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对统计数据的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
异常值也称离群值,具体地说,判断标准依据实际情况,根据业务知识及实际需要而定。
上界=75%分位数+(75%分位数-25%分位数)*1.5
下界=25%分位数- (75%分位数-25%分位数)*1.5
比上界大的和比下界小的都是异常值。
(1)会计数据怎么判断异常扩展阅读:
取检出水平α为5%,剔除水平α’为1%,按双侧情形检验,从附表中查得检出水平α对应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G0.975,剔除水平α’对应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G0.995。
若Gn>Gn’,且Gn>G0.975,则判断fn为异常值,否则,判断无异常值;
若Gn>Gn’,且Gn>G0.995,则判断fn为高度异常值,可考虑剔除;
若Gn’>Gn,且Gn’>G0.975,则判断f1为异常值,否则,判断无异常值;
若Gn’>Gn,且Gn’>G0.995,则判断f1为高度异常值,可考虑剔除;
⑵ 科目余额表和明细账余额对不上(科目余额表怎么看账目是否异常)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科目余额表和明细账余额对不上,科目余额表怎么看账目是否异常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科目余额表和明细账余额对不上,科目余额表怎么看账目是否异常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容易发现坏账或假账的可能性容易发现经济活动的异常情况容易发现企业资金周转快慢和企业产品是否畅销的线索容易发现利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可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某些趋势,进而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2、现代审计是抽样审计。
3、查错防弊只是审计工作的内容之一,其审计的主要目的已上升到对其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考察。
4、因而在审计实务中不可能全面地、连续地、不遗漏地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逐一检查,森枝因而充分发挥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在审计实务中的作用,是审计工作者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
5、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是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的“眼睛”,通过这眼睛,可以发现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存在的一些问题,拆轮发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为审计人员提供一些审计线索,使审计人员节约大量的时间用于对其他审计事项的调查和分析,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益。
6、在审计实践中,利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经过分析判断,可以发现下列问题:容易发现坏账或假账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将被审计单位连续的多个年度的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进行对比检查,就会发现,有的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项目,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额,其余额年年结转,金额不变。
7、这时,审计人员就应该怀疑其产生坏账或假账的可能性,然后采用函证、检查(追查至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凭证)等审计方法予以证实。
8、如果函证不能得到债务单位(人)的确认,然后就应继续检查业务发生当期(应收款形成时)的有关原始凭证和相关的经济合同,如果原始凭证和经济合同不能证明当期应收款项确认的正确性,就有可能是假账;如果原始凭证和经济合同能够证明当期确认应收款的正确性,就有可能形成坏账。
9、然后再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及有关人员进行询问,以进一步证实审计人员的怀疑。
10、这样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2、容易发现经济活动的异常情况如果对比连续几个年度的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额表,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在多年的变化度不大,但其中有一年突增或突减,也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2、就主营业务收入而言,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是相对有限的,其生产的产品也应一般不会突破其生产规模。
13、例如,对某企业近五年的情况进行审计,从1999年至2004年期间,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额表反映,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分别为8000万元、8400万元、8200万元、15000万元、7900万元、8300万元。
14、这组数据中,1999、2000、2002003、2004年收入变化不大,但2002年突增近7000万元,就应该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5、审计人员应对2002年该企业的收入确认进行较为详细的审计,通过一系列的审计方法,查出该企业是否存在虚增收入,自我包装等现象。
16、如果收入确认的有关原始凭证及相关合同能够证实收入确认的正确性,就应检查其生产能力,如果企业生产能力不足以支持企业的销售额,就应进一步检此御敏查其销售产品的来源渠道,看是否存在委托加工、与其他企业联合生产、或购进其他企业产品进行销售的行为。
17、同时将各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对比,看看其毛利率的变化是否异常。
18、主营业务成本,在社会经济环境及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未发生太多变化的情况下,成本总额变化幅度不会太大。
19、如果某年变化幅度太大,就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重视。
20、销售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企业经济坏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 一般变化不会太大。
21、如果某一年发生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少,审计人员就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检查增加或减少的真实原因。
22、管理费用在企业未发生重大改革(如工资、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下,一般变化也不会太大。
23、若某年变化太大,就应进行重点检查。
24、3、容易发现企业资金周转快慢和企业产品是否畅销的线索通过科目发生额及余额额表对企业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对比,可以发现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是否畅销,企业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进而转化为销售收入的时间快慢。
25、如果企业存货中的库存产成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过大,证明企业的产成品销售不畅,有可能形成滞销;如果企业存货中原材料库存资金过大,就证明企业资金周转过慢。
26、如果原材料期初库存已经很大,本期又进行了大量的采购(累计借方发生额过大),就应进一步检查盘存表,或到库存进行现场察看,证实其是否存在毁损、变质、报废的原材料未及时进行帐务处理,从而形成虚增资产的情况。
27、通过有关审计程序对其进行检查,并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28、4、利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可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某些趋势,进而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29、例如,通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逐年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30、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上升,证明企业的经营形势趋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下降,证明企业的经营形势趋坏。
31、审计人员应与企业管理层取得沟通,建议企业开拓市场。
32、通过企业利润总额的逐年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趋势。
33、如果企业利润总额逐年递增,就证明企业盈利能力趋强;如果企业利润总额逐年递减,就证明企业盈利能力趋弱。
34、审计人员就应该采取别的审计方法,查找原因,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必要的沟通。
35、通过企业货币资金余额的逐年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现金流是否正常,进而推断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质量以及盈利质量。
36、总之,在审计实务中,正确运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额表,对于尽快进入审计状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⑶ 怎么看财务报表有没有问题
财务报表的查账方法与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报表的核算企业生产经营中并存着三种类型的核算:即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所以也就存在着相应的三种核算报表:财务报表、统计报表和业务报表,这三种报表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在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三种报表相对应,报表查账也可分为:会计报表查账、统计报表查账、业务报表查账。会计报表检查的重点是为实现报表检查的目标,有针对性地确定检查的重点及其主要内容。对会计报表的检查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会计报表的内在质量的检查,侧重于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其次是分析和评价性检查,侧重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2.会计报表常规性审查对会计报表常规性审查主要包括报表编制是否符合规定的手续和程序;各种报表如主表、附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制是否齐全;报表的截止日期是否适当,资料来源是否可靠;报表内容是否完整;各项目数据如年初数、期末数及小计、合计、总计是否正确;对主要报表应逐一核对,其他报表一般可先核对总数,发现差错和可疑问题再进行具体核对,对发现的差错和不平衡现象必须查明原因,找出源头。3.报表勾稽关系的审查报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包括主表与附表、主表与主表、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报表与计划、账簿之间等。对报表勾稽关系的审查,可以进一步验证报表的正确性,研究企业资金运动的联系和趋势。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为:(1)、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的关系,即本期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期初数等于上期报表的期末数,本期报表中有关项目的累计数是上期报表的累计数加本期发生数;(2)、本期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式等;(3)、主表与附表之间的关系,一般附表是用以说明主表中某些特定项目,主表中某些项目是附表的计算结果;(4)、各类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之间实际项目的勾稽关系等。4.报表中有关内容的纳亩掘检查对报表有关内容的检查是报表检查的核心,即对报表中有关数据进行审查分析,即验证报表中的数据是否真实正确地反映厂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并进一步观察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于各种会计报表的性质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检查人员所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如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反映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它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资产、负债和资本等账户。这类账户属于实账户,既有余额可供核算,又有实物可供盘点,还可以经过调查研究取证以及进行平衡分析、结构分析等,以证实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但损益表却不同,其性质属于动态报表,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经营过程和结果,其资料来源于收入、成本费用等账户,一般无余额,也无实物耐磨町供盘点,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摊销、分配才能得出其报表项目数;所以对它们的检查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检查的证据,取得检查成果。对报表分析、评价性检查,主要是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检查实现的:①、分析评价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②、分析评价盈利能力及其可靠性;③、分析评价资本结构及其稳健性;④、分析评价资金分布及其合理性;⑤、分析评价企业成长能力及其持续性;⑥、分析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其风险性。统计报表的检查重点与会计报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要对报表本身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所提供的统计信息正确无误;同时要对统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性。前者主要检查统计报表的结构是否合理;项目是否齐全;其格式是否符合国家统计部门的规定;各统计数据的来源是否经过科学严密的计算汇总;有无人为的调节;有无用预计数、估计数和期望数来代替实际统计数;报表要素是否完整;指标的口径是否正确;报表的填写是否规范;报表的文字、数据、表格等是否清晰、整洁;报表中各小洞核计、合计和总计是否正确,有无计算错课和其他明显不妥之处。业务报表的检查重点是报表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有无该设的未设,不该设的却盲目设置现象,各报表之间的编制、传递和上报关系是否清楚,报送的时间是否及时,其应有作用是否能正常发挥;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活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体现了相关性、重要性和充分性的原则要求;是否成为企业管理的有力工具;业务报表的编制是否有具体规范要求。有关人员编制报表是否按章办事;业务报表的质量是否能满足管理需要;有无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等等。5.报表查账的常见方法报表检查的常见方法有:(1)审阅法这是对报表检查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指对报表进行仔细阅读和审视性检查,看其是否存在问题,如各项目是否齐全,具内容是否充分反映,各种勾稽关系是否存在,各项目数据是否正常,文字说明是否准确等,如发现异常或可疑之处,则应进一步审查有关资料。(2)复核法指对报表中所列的有关计算结果进行重新计算检验,视其是否存在错、漏、重问题,特别是对报表中的小计、合计和总计进行复核,对其应有平衡关系进行复核,对报表中有关指标值进行复核等等,以发现错误,判断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要求被查单位及时纠正和调整。(3)核对法这是确定有关数据是否相符的常用方法,如报表与账簿有关数据,报表之间的有关数据等,如经核对不符,说明存在问题,应进一步查明原因。(4)比较法即将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具有可比性的资料数据进行比较,旨在验证有关资料数据是否合理,如本期与上期比较,财产物资库存的增减、应收应付款项的增减变动、利润的升降等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且不能说明理由,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应进一步查明原因。(5)分析法分析法是指对报表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判断各种可能存车的问题及其原因,井确定下一步审查的重点和范围。分析是综合的前提,是对总体进行分类、解剖的重要手段。分析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各种方法审查的结果,以及检查人员的经验、水平和技能。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⑷ 如何鉴别虚假财务报表
对于由于这两大类原因而编制的虚假财务报表,分别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一)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主要采取搜集信息、查找证据、对企业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查账核实等手段,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法: 1.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2.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找出疑点。 3.与企业平时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重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例如,当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有些报表科目的数字和平时的数字相比可能会大出很多,也可能小很多,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进行深入的查证,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4.现场调查,进行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核对,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哪御实之间都应该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也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二)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做到了报表平衡及账表、账账、账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更深入的一些方法: 1.对重点会计纤扮科目进行分析。 企业对报表进行粉饰时,常常运用的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补贴收入、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如果这些会计科目出现异常变动,我们必须注意了,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科目来讲,如果这一科目下的金额过大,但是公司的收入又很小的话,那么这家企业就可能存在问题,如抽逃出资,很多抽逃出资的情况都是将账务记入了“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2.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 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是指将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一种方法。有的公司采取的粉饰报表手法比较高明,他们往往通过子公司来实现利润虚构。 3.对或有事项进行分析。 这里解释一下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保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等。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尤其应对或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因为或有损失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以减少负债、虚增利润。因此,对毁缓灶或有事项应加以注意。
⑸ “攻略”你财务报表中的六大指标,异常了吗
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的脸面,指标出现了异常,就相当于人的脸上有了黑点和污点,不仅自己感觉不舒服,别人看着也不舒服。
会计们应该都知道关于报表的三句话:利润表是一个企业的面子、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底子、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里子。在大数据下,随着金税三期在企业数据方面的深入,作为财务人员应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的以下六大指标,别异常了!
指标一 存货周转率异常预警
公缓野 式: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次)
预警值:存货周转率过低,存在不计、少记收入的嫌疑,存货周转率略微高了相对较好,一般没有标准,主要与同行业、本公司以前年度相比;
提 醒:注意,并非存货周转率越大越好,每月的存货周转率若是超过5次以上或者更大也会列为发票监控范围内,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迹象。
指标二 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公 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提 醒: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如超过了50%以上,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转率越大越好,每月的存货周转率若是超过5次以上或者更大也会列为发票监控范围内,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迹象。
指标三 固定资产周转率异常预警
公 式: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净值+期末净值)÷2
提 醒: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固定资产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固定资产虚假抵扣等问题。
指标四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预警
公 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提 醒: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低于行业平均变动率则企业可能存在少计不计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指标五 预收账款占比过大异常预警
公 式:指标值=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提 醒: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如大于20%,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款项是否真实入账。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如果有了问题,也就是企业预警了,并不说明企业一定存在着稽查的风险。
指标六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预警
公 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提 醒戚耐: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
总 结
(1)财务指标是生硬的、死板的,异常了并不代表企业一定出了问 题,也就是企业预警了,并不说明企业一定存在着稽查的风险。
(2)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正视预警,但是不要刻意地去吻合这些纳税评估指标;
(3)会计人员只需要记住:真实的业务、真实体现就可以扰仔喊。
⑹ 所谓“财务状况异常”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
(2)最近一个哗圆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别处理。
(3)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乱棚塌度的财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弊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部分 ,低于注册资本。
(5)最近一份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利润进行调整,导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
(6)经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
⑺ 会计科目勾稽关系的异常如何辨识
一.与利润表相关的会计科目异常情况;
1、营业收入增幅低于应收账款增幅,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背离;
在公司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应收账款。正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变化幅度应与营业收入的变化相一致。如果应收账款增长速度高于营业收入,可能意味着:第一,公司放宽信用条件以刺激销售;第二,公司人为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虚构营业收入。此外,理论上来说,虽然随着应收账款迅速增加和销售回款速度下降,经营性现金流自然会随之下降,但是,如果经营性现金流净值的增长速度长期显着低于净利润甚至为负数,且应收账款的增速一直高居不下时,就需引起注意,因为这极有可能是公司虚构营业收入而非放松信用条件。
2、营业利润大幅增加的同时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增加比例很小;
公司正常经营产生营业收入时不可避免要产生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这两项费用一般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当期营业利润出现了大幅增加,而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则有三种可能:一是相关的销售并不存在;二是公司为优化当年盈利水平,已将当期应计费用调至上一会计年度;三是公司刻意调减当期应计费用来相对提高营业利润,如将应作为期间费用的无形资产研究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等。
3、公司应缴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费用异常低,与收入和利润增长幅度不匹配
公司所得税一般由公司利润乘以税率所决定,如果公司利润较高,但是所得税却低于应有的水平,说明所得税费用与净利润差异较大,在没有免税条款的情况下,很可能是报表舞弊的预警信号。同样,公司应缴增值税应与销售商品增值额对应,营业税金及其附加与提供应税劳务等相对应,如果应缴增值偏低,可能意味着营业收入被虚构。此外,如果应税额与净利润差异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税漏税或虚构收入的预警信号。
二·与现金流量表相关的会计科目异常情况;
1、拥有与经营业绩不相匹配的现金余额,且现金占资产总额比例过高,多年来变化很小
一般而言,公司为了避免负担额外不必要的机会成本,其货币资金余额都会与自身的经营情况相匹配。如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明显超出经营规模的需要,且多年来无变化或变化较小,则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第一,现金用途受到限制,如进行质押、设立担保等,而公司未将相关情况进行披露;第二,现金资产被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占用。
2、高额现金伴随着高额短期负债和逾期欠款等;
如果公司拥有高额货币资金的同时还伴有高额的短期银行借款等短期负债或逾期借款,且高额货币资金基本上能够涵盖短期借款或逾期借款,那么该公司背后可能也存在着和上一情况一样的问题。
3、应收账款变动不大的情况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和增值税增幅不匹配
理论上来说,在应收账款年初年末余额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当年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幅度应与营业收入以及增值税的增幅相匹配,如现金流增幅大大小于收入和增值税增幅,则有虚构收入并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嫌疑。
4、应付账款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营业成本增幅不匹配
同应收账款一样,在应付账款年末余额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当年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应与营业成本增幅保持相当水平,如现金流增幅大大小于营业成本,则公司有可能虚构收入,并相应虚构了相关营业成本。
5、其他与投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会计科目异常情况
一是某会计年度现金流量表中出现大额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而在资产负债表及其附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在建工程以及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在年度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二是“投资支付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与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变动幅度不匹配;三是“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与验资报告中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匹配。
三.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会计科目异常情况——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数额巨大,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不匹配。
由于公司会计人员将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或应付的款项全部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这使得这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比较繁杂,很容易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进行舞弊的工具。涉及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舞弊手法主要有:第一,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隐藏短期投资,截留投资收益;第二,利用其他应收款隐藏利润,偷逃税款;第三,利用其他应收款转移资金;第四,利用其他应收款私设小金库;第五,利用其他应付款隐藏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