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关于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1、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根据“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in,garbageout)”的原理,为了使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预期效果,达到数据决策的目标,就要求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是可靠的,能够准确反应客观事实。如果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即使数据分析工具再先进,模型再合理,算法再优良,在充满“垃圾”的数据环境中也只能得到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系统运行的结果、作出的分析就可能是错误的,甚至影响到后续决策的制定和实行。高质量的数据来源于数据收集,是数据设计以及数据分析、评估、修正等环节的强力保证。因此,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管理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尽可能全面发现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推动数据质量的持续改进。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数据质量问题是影响信息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
2、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因为大数据的信息系统更容易产生数据质量问题:
(1)在数据收集方面,大数据的多样性决定了数据来源的复杂性。来源众多、结构各异、大量不同的数据源之间存在着冲突、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现象。在数据获取阶段保证数据定义的完整性、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尤为必要。
(2)由于规模大,大数据获取、存储、传输和计算过程中可能产生更多错误。采用传统数据的人工错误检测与修复或简单的程序匹配处理,远远处理不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问题。
(3)由于高速性,数据的大量更新会导致过时数据迅速产生,也更易产生不一致数据。
(4)由于发展迅速,市场庞大,厂商众多,直接产生的数据或者产品产生的数据标准不完善,使得数据有更大的可能产生不一致和冲突。
(5)由于数据生产源头激增,产生的数据来源众多,结构各异,以及系统更新升级加快和应用技术更新换代频繁,使得不同的数据源之间、相同的数据源之间都可能存在着冲突、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现象,再加上数据收集与集成往往由多个团队协作完成,期间增大了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问题数据的概率。
3、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为了改进和提高数据质量,必须从产生数据的源头开始抓起,从管理入手,对数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密切关注数据质量的发展和变化,深入研究数据质量问题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分析其产生的机理,探索科学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改进措施;必须强化全面数据质量管理的思想观念,把这一观念渗透到数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结合大数据的参考框架及数据处理实际需求情况,数据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多方协作改进,最终实现系统数据处于持续高效可用的状态。
3.1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评估数据质量,可以从如下4个方面来考虑:①完整性:数据的记录和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情况;②一致性:数据的记录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与前后及其它数据集保持统一;③准确性:数据中记录的信息和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异常或者错误信息;④及时性:数据从产生到可以查看的时间间隔,也叫数据的延时时长。
有了评估方向,还需要使用可以量化、程序化识别的指标来衡量。通过量化指标,管理者才可能了解到当前数据质量,以及采取修正措施之后数据质量的改进程度。而对于海量数据,数据量大、处理环节多,获取质量指标的工作不可能由人工或简单的程序来完成,而需要程序化的制度和流程来保证,因此,指标的设计、采集与计算必须是程序可识别处理的。
完整性可以通过记录数和唯一值来衡量。比如某类的交易数据,每天的交易量应该呈现出平稳的特点,平稳增加、平稳增长或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周期波动。如果记录数量出现激增或激减,则需要追溯是在哪个环节出现了变动,最终定位是数据问题还是服务出现了问题。对于属性的完整性考量,则可以通过空值占比或无效值占比来进行检查。
一致性检验主要是检验数据和数据定义是否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合规记录的比率来衡量。比如取值范围是枚举集合的数据,其实际值超出范围之外的数据占比,比如存在特定编码规则的属性值不符合其编码规则的记录占比。还有一些存在逻辑关系的属性之间的校验,比如属性A取某定值时,属性B的值应该在某个特定的数据范围内,都可以通过合规率来衡量。
准确性可能存在于个别记录,也可能存在于整个数据集上。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差别在于一致性关注合规,表示统一,而准确性关注数据错误。因此,同样的数据表现,比如数据实际值不在定义的范围内,如果定义的范围准确,值完全没有意义,那么这属于数据错误。但如果值是合理且有意义的,那么可能是范围定义不够全面,则不能认定为数据错误,而是应该去补充修改数据定义。
通过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对整个流通链条上的数据质量进行量化指标输出,后续进行问题数据的预警,使得问题一出现就可以暴露出来,便于进行问题的定位和解决,最终可以实现在哪个环节出现就在哪个环节解决,避免了将问题数据带到后端及其质量问题扩大。
3.2落实数据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与监控
有评价体系作为参照,还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监控,为数据质量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在数据流转环节的关键点上设置采集点,采集数据质量监控信息,按照评价体系的指标要求,输出分析报告。
3.3建立数据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机制
通过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发现问题,之后还需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反应,追溯问题原因和形成机制,根据问题种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踪验证改进之后的数据质量提升效果,形成正反馈,达到数据质量持续改良的效果。在源头建立数据标准或接入标准,规范数据定义,在数据流转过程中建立监控数据转换质量的流程和体系,尽量做到在哪发现问题就在哪解决问题,不把问题数据带到后端。
导致数据质量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研究表示,从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来源,可以分为四大问题域:信息问题域、技术问题域、流程问题域和管理问题域。信息类问题是由于对数据本身的描述、理解及其度量标准偏差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产生这类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数据标准不完善、元数据描述及理解错误、数据度量得不到保证和变化频度不恰当等。技术类问题是指由于在数据处理流程中数据流转的各技术环节异常或缺陷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技术实现上的某种缺陷。技术类数据质量问题主要产生在数据创建、数据接入、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装载、数据使用和数据维护等环节。流程类问题是指由于数据流转的流程设计不合理、人工操作流程不当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所有涉及到数据流转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比如接入新数据缺乏对数据检核、元数据变更没有考虑到历史数据的处理、数据转换不充分等各种流程设计错误、数据处理逻辑有缺陷等问题。管理类问题是指由于人员素质及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比如数据接入环节由于工期压力而减少对数据检核流程的执行和监控、缺乏反馈渠道及处理责任人、相关人员缺乏培训和过程资产继承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
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来源后,就可以对每一类问题建立起识别、反馈、处理、验证的流程和制度。比如数据标准不完善导致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整套数据标准问题识别、标准修正、现场实施和验证的流程,确保问题的准确解决,不带来新的问题。比如缺乏反馈渠道和处理责任人的问题,则属于管理问题,则需要建立一套数据质量的反馈和响应机制,配合问题识别、问题处理、解决方案的现场实施与验证、过程和积累等多个环节和流程,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并有效积累处理的过程和经验,形成越来越完善的一个有机运作体。
当然,很多问题是相互影响的,单一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可能暂时解决不了所发现的问题,但是当多方面的持续改进机制协同工作起来之后,互相影响,交错前进,一点点改进,最终就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3.4完善元数据管理
数据质量的采集规则和检查规则本身也是一种数据,在元数据中定义。元数据按照官方定义,是描述数据的数据。面对庞大的数据种类和结构,如果没有元数据来描述这些数据,使用者无法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正是通过元数据,海量的数据才可以被理解、使用,才会产生价值。
元数据可以按照其用途分为3类:技术元数据、业务元数据和管理元数据。技术元数据:存储关于信息仓库系统技术细节的数据,适用于开发和管理数据而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数据仓库结构的描述,包括对数据结构、数据处理过程的特征描述,存储方式和位置覆盖整个涉及数据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业务元数据:从业务角度描述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提供了业务使用者和实际系统之间的语义层。主要包括业务术语、指标定义、业务规则等信息。
管理元数据:描述系统中管理领域相关概念、关系和规则的数据,主要包括人员角色、岗位职责、管理流程等信息。由此可见,本文提出的解决思路都需要元数据管理系统的支持。良好的元数据管理系统能为数据质量的采集、分析、监控、改进提供高效、有力的强大保障。同时,良好的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也能促进元数据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互相促进完善,共同为一个高质量和高效运转的数据平台提供支持。
4结语
数据质量(DataQuality)管理贯穿数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覆盖质量评估、数据监控、数据探查、数据清洗、数据诊断等方面。数据源在不断增多,数据量在不断加大,新需求推动的新技术也不断诞生,这些都对大数据下的数据质量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此,数据质量管理要形成完善的体系,建立持续改进的流程和良性机制,持续监控各系统数据质量波动情况及数据质量规则分析,适时升级数据质量监控的手段和方法,确保持续掌握系统数据质量状况,最终达到数据质量的平稳状态,为业务系统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
Ⅱ 公司的客户应用系统非常很多,各种系统的数据管理困难,如何实现统一管理呢
推荐使用XSKY 星辰天合的XEDP,这是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多业务存储平台。他有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等多应用接口,满足不同虚拟化平台的存储需求,简化存储基础架构。
Ⅲ 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有哪些
值型和非数值型两类,这些数据在计算机中都必须以二进制形式表示。一串二进制数既可表示数量值,也可表示一个字符、汉字或其他。一串二进制数代表的数据不同,含义也不同。这些数据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中是如何进行组织存储的?
数据单位
· 位(bit)
位(bit),音译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最小单位,由数字0或1组成。
· 字节(Byte)
字节(Byte),简写为“B”,音译为“拜特”,简写为“B”。8个二进制位编为一组称为一个字节,即:1B = 8bit。字节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即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通常,一个ASCII码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国标码占2个字节;整数占2个字节;实数,即带有小数点的数,用4个字节组成浮点形式等。
· 字(word)
计算机一次存取、处理和传输的数据长度称为字,即:一组二进制数码作为一个整体来参加运算或处理的单位。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节构成,用来存放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
· 字长
一个字中所包含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不同的计算机,字长是不同的,常用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也就是经常说的8位机、16位机、32位机或64位机。例如,一台计算机如果用8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就说该机是八位机,或者说它的字长是8位的;又如,一个字由两个字节组成,即16个二进制位,则字长为16位。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字长越长,一次处理的数字位数越大,速度也就越快。
存储设备
用来存储信息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如内存、硬盘、软盘及光盘等。不论是哪一种设备,存储设备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信息的单位是字节,也就是说按字节组织存放数据。
· 存储单元
表示一个数据的总长度称为计算机的存储单元。在计算机中,当一个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存入或取出时,这个数据存放在一个或几个字节中组成一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特点是,只有往存储单元送新数据时,该存储单元的内容用新值代替旧值,否则永远保持原有数据。
· 存储容量
某个存储设备所能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的总和称为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用字节数来表示,如:4MB、2GB等,其关系为:1KB = 1024 B、1MB = 1024 KB、1GB = 1024 MB。1千字节相当于210 Byte,即1024 Byte, 记为1KB;1兆字节相当于220 Byte,即1024 KB,记为1MB;而1吉字节相当于230 Byte ,即1024 MB,记为1GB。
内存容量是指为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主存(RAM)总字节数,度量单位是“KB”“MB”,如32MB、64MB、128MB等。外存多以硬盘、软盘和光盘为主,每个设备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的总字节数称为外存容量,度量单位是“MB”“GB”,如800MB、6.5GB。
目前,高档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已从几MB发展到几百MB,外存容量已从几百MB发展到几GB~几十GB。
编址与地址
· 编 址
对计算机存储单元编号的过程称为“编址”,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
· 地 址
存储单元的编号称为地址。
注意:地址号与存储单元是一一对应的,CPU通过单元地址访问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地址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的信息是CPU操作的对象,即数据或指令本身。地址也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为便于识别通常采用16进制。
问题2
它所提供的功能有以下几项:
(1)数据定义功能。DBMS提供相应数据语言来定义(DDL)数据库结构,它们是刻画数据库框架,并被保存在数据字典中。
(2)数据存取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基本存取操作: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
(3)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DBMS提供数据控制功能,即是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等对数据库运行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数据正确有效。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装入,数据库的转储、恢复、重组织,系统性能监视、分析等功能。
(5)数据库的传输。DBMS提供处理数据的传输,实现用户程序与DBMS之间的通信,通常与操作系统协调完成。
问题3
着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MS SQL SYBASE DB2 ORACLE MySQL ACCESS VF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前有许多数据库产品,如Oracle、Sybase、Informix、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Visual FoxPro等产品各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在数据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
DBMS的主要目标是使数据作为一种可管理的资源来处理,其主要功能如下: 1.数据定义: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以及完整性约束和保密限制等约束。 2.数据操作:DBMS提供数据操作语言,供用户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是DBMS的运行控制、管理功能,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和存取限制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事务的管理和自动恢复,即保证事务的原子性。这些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4.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需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 5.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随数据的保护至关重要。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通过4个方面来实现: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控制。DBMS的其他保护功能还有系统缓冲区的管理以及数据存储的某些自适应调节机制等。 6.数据库的维护:这一部分包括数据库的数据载入、转换、转储、数据库的重组合重构以及性能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分别由各个使用程序来完成。 7.通信:DBMS具有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分时系统及远程作业输入的相关接口,负责处理数据的传送。对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还应该包括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以及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功能。
Ⅳ 如何有效的进行数据治理和数据管控
从技术实施角度看,主要包含“理”“采”“存”“管”“用”这五个,即业务和数据资源梳理、数据采集清洗、数据库设计和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使用。
数据资源梳理:数据治理的第一个步骤是从业务的视角厘清组织的数据资源环境和数据资源清单,包含组织机构、业务事项、信息系统,以及以数据库、网页、文件和 API 接口形式存在的数据项资源,本步骤的输出物为分门别类的数据资源清单。
数据采集清洗:通过可视化的 ETL 工具(例如阿里的 DataX,Pentaho Data Integration)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 (extract)、转换 (transform)、加载 (load) 至目的端的过程,目的是将散落和零乱的数据集中存储起来。
基础库主题库建设: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分为基础数据、业务主题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一般指的是核心实体数据,或称主数据,例如智慧城市中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信用、电子证照等数据。主题数据一般指的是某个业务主题数据,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监管、质量监督检查、企业综合监管等数据。而分析数据指的是基于业务主题数据综合分析而得的分析结果数据,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企业综合评价、产业区域分布、高危企业分布等。那么基础库和主题库的建设就是在对业务理解的基础上,基于易存储、易管理、易使用的原则抽像数据存储结构,说白了,就是基于一定的原则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然后再根据数据资源清单设计数据采集清洗流程,将整洁干净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是对基础库和主题库中的数据项属性的管理,同时,将数据项的业务含义与数据项进行了关联,便于业务人员也能够理解数据库中的数据字段含义,并且,元数据是后面提到的自动化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商业智能(BI)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元数据管理一般是对基础库和主题库中(即核心数据资产)的数据项属性的管理,而数据资源清单是对各类数据来源的数据项的管理。
血缘追踪:数据被业务场景使用时,发现数据错误,数据治理团队需要快速定位数据来源,修复数据错误。那么数据治理团队需要知道业务团队的数据来自于哪个核心库,核心库的数据又来自于哪个数据源头。我们的实践是在元数据和数据资源清单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且业务团队使用的数据项由元数据组合配置而来,这样,就建立了数据使用场景与数据源头之间的血缘关系。 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目录一般应用于数据共享的场景,例如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是基于业务场景和行业规范而创建,同时依托于元数据和基础库主题而实现自动化的数据申请和使用。
质量管理:数据价值的成功发掘必须依托于高质量的数据,唯有准确、完整、一致的数据才有使用价值。因此,需要从多维度来分析数据的质量,例如:偏移量、非空检查、值域检查、规范性检查、重复性检查、关联关系检查、离群值检查、波动检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数据质量模型的设计必须依赖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在技术上也推荐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来保障检测性能和降低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影响,例如 Hadoop,MapRece,HBase 等。
商业智能(BI):数据治理的目的是使用,对于一个大型的数据仓库来说,数据使用的场景和需求是多变的,那么可以使用 BI 类的产品快速获取需要的数据,并分析形成报表,像派可数据就属于专业的BI厂商。
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共享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共享方式也分为库表、文件和 API 接口三种共享方式,库表共享比较直接粗暴,文件共享方式通过 ETL 工具做一个反向的数据交换也就可以实现。我们比较推荐的是 API 接口共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能够让中心数据仓库保留数据所有权,把数据使用权通过 API 接口的形式进行了转移。API 接口共享可以使用 API 网关实现,常见的功能是自动化的接口生成、申请审核、限流、限并发、多用户隔离、调用统计、调用审计、黑白名单、调用监控、质量监控等等。
Ⅳ 企业如何有效的进行主数据管理
企业主数据治理主要分为4个阶段:主数据规划阶段、主数据标准梳理阶段、主数据治理阶段、主数据平台落地阶段。
1.主数据规划阶段
主数据规划阶段是主数据管理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一般都是主数据管理的顶层工作。该阶段的工作包括制定主数据管理组织、完善主数据管理制度、搭建主数据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主数据的稳定运行。
2.主数据标准梳理阶段
主数据标准梳理阶段需要梳理主数据分类标准、主数据编码标准及主数据属性标准。需要调研收集企业现有标准、参考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做差异及对标分析,从而找到现有标准不足,确定新标准的内容。
3.主数据治理阶段
主数据治理阶段需要梳理并检查现有数据中的缺失数据及噪声数据,发现现有数据的错误;并通过清洗、质检规则,完成历史主数据的治理工作,保障主数据管理平台铺地数据的准确性。
4.主数据平台落地阶段
主数据落地阶段也是主数据治理的最后一步。通过可靠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录入主数据标准,实现主数据规范化管理。这里推荐亿信主数据管理平台。
亿信主数据管理平台由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覆盖主数据标准;主数据质量;主数据采集、申请、新增、变更、审核、生效、失效、分发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程“零”编码,帮助用户高效完成主数据管理流程制定;丰富的可视化报表,完成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监控。亿信主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其高可用性帮助企业快速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保障各业务系统主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