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了gdp之外,还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你好,人均GDP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另外,对于一个城市,我们可以看它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间三大产业的比例,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城市内部的收入分配。政府税收也可以作为衡量指标
1、GDP是一个国家(国界内)所有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GDP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设机构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年或季度)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最终产品价值。这是一个国家概念。
2、 GNP,国家;产值,翻译成中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CPI是CPI的缩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普遍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衡量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相对数字。用来反映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
拓展资料: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所有常住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总和。由于是衡量收入状况的总量指标,其名称不配“国内生产总值”,联合国等5个主要国际组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中将其更名为国民总收入1993年修订
2、GDP和GNI的区别在于衡量经济总量的视角不同。 GDP是一个反映生产成果的概念。它从生产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只要是境内居民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无论是境内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3、GNI是一个反映总收入的概念。它从初始收入分配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产出,即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减去该国的外国投资和劳动收入,加上国内投资和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2. 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哪些
人均GDP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 另外,对于一个城市,我们可以看它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间三大产业的比例,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 还有什么,城市内的收入分配。 政府税收也可以作为衡量标准。
拓展资料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西部中小城市经济总量小、产业水平低、辐射效应小,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中国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供给、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因此,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将西部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指由工商业等各种非农经济部门聚集的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的区域经济, 以及突出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人们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在发展经济学中常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一国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该国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是衡量各国生活水平的标准.为了更客观,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使用。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为6995美元,2014年为7595美元,2015年为8016美元,2018年为9800美元。 据人民公报统计。中华民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665美元,比上年增长6.3%。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将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3. 从城市的GDP,真的能看出城市的经济实力吗
整理分析数据好几年了,接触过各类经济指标,GDP、税收、金融、出口、固投、规工、社消、用电量、人均收入等等。但因为各地统计的规范性不一、标准不一,有些重要指标一直存在不少偏差。
比如之前居士整理过的规工数据,这几年才被国家统计局整顿,有些省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和利润总额被腰斩的都有;还有固投也是,国家统计局正在整顿中,从公布出来的某些城市数据看,被腰斩的、砍掉30%以上的都有。GDP也是同理,近五六年来几乎每年都有省市在被重新核算、挤水,至今还有不少地区(城市)的GDP和基础数据无法适配,总有一天也会被整顿的。
那么大家认为哪些经济指标才是相对可信的,而且可以体现省(市)的真实经济实力呢?我先说说我认为相对可靠而且比较重要的几项数据指标吧。
人均可支配收入、整顿后的工业数据、社保等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是抽样数据,但省级的话样本较大偏差是较小的,后面我会写一篇专门解析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基本上是相对靠谱的。大致可以体现地区(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
规工数据被国统局整顿后,绝大部分省市已经接近数据真实,只有少部分还存在偏差。所以可以大致通过最新的规工营收、利润总额来看各地的工业规模。
社保可以体现各地企业的规范性,这个在今天社会还是比较重要的。
4. 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首先要看GDP然后CPI但是不是这些越高就越好,要看人均收入和支出以后人民是否还有剩余的自己用来存储,城市的经济是不是发达不是光看是不是有很多的高楼大厦除了这些还有基础的配套实施是不是完善是不是人性!
5. 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应该看什么要素
汗一个 三楼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和发展的定义密切相关。发展是一个涵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指标,以前人们着眼于“经济增长”(诺奖得主西蒙.库茨涅兹Simon Kuznets所使用的术语),并用人均GDP、GNP等一系列指标来衡量。
但是,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和产出的提高外,还包括经济结构、人均福利的一系列变化。也是再这个意义上,有的一些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典型的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等。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由多方面的指标来衡量,一般适用较多的是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费、农村人口比重、人口预期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识字率等。不同的组织还制定指标来衡量各种制度环境。
其中,比如“人口预期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能比较合理的反应出一个国家的人民生
活水平状况,是广泛适用的衡量发展水平的指标。
还可以参考:一种新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的引入
内容摘要:城市化不发达情况下的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部分人滞留农村的现象称为伪 “逆城市化”。文章引入了剔除单位货币效用影响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对城市居民中的底层人群转移到农村及城市化过程受到阻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指出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是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障碍的一个可行办法。
关键词:伪“逆城市化”��收入差距��消费质量� 单位货币效用
根据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一般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1]狭义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较高水平上人口向郊区或者农村的回流。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城市化水平不高情况下市民向农村居住点转移以及原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城市户口的人群而今又费力获得农村户口的现象。这跟我们的所谓的逆城市化不是一回事。有人说这是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内部行业收入差距增大造成的直接后果。然而现在城市里不可能获得比在农村更少量的收入。为了搞清楚隐藏这一事实在背后的真正原因,本文将引入一种新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以解释为什么城市居民中的底层人群会有可能转移到农村以及城市化为什么会受到一些人的阻碍;并基于分析指出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是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障碍的一个可行办法。
1.伪“逆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2.一种新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的引入
3.对伪“逆城市化”的认识——基于甘肃省的数据
4.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是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