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建设
一、内容概述
1.成果简介
为查明我国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国土资源部自1999年开始在全国山区丘陵县(市)组织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建设是为了配合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而开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应用信息技术,规范调查数据采集应用,建立标准地质灾害数据库,方便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管理使用,实现数据录入、检验、入库、管理、发布一体化,为开展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和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支撑。
项目编制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空间数据库图示图例》和《属性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等信息化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等进行规定,填补了国内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标准的空白。
2003~2008年度项目先后开发了包括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录入子系统、检查验收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在内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从野外调查数据录入—数据检验—数据入库—数据库管理—成果演示—成果发布的信息化工作流程,率先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的网络发布和三维地图浏览。
2.技术指标
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要求,通过广泛调研,结合野外调查人员、信息系统建设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的需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实现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化成果的规范化、标准化录入,实现了成果检查验收和汇总集成,实现了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的浏览、查询和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实现了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的网络发布。具体功能如下:
(1)数据录入功能
实现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情况、滑坡野外调查表、崩塌野外调查表、泥石流野外调查表、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地裂缝野外调查表、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地面沉降野外调查表,以及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和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等表格、图件、报告的录入、修改和编辑,提供数据库查询、图件浏览等功能(图1)。
(2)数据检查功能
实现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成果完整性检查,实现了地质灾害数据库数据项缺失率和坐标误差检查,实现了空间图形中所含图层文件的完整性、图层属性完整性、图层套合关系、地图参数,以及图库一致性检查等功能(图2)。
图1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录入子系统
(3)数据管理功能
实现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资料的汇总集成、查询、浏览、统计、数据更新和输出等功能,通过本系统可以为全国、省、县三级用户提供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详实而直观的管理功能,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服务(图3)。
(4)信息发布功能
通过网络,实现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的实时查询、地图浏览等功能,实现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成果、应用软件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浏览、下载服务(图4)。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2003年至今,全国已有2020个调查县(市)利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完成了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成果的采集和录入,并提供给当地政府使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30个省(区、市)(除香港、澳门、台湾和上海)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分别利用该系统进行地质灾害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日常管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为城镇建设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十一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做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进行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编制地质灾害年度防灾预案、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等提供了支撑,提高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对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着成效。
图2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检查验收子系统
图3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管理子系统
图4 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发布子系统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利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第一时间提取了汶川地震灾区84个县(市)的历史地质灾害信息,为地震引发地质灾害严重程度评估、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等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领导抗震救灾、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随着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调查与管理工作的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将在全国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深入推广应用,将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推广转化方式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免费提供,用户可直接登录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http://www.cigem.gov.cn/)专题栏目下载系统安装包及说明文档,根据需要可提供技术咨询或现场服务。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联系人:李媛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5777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