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计数据造假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三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第六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2. 账表不符违反什么规定怎样处理
法律分析:账表不符违反会计法的规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符。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如果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致则可能是: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对于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不相符。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在保证往来账户记录完整正确的基础上,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寄往各有关往来单位。对方单位核对后退回,盖章表示核对相符;如果不相符,须对方单位说明情况。据此编制“往来款项清查表”,注明核对相符与不相符的款项,对不相符的款项按有争议、未达账项、无法收回等情况归类合并,针对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不相符。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点结果,应逐一填制盘存单,并同账面余额记录核对,确认盘盈盘亏数,填制实存与账存的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现金日记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不相符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及盈亏情况。现金清查后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并据以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三条 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 审计工作中财务报表数据的造假套路有哪些
【导读】财务报表是反映公司企业的经济运营状况和资金流动情况的表现,从rx咖啡可以看到财务造假可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么在审计工作中财务报表数据的造假套路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虚拟资产挂账:
存货计价采用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以及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如明知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在年末编制财务报表时将存货发出方法由“移动加权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导致高估利润。
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1)虚构经营业务,人为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
(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和进行股权置换。
(3)利用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
(4)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用,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
3.在建工程与完工周期不匹配
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会加快在建工程完工速度的,而且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后,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抵扣所得税。但是个别一些企业,在建工程几年都不完工,而且项目数量年年还在增加。这么做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工程项目是虚假的,二是迟迟不转固定资产,是便于将各种费用装进在建工程,虚增当期盈利。
4.隐瞒负债
隐瞒负债可以降低债务杠杆,美化资产负债表。隐瞒负债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故意将负债错误分类,通过回购调节公司资产负债情况等。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工作中财务报表数据的造假套路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