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频数是什么频率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吗
频数: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m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
频率:
比值m/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频率。
区别:
1、取值不同
频数又称次数。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各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
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也叫做这个组的频率。有了频数(或频率)就可以知道数的分布情况。
2、侧重点不同
一般称落在不隐悉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频率中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fn(A)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
3、分布不同
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庆御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将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灶差乎是频数分布表。调查数据经分类整理后形成频数分布表。
在直角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样本数据,纵轴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值,将频率分布表中各组频率的大小用相应矩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由此画成的统计图叫做频率分布直方图。
❷ 数据分析2-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的定义:在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频数分布。又称 分布数列 。分布数列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其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分布的单位数。
统计分布是统计分析结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在描述性统计时、只用平均值、方差等统计时会产生数据的信息缺失、需要一些其他方法来表示样本的实际状况。由于其分布概率分布近似、通常可以用来推断数列的分布情况。
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性质不同,其次数分布的特征也不同。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次数分布,归纳起来主要有 钟型分布 、 U型分布 、 J型分布 和 洛伦兹分布 四种类型。
钟型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俗称,其特征是“中间高,两头低”,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边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形如古钟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钟型分布多表现为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特征是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最多,以标志变量中心为对称轴。两侧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着与中心变量值距离的增大而渐次减少,并且围绕中心变量值两侧呈对称分布。这种分布在统计学中称为 正态 分布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许多变量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类型。
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形成“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型分布。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加而增加,即J形分布。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加而减少,即J型分布。
洛伦兹分布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 M.Lorenz)提出来的,专门用以研究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问题。
横轴OH表示人口的累计百分仿李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计百分比,升大运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人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洛伦弦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部分A 叫做“ 不平等面积 ”,直角三角形OHL的面积(A+B)叫做“ 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就是 基尼系数 ,也称 集中系数 :基尼系数= A/(A+B) 。
基尼吵梁系数等于1,表示收人分配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等于0,表示收人分配绝对平等。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的标准之一。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人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人差距较大;0.5 以上表示收人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6-0.38 之间,我国2013年全国居民收人的基尼系数为0.473。
❸ 频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各有什么优点
频数:直观的表现了在某个范围内(这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段段指数,也便于了解数据的多少。
频数分布表:容易判断数据的多少,比较各个小组的差别【注意:这要根据频数分布握配表中每列的内容来分析,如有组中值、频率等等】
频数分布直方图: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频数折线图:①能更燃判直观地反映分布的波动情况;②在一个坐标系内可以画多个频数分布折线,方便将它们作比较;③给进一步的研究带来方便。
❹ 频数分布的简介
频数:数据出现的频率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分布数列的种类: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为属性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变量分布数液并列又有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
1º 各组的频率大于0;
2º 各组的频率和等于1(或者说100%)
对于有序分类变量,除了给出各类别的频数和频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方面:低于或者高于某类别的取值的案例的频数和频率。因为,个案之间是有等级的,知道比它们高的或者比它们低的频数或者频率,是有用的。但是,特别注意的是,统计软件只能按照类别编码从小到大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累知埋晌计,如果编码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手工统计。所以,搭锋正确的编码至关重要。
❺ 什么是频次分布详细解释
什么是频数分布
将一组计量资料按观察值大小分为不同组段,然后将各观察值归纳到各组段中,最后清点各组段的观察值个数(称频数),以表格形式表示之,称为频数分布表又称“频次分布”,简称“频数表”。
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1、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
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用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小参差不齐。频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趋势,是个体差异所致,可用一系列的变异指标来反映。
2、便于进一步计算有关指标或进行统计分析。当数据较多且需手工计算时,常先编制频数表,再进行统计计算。
3、发现特大、特小的可疑值。
如果频数表的一端或两端出现连续几个组段的频数为零后,又出现少数几个特大值或特小值,使人怀疑其是否准确,需进一步检查和核对并做相应处理。
4、据此绘制频数分布图。
❻ 影响频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频数分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类并举塌迟计算每个类别的频数的方法,主要用于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可以更正李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影响频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样本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样本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频数分布衫搏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分类区间的选择。分类区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每个类别的范围和频数大小,因此需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分组方式的选择。常见的分组方式有等距分组、等频分组、聚类分组等,不同的分组方式会影响到数据的分组效果。
❼ 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频数(率)分布的意义
1、可以描述数据的枣坦磨集中点,以平均值表示。
2、可以描述数据变异的情况。
3、可以描述数据分布的形状。
4、可以显示数据凳斗中的不规则的情况。信枣
❽ 什么是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表
简单地说、个数、次数
符合某种条件的、
❾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特征即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集中趋势是指变量值集中的倾向;离散趋势是指变量值的分散情况
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0.03,岁隐最大的测量值=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乎厅厅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❿ 在数学统计里,什么叫频数什么叫频率
1、频数:
频数又称“次数”。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2、频率:
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10)什么叫数据的频数分布扩展阅读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对于有序分类变量,除了给出各类别的频数和频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方面:低于或者高于某类别的取值的案例的频数和频率。因为,个案之间是有等级的,知道比它们高的或者比它们低的频数或者频率,是有用的。
特别注意的是统计软件只能按照类别编码从小到大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累计,如果编码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手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