。当病毒发挥了对兔子的毒力达到在寄生物和它的新寄主之间处于自然平衡的程度时,逐渐存活下来的兔子发展了对该病毒的抗病性。兔子种群已经上升,但粘液瘤病毒还保持着大约40%的防治效果。这样的防治水平足以允许许多其他捕食动物有效地保持兔子种群在满意的控制之下。另一个"新关联"方法的成功运用是防治南美哥伦比亚当地的松毛虫。在维吉尼亚发现与松毛虫种群有关系的寄生蜂被引进哥伦比亚。松毛虫与寄生蜂之间的新关系提供了有效防治效果。一般来说,大约40%成功的生物防治是由于采用"新关联"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可成功地防治当地的和引进的有害生物,这种探索方法的利用在不断发展。几十年以来,在防治植物病原体上,寄主植物抗病性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非化学防治方法。作为育种的结果,75%至100%的所有栽培作物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寄主植物对植物病原体的抗病性。科学家还成功培育了植物对一些害虫的抗虫性,如抗小麦瘿蚊。现在利用基因工程的有效性,寄主植物的抗性在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原体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5与常规方法对应的合理生态农业
减少大量化学品包括农药和肥料投入的不同栽培技术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对土壤、水源和食物的化学污染。因此,减少了与人类疾病和死亡相关的化学品使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通过精心的治理,土壤侵蚀及其水分流失得到控制,从而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此外,家畜粪便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增强了土壤肥力和减少了环境污染。
常规玉米生产系统和包括几个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的改良系统两者之间的区别(见下表略)。常规系统依赖化学防治有害生物和化学肥料提供土壤养分。改良系统不用农药,耕作替代了除草剂,作物轮作用于害虫防治,有机肥料取代了大部分化学肥料。在常规系统中,每年的玉米产量为每公顷7000kg,成本为523美元,消耗的总能源达780万千卡以上。这个系统造成的土壤侵蚀每年大约20t/hm2,害虫造成的作物损失为12%,同时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估计为230美元/ hm2。在改良系统中,不但玉米的产量比常规系统高 (总产8000kg/ hm2),而且成本较低(337美元/ hm2)。害虫造成的作物损失为3.5%,明显低于常规系统的12%。土壤侵蚀从常规系统的约20t/ hm2·年减少到改良系统的lt/ hm2年以下。1t/ hm2·年的侵蚀速率相当于土壤本身可以忍受的水平。此外,改良系统矿物能源的投入只有常规系统的一半,生产总成本每年减少36%,只有337美元。由于矿物能源资源持续缩减,而变得越来越昂贵时,减少能源投入将在农业生产中成为当务之急。
几个附加的合理治理措施也在改良系统中得到应用。有机肥料的小心使用减少了地面水和/或邻近水源的污染。有机肥料及其有价值的养分也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有机肥料和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选择适宜的作物如选择大豆与玉米轮作可减少玉米短体线虫、玉米病害和许多典型的杂草问题。玉米和大豆轮作系统比两者单独种植更适合。这种轮作解决了玉米短体线虫问题,用杀虫剂防治该线虫代价昂贵。覆盖作物特别是豆类覆盖作物如苜蓿或越冬野豌豆,不但减少了杂草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土壤侵蚀、水分流失和保存了土壤养分。通过豆类覆盖作物被翻耕进土壤中使土壤获得和贮存养分。虽然覆盖作物和耕作替代了除草剂,但只证明除草剂在玉米系统中可以被替代。在某些情况下,除草剂和耕作结合使用更有利。
总而言之,在改良系统中获得的产量比常规玉米系统更高的同时,减少了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保持了土壤和水资源。
6减少农药的使用
从世界几个地区的报道可以看出,当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聚焦于有害生物生态学的时候,就能开发相应的方法以减少农药的使用33%-75%而不降低作物产量。例如在危地马拉,一旦实施保护许多可以控制潜在害虫的天敌的策略,用于防治棉花害虫的杀虫剂用量可减少1/3以上,产量增加15%,一些大的棉花农场主的收益可以增收100万美元/年以上。在印度尼西亚,每年投资l00万美元的生态研究,因推广计划培训农民保护天敌而得到大量回报。依据在危地马拉使用的相似方法,印度尼西亚的水稻田农药使用量减少了65%,同时产量增加了12%。印度尼西亚政府可以少付给农民的农药补贴2000万美元。在美国纽约州实施IPM策略,甜玉米生产商在减少农药使用55%-65%的同时,每年节约50万美元且保持高产。在纽约州其他作物上的农药使用也已经减少。在美国减少农药使用估计每年至少节约5亿美元。除了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危地马拉外,瑞典、挪威、加拿大的安大略州、丹麦和荷兰等国家采用有效的策略减少农药使用达50%-75%。
结论
尽管在全世界农作物上使用250万吨农药和各种非化学防治方法,有害生物造成的所有潜在的食用和纤维作物的产量损失仍达40%以上,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在农业生产仅仅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基本需求的时候,这种程度的损失仍将继续。事实上,在未来20年期间,这些供给不得不增加至少3倍,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土壤侵蚀,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将逐渐减少。此外,淡水的短缺越来越严重,矿物燃料供给逐渐下降。如果有害生物防治研究集中于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有害生物引起的作物损失将有实质上的减少。农药使用将继续下去,特别对于某些作物,但将只在必要的时候合理地使用。据估计,在不减少作物产量或实际上不降低新鲜水果和蔬菜"外观标准"的前提下,农药使用将减少50%之多。减少农药的使用将降低有害生物防治成本、保护公众健康和改善所有国家的环境。
⑵ 蓟马详细资料大全
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黄色、棕色或黑色;取食植物汁液或真菌。体微小,体长0.5-2mm,很少超过7mm。
蓟马科Thripidae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总科Thripoidea,全世界已知276属2000余种,包括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棍蓟马亚科Dendrothripinae、绢蓟马亚科Sericothripinae和蓟马亚Thripinae 4个亚科。 该科昆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食性复杂,主要有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其中植食性占一半以上,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
⑶ 虫害的调查方案
保护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果,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特制订此方案。 一、建立测报网点 1、分类设立测报点 全省有杨树种植的县均需设立测报点,测报点分两类,一类进行系统测报,根据地理位置和杨树种植情况,在全省选择永修、上饶、余江、袁州区、吉水、信丰等6个县作为系统测报点,主要任务是参照国家颁布的《杨树星天牛监测、预报办法》和《杨树舟蛾监测预报办法》,对杨树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察派观察,以掌握杨树病虫害在我省的发生发展规律。另一类进行一般测报,除做系统测报的县之外其它有杨树的县均需开展,主要任务是调查掌握面上的虫情。 2、监测调查的重点 一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通道绿化种植的杨树,二是种植在老杨树林、桑树、柳树等虫源地的杨树,三是造林大户种植的杨树,四是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杨树。 二、开展监测调查 系统测报按国家宏好颁布的监测预报办法进行,一般测报按如下方法进行。 1、监测区域的确定 各县以乡为单位,把种植杨树的区域确定为监测区,按每110株杨树折合1亩的比例折蔽没铅算成杨树种植面积,以此作为监测调查的基数。 2、调查方法 1)灯诱 灯诱是指利用虫情测报灯、杀虫灯诱捕杨树趋光性害虫,通过对诱捕到的杨树害虫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分析害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每县选择十块杨树种植地各挂一台杀虫灯,从5月11日起至10月底进行灯诱,每周开灯不得少于4天,统计当天灯下诱集的害虫数量,填入表1。 2)抽样调查 每个乡选择一块临时标准地(全县不得少于十块临时标准地)每周进行抽样调查,每块标准地抽取的样株不得少于30株。抽样方法:栽植多排的通道、沟渠隔10行取一行、栽植单排的通道和农田林网或四旁散生木隔10株取1株、片林按对角线或平行线法进行抽样。对抽取的样株参考附件1中的危害状、调查要点和分级标准进行逐株调查,填写表2。 3)踏查 各乡(镇、场)根据杨树种植情况设计踏查路线,要求在杨树病虫害的发生期内每月进行一次踏查,范围涉及栽植杨树的每个路段和地块,通过踏查确定杨树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当踏查的监测区内杨树被害程度与抽样地块一致时,以抽样地块的危害程度为标准统计监测区内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如果踏查时发现监测区内杨树被害程度不一致时,需抽样调查不同的发生类型,并分别统计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填写表3。 4)针对性的调查 各县森防部门与造林大户间要建立紧密联系,即互留电话,一是便于大户发现病虫危害后及时向县站报告;二是利于通报大户虫情,指导防治。当大户报告病虫发生后,县站需与乡镇测报员一起到现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以掌握情况。 三、数据上报 1、各县在每周调查结束后,于每周二、周四通过电子邮件将表1,周四将表2同时上报至省、市二级森防站(局),省森防局专用邮箱为[email protected]。每周实行零报告,且在文字中予以说明。 2、各县每月统计汇总各乡镇杨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填写表3,附上文字说明于4至10月的每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同时报省、市二级森防站(局)。 3、由县森防站测报员进行虫情核查,将造成危害的杨树病虫害区分到种(杨树病虫害种类鉴别特征详见附件2),每年二次通过“防治软件”逐级上报发生防治情况。 四、发布预报 1、病虫灾害预报 全省各级森防机构根据灯诱和调查的结果,结合病虫发生规律,分析病虫害的发生期及发生趋势,定期或不定期向当地党政领导、林业部门领导、经营者发布杨树病虫防治预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病虫灾害损失。 2、预报种类 主要分三种,一是“杨树病虫灾害动态”,报告对象主要是领导,内容是杨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发生种类和组织管理,要求文字简练,表述准确。二是“杨树病虫情预报”,报告对象主要是业务部门分管领导、上下级森防部门及有关专家、部分造林大户,内容主要是依据调查的数据,作具体的技术分析,对未来可能的发生地点、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进行预报,要求内容专业、详细具体;三是“杨树病虫害防治预报”,报告对象主要为林农和造林大户,内容是即将发生的病虫信息、防治最佳时间和防治方法等( 三种预报样式见附件3)。 3、发布途径 1)在防治关键时期,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向经营者和分管领导发出杨树病虫情预报。 2)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视听媒体向社会公布病虫情。 3)利用手机短信群发虫情简报。省局负责向省厅督导组片长和5万株以上的种植大户发送;市站(局)负责向市级分管领导和1~5万株以上的种植大户发送;县站负责向县、乡(镇)分管领导、村干部和1万株以下的种植户发送。 4)利用各村的“科技专栏”张贴杨树病虫情简报,指导林农开展防治。 五、组织管理与职责 1、省森防局负责全省业务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全年省级要在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播出病虫情预警信息10次以上,发布病虫情简报15期以上,广播电台播出虫情信息10次以上。 2、设区市森防站(局)指导、检查辖区内各县(市、区)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督促各地及时发布杨树病虫信息。全年市级要在电视台播出病虫情预警信息8次以上,广播电台8次以上,根据各县上报数字及病虫情调查情况分析,发布病虫情简报5期以上。 3、县级森防站负责全县杨树病虫害的监测调查,按要求每周上报病虫情。全年县级在电视台发布病虫情预警信息10次以上,广播电台10次以上,灾害动态要及时发出,病虫情预报10次以上,防治预报10次以上。 六、技术支撑 1、专家解答 市、县森防部门负责常见杨树病虫害的种类鉴定;省局负责杨树新发生病虫种类的鉴定,方法是基层对鉴定不出的种类,用数码相机(500万像素以上)将保存完整、鳞片未脱落、颜色斑纹清晰的昆虫标本或卵、幼虫、蛹、病害等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拍摄成数码相片,写上采集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将照片一是直接上传到江西省林业厅网“政务互动”栏目下的“专家在线”( http://www.jxly.gov.cn/zwhd/zxzj/sfzj/) ;二是通过QQ加入“江西森防”群(群号:8618310),上传图片以寻求帮助。 2、资料提供 省局已在江西森防信息网 http://www.jxsfw.gov.cn/ 上开设了“杨树病虫害防治专栏”,所有的资料和文件将在栏目下挂出,请各地自行登陆查询。 3、虫情会商 省局定期组织林业有害生物专家咨询组的专家和部分市、县森防专家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会商,为杨树病虫害防治决策提供指导。 七、奖惩措施 1、每月通报制 省森防局根据每月各县杨树病虫害周报上报的情况,在全省进行通报,并将通报呈送厅领导。每月通报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奖励的主要依据。 2、年终考核与奖励 设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先进单位奖,年终按照测报工作的开展和信息发布的准确程度进行评奖,评出杨树测报优秀市3个、先进县30个,给予一定的奖励。缺报或预报不准,造成大的灾害损失的由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办公室在全省范围进行通报批评。杨树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
⑷ 日本松干蚧虫害数据库在哪找
日本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门的官方网站。可以在日本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门族唯的官尺穗孝方网站上找到日本松干蚧虫害数据库,还可以在相关的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和专业论坛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拓展:除了日本,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害虫数据库,例如中国的“全国森林病虫害数据库”和美国的“森林健康监测系统”。这些数据库为森林保护和害虫防治提供了重要的陵稿数据支持。
⑸ 农业病虫害现在有软件可以识别么
问农答”一站式农技服务平台(“问农答”APP)
APP拍照识别农业病虫害功能已经涵盖番茄、苹果、柑皮蠢橘、玉米等近二十余种农作物,共计250多种病虫害,识别正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现已上线的农作物种类:
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大豆;
经济作物:棉花;
果品燃郑陪:苹果、柑橘、桃、梨、西瓜、草莓、葡萄;
蔬菜:番茄、马铃薯、黄瓜、茄子、洋葱、辣椒、南瓜
软件使用说明:
1、下载“问农答”APP
(https://www.wandoujia.com/apps/com.greentech.wnd.android)。
2、点击“图像诊断”
4、仅需几秒之后,系统将会返回根据图像所丛正识别出的病虫害名称,并根据不同病虫害,提供相应的病虫害发病区域分布、易感病时间、病害发生部位、危害症状、防治方法与药品推荐等信息。
⑹ 冬枣树全年病虫害防治的详细资料
11月至翌年3月(休眠期)
①落叶后解除草把,刮树皮,剪除病虫枝、枯死枝、损伤枝,清扫枣园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的病虫害。
②刮除老树皮后进行树干涂白(涂白剂神猛配比为植物油0.5份、石硫合剂原液3-5份、食盐0.1份、生石灰10份、水30份),并结合涂白,刷除树干上越冬的龟蜡蚧和梨圆蚧。
③封冻前,深翻树盘,拣拾虫茧、虫蛹,消灭在土中越冬的枣尺蠖、绿盲蝽象、桃小、枣瘿蚊、桃天蛾等害虫,并浇1遍封冻水。
④11月下旬和3月上旬全树各喷1遍5°Be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的叶螨、蚧壳虫及干腐病等。
⑤3月中下旬在树叶:下部缠6-10cm宽的塑料带,并使上部翻卷,阻止枣尺蠖上树,同时绑p1000倍杀灭菊酯药环,半月更换1次,毒杀枣尺蠖、枣芽象甲。
⑥萌芽前,结合浇水施用氮肥,3年生树株施尿素或二铵150-250g,结果树株施尿累500-1000g,有小叶病或黄叶病的枣园,株施硫酸锌或硫酸亚铁500-1000g,采取环状多点穴施。盐碱地浇水前每株地面喷施20-30ml禾康盐碱消除剂。幼树浇水后覆盖地膜。
4月份(萌芽期)
①发芽前进行整形修剪,培养和调整骨架结构,使布局合理,通风透光。1-4年生幼树一般不疏枝;5年生以上,处理过密枝、徒长枝;7-8年生结果枝组及时更新,对未拉枝的树拉枝开角。
②发游谈桥芽初期,喷0.3-0.5°Be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蚧壳虫。
③使用黑光灯诱杀枣粘虫成虫。
④发芽后,及时抹除位置不当或多余的枣头。
⑤4月中下旬喷5%卡死克乳油1000倍或10%吡虫啉4000-6000倍或毒死蜱1500倍+灭幼脲3号2000倍液防治枣尺蠖、红蜘蛛、枣粘虫、枣芽象甲、绿盲蝽象、枣瘿蚊等。
⑥4月下旬在距树干1m范围树盘内撒辛硫磷颗粒并浅锄,杀死出土的枣瘿蚊、枣芽象甲等。
5月上、中旬(抽枝展叶期)
①5月上旬喷灭幼脲3号2000倍中99.1%加德士敌死虫乳油200-300倍(或+果虫敌1000倍)液,防治枣瘿蚊、红蜘蛛、舞毒蛾、绿盲蝽象、枣尺蠖等,间隔10天连喷2遍。
②5月中旬,干旱年份枣园浇1遍花前水,株施磷酸二铵幼树150-300g,结果树500-1000g。对直立生长的枣头应拉枝开张角度,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缓和生长势,促进坐果。
5月下旬(开花前期)
①5月下旬对枣头进行摘心,二次枝于5月底至6月初进行摘心。枣吊摘心于6月中下旬进行。摘心越早,保花保果效果越好。
②开花前喷10%浏阳霉素1000倍+10%烟碱乳油+甲托800倍或螨死净2000倍+甲托800倍液,防治枣壁虱、枣粘虫、红蜘蛛、枣黑斑病等。
③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好在雨后,在距树干1m范围树盘内,撒辛硫磷颗粒,杀死桃小等害虫。
6月份(花期)
①当每个枣吊开花3-8朵时,进行环剥或环割。一般环剥宽度为于经的1/10,最宽不宜超过1cm,以25-30天愈合为宜,大树、壮树可适当宽些,小树、弱树环剥要窄。不宜环剥的过细或过弱树可间隔3-5cm在主干或主枝上环割2-3刀,1周后再环割1刀。环剥10天后涂1000倍果虫必克以防甲口虫。一般枣树每年只能环剥1次,个别过旺树可环剥2次。
②6月上、中旬,枣吊开花至5-8朵时喷1次15mg/kg赤霉素,同时可加0.2%-0.3%硼砂和0.5%的葡萄糖,以提高坐果率。
③花开放近50%时可在傍晚间隔2天连喷2-3遍清水或加0.3%尿素或600倍枣特丰,以利保花保果。
④6月下旬人工捕捉金龟子、黄斑蝽、枣芽象甲等害虫。
③6月下旬至7月初喷螨虫清2000倍+保尔2000倍+异菌脲600倍+枣特丰800倍,防治枣粘虫、桃小、棉铃虫、甜菜夜蛾、红蜘蛛、龟蜡蚧、黄斑蝽、轮纹病、锈病、枣叶斑点病等。
⑥6月下旬至7月初,幼树株施磷酸二铵150-250g,硫酸钾500g,结果树加倍,结合施肥浇1遍促果水。浇水后,枣侍肆园铺20-25cm厚的麦秸或杂草,草上覆土压实以防风刮。
7月份(幼果期)
①7月上旬喷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预防枣锈病。用黑光灯诱杀豹纹木蠹蛾成虫,喷BT乳剂500倍防治桃小,兼治龟蜡蚧若虫。
②7月上、中旬疏果,强旺树每枣吊留1个果,中庸树2个枣吊留1个果,弱树3个枣吊留1个果,以提高单果重,并减轻落果。
③7月中旬喷净菌特600倍+100-140国际单位农用链霉素+枣特丰600倍,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枣锈病、枣叶斑点病、轮纹病、缩果病等。
④7月下旬喷400倍绿得宝+白威特1500倍,防治枣锈病、枣叶斑点病、轮纹病、红蜘蛛等。
8月份(果实膨大期)
①8月上旬喷1%农抗751水剂300倍+100-140国际单位农用链霉索防治枣缩果病、枣斑点病。
②8月中下旬喷10%烟碱乳油或10%多氧霉素,防治枣粘虫、食心虫、斑点落叶病及果实病。
9月份(果实着色期)
①9月上旬喷烯唑醇1000倍+140国际单位农用链霉素+枣特丰600倍+美林钙,防治枣锈病、炭疽病、缩果病、桃小、龟蜡蚧等,同时可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实耐贮性。
②9月上旬于树干、大枝基部绑草把,诱集枣粘虫、枣绮夜蛾、红蜘蛛等越冬害虫。
③9月中旬喷轮霉菌清600倍+磷酸二氢钾300倍,防治轮纹病。
④9月中下旬枣园施用基肥,1-3年生树株施有机肥10-30kg、钙肥0.25kg、尿素0.15-0.25kg,采用扩穴环状施肥。4-8年生树株施有机肥50-75kg、钙肥0.5-1kg、尿素0.2-0.5kg。缺铁、缺锌的树可增施铁、锌肥。
10月份(果实成熟期)
①10月初喷银果600倍+高效钙+农用链霉素,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防治烂果病。
②自10月上、中旬开始,分批采收冬枣,采收最好在清晨露水干后进行。
③采果后树体喷1遍600倍多菌灵或800倍甲基托布津,并拣拾病虫果集中销毁,减少病虫源。
冬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 ]
1.冬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
1.1 主要虫害的发生及危害
1 枣尺蠖该虫是冬枣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枣树的嫩芽、嫩叶及花蕾,并用丝缠缀,阻碍芽叶伸展,为害严重时可将枣芽、枣叶及花蕾吃光,危害极大。
2 枣瘿蚊该虫以幼虫为害嫩叶、花蕾和幼果。嫩叶受害后扭曲变形成为筒状,呈紫红色,质硬而脆,后变黑枯萎;花蕾受害后致使花萼膨大不能开放;幼果受蛀后变黄脱落。
3 枣龟蜡蚧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1~2年生枝条和叶片的汁液进行为害,并分泌大量排泄物,引起煤污菌寄生,使冬枣树早期落叶、幼果脱落、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树体整枝或整株死亡。
4 枣粘虫该虫以幼虫为害嫩芽和叶,用吐丝贴缀两片叶,并在其中取食为害;此虫亦蛀食花蕾、咬断花柄,以丝缀花于枝上,被害花变干枯,但不脱落,幼虫在后期啃伤果皮或蛀入果内,将粪便排出果外,造成被害果早落。
5 桃小食心虫 该虫以幼虫在果内为害,纵横穿食,果内充满虫粪,枣果变红脱落,无食用价值。
1.2 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危害
1枣锈病 冬枣主产区夏季雨水大且集中,使枣锈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造成很大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叶片背面散生或聚生凸起的土黄色水疱,即为病原的夏孢子堆,大多数生在主脉两旁、叶尖和叶基部。后期叶表皮破裂,散出黄粉状夏孢子,严重时变黄脱落,甚至叶片全部落光,不仅影响当年产量,且会影响翌年的生长和结果。
2枣炭疽病该病主要为害冬枣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枣果时,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逐渐形成不规则黄色斑,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病斑扩大连成为黑色,引起落果,病果味苦不能食用。叶片受害变为黄绿色脱落,有的呈黑色焦枯状悬挂在枣吊上。此病花期即可侵染,但通常要到果实接近成熟和采收期才开始发病。
2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 栽培管理措施
1 加强土肥管理搞好园地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做到涝能排、旱能浇,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对减轻枣锈病、枣炭疽病,红蜘蛛、枣龟蜡蚧等的发生和危害有明显效果。
2合理进行修剪 通过修剪使园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并及时中耕除草,这样可以减少红蜘蛛、枣锈病、枣炭疽病等的发生。
2.2 物理防治
根据冬枣主要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可采用物理防治控制病虫害。即秋冬季节及时清扫树下枯枝落叶,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僵果,刮除老翘树皮,集中烧掉。同时利用秋冬季,对园地土壤进行耕翻,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减少虫口密度,降低枣龟蜡蚧、枣尺蠖、桃小食心虫、红蜘蛛及枣锈病、枣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危害。在冬季有冰凌时,及时敲打树枝,可以震落枣龟蜡蚧。在枣尺蠖幼虫1~2龄间,利用其假死性,可震落幼虫,及时消灭。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选择适当时机,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发芽前,喷雾10%柴油乳剂或5度Be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和枣龟蜡蚧。3月初于树干基部环绑塑料膜带,带上缘涂粘虫药带,下方绑一圈草绳,每半月换1次,换下的烧掉,以阻止枣尺蠖雌峨上树,又可引诱雌峨产卵其中,集中杀灭。展叶前树上喷雾50%久效磷0.067%~0.1%溶液,4月下旬树干基部近1米的地面洒50%辛硫磷,每公顷7.5公斤,可杀死入土化蛹枣瘿蚊老熟幼虫。5月上旬在枣龟蜡蚧孵化初期至形成介壳前,树上喷布2.5%溴氰菊酯乳剂。0.03%~0.05%溶液,将其杀死。6月上旬雨后,树冠下1米周围地面洒辛硫磷颗粒剂,杀死出土桃小食心虫。6月底树上喷布50%久效磷0.1%溶液或氧化乐果0.125%溶液,防治红蜘蛛和枣龟蜡蚧。7月中旬树冠喷布50%退菌特粉剂0.167%溶液或粉锈宁0.067%溶液,防治枣锈病。7月底树上喷布2.5%溴氰菊酯0.03%溶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和枣龟蜡蚧若虫。9月中旬树体喷布多菌灵0.2%溶液或乙磷铝0.33%~0.5%溶液,防治枣炭疽病。
冬枣的几种保鲜贮藏方法
为了保持冬枣的新鲜程度、优良品质及风味,降低果品周围的温度、将冬枣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常用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冬枣保鲜技术主要有:气调保鲜储藏,也叫机械气调库储藏法。这种储藏方法要求有隔热性和气体密闭性能好的恒温库,并且要配备气体调节和监控的系统。它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加上对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调节,具有双重储藏、保鲜作用。遗憾的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技术程度也比较复杂,而且冬枣的储藏期短,一般只有3个月左右。
目前,最先进的冬枣储藏方法-------速冻保鲜法。应用本项技术,将冬枣经过适宜的冷冻处理后,可在低温条件下保鲜储藏12个月以上。冷冻储藏抑制了枣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了失水,可以长时间、最大限度地保存果实的营养成分和鲜食风味。经过长期冷冻储藏的枣,解冻后仍然果实饱满、颜色鲜艳,果肉脆甜。维生素C保存率达89%,腐烂率低于1%。储藏后果实不变形,果肉不变色,平均感官品质可达到储藏前的80—95%。水分和可溶性固行物含量保存率不低与95%。其储藏果实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处理,可以周年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