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大令人震惊的大数据真相
十大令人震惊的大数据真相
如今,“大数据”是科技界当之无愧的热词,围绕着它有众多的新闻和炒作。最近的研究显示,2013年,全球范围内花费在大数据上的资金就高达近310亿美元。这项研究预测,这个数字将会持续增长,到2018年将会达到1140亿。当然,有关大数据的新闻也不全都是事实,这其中存在着许多夸张的宣传,很多企业经营者并不了解大数据的实质,他们也并不清楚为何大数据花费如此之高。
尽管全球各地正想举办关于大数据的学术研讨会和商业论坛,但这个出现在新时代的科技名词仍有很多方面不为人所知。简单来说,大数据是指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在持续稳定增加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量十分巨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如果你想走近“大数据”,了解“大数据”,那就可以看看199IT发布的有关大数据的真相吧。
1、全球数据的90%产生于过去2年内。
2、当前数据产生的速度非常快,以今天的数据生产速度,我们可以在2天内生产出2003年以前的所有数据。
3、行业内获取并且存储的数据量每1.2年就会翻一番。
4、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由现在的3.2ZBytes变为40ZBytes(1ZB=1024EB,1EB=1024PB,1PB=1024TB)。
5、仅Google一家搜索引擎,每秒就处理4万次搜索查询,一天之内更是超过35亿次。
6、最近的统计报告显示,我们每分钟在Facebook上贡献180万次赞,上传20万张照片。与此同时,我们每分钟还发送2.04亿封邮件,发送27.8万推文。
7、每分钟大约有100小时的视频被传上类似YouTube这样的视频网站。更有趣的是,要花费15年才能看完一天之内被传到YouTube上的全部视频。
8、AT&T被认为是能够用单一数据库存储最多数据量的数据中心。
9、在美国,很多新的IT工作将被创造出来以处理即将到来的大数据工程潮,而每个这样的职位都将需要3个额外职位的支持,这将会带来总计600万个新增工作岗位。
10、全球每分钟会新增570个网站。
这一统计数字至关重要,也具有颠覆性。这就是10大令人惊奇的大数据真相,你震惊了吗?全球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大数据的不同方面,因为处理这些大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中之重。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十大令人震惊的大数据真相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② 拥抱大数据迎接大未来观
拥抱大数据 展望新未来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把推进大数据审计作为审计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突破口。
只要每个人积极调整,把握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途径,积极探索采集数据的途径和方式,提升驾驭大数据的能力,让海量数据真正“动”起来,就一定能牢牢把握审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释放出大数据审计的潜力。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称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十余年潜心研究数据科学,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
大数据——当下一个当之无愧的热词。大数据是什么?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所带来的信息风暴,却正悄无声息而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席卷着各行各业。《大数据时代》一书,被奉为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用两百多页的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战略和行动?又该对未来大数据抱着何种期许?书中集中展示的多个案例,揭开了大数据的神秘面纱,也给读者们带去诸多启发和思考。
电商投放广告、物流调度运力、证监会抓老鼠仓、金融机构卖基金、民航节约成本、农民破解猪周期、制片人拍电影……看似毫不相关的一桩桩事件,背后其实都有大数据的发力。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大数据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改变,无处不在。大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大数据的洪流,正裹挟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变化而来。从政府到企业,从个人到群体,大数据带来的,是一场关于工作、生活与思维的大变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正开始思考,自己该如何更好地迎接大数据,拥抱大数据。
数据充满机遇,云端决定未来。一直和数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审计部门,在大数据时代,自然不会只做旁观者。拥抱大数据,是审计部门适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审计部门的前行指明了方向。《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破解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而且有利于做深做透审计项目,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审计工作规律。
拥抱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与时俱进,辨清这一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商业机构可以通过自己的算法,清晰地分析一个人的购买喜好、生活轨迹,做出最适合的研判,提供更好或者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个人留下的千丝万缕的数据踪迹,也带来了隐私暴露的担忧。只有认清大数据,我们才能更好适应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大胆接受新时代的挑战。而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更需要保持对社会经济数据的敏锐嗅觉,了解大数据,主动拥抱大数据,进而深度挖掘、充分运用所拥有的数据,提升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
拥抱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改变工作方式,熟练掌握运用大数据,让大数据为我们的工作所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被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运用。小到拼车,大到投资,大数据应用的身影无处不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审计的根本出路在信息化,没有审计信息化,特别是没有大数据审计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审计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也无从实现。利用大数据开展审计工作,用网络代替人“跑腿”,用电脑代替人脑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审计成本,快速锁定疑点、定向排查;另一方面也便于对相关领域长年累月形成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关键依据,帮助政府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审计各方面的作用。
当然,迎来这样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当前审计信息化的最大短板在大数据审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该补足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短板,顺应时势,知难而进,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适应大数据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在许多地方,大数据发展的脚步早已迈开,政务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等,拥有着诸多先发优势。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把推进大数据审计作为审计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突破口。有理由相信,只要每个人积极调整,把握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途径,积极探索采集数据的途径和方式,提升驾驭大数据的能力,让海量数据真正“动”起来,就一定能牢牢把握审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释放出大数据审计的潜力,迎来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大数据的未来,值得你我期待。
③ 大数据的内容和基本含义
“大数据”是近年来IT行业的热词,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起来,如2014年的两会,我们听得最多的也是大数据分析,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什么是大数据概念呢,大数据概念怎么理解呢,一起来看看吧。
1、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脑甚至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2、大数据的采集。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每天都在产生数量巨大的数据碎片,数据计量单位已从从Byte、KB、MB、GB、TB发展到PB、EB、ZB、YB甚至BB、NB、DB来衡量。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采集也不再是技术问题,只是面对如此众多的数据,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其内在规律。
3、大数据的特点。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 要求实时性强、数据所蕴藏的价值大。在各行各业均存在大数据,但是众多的信息和咨询是纷繁复杂的,我们需要搜索、处理、分析、归纳、总结其深层次的规律。
4、大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人脑来推算、估测,或者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因此,大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必须用到云技术。
5、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将人们收集到的庞大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实现资讯的有效利用。举个本专业的例子,比如在奶牛基因层面寻找与产奶量相关的主效基因,我们可以首先对奶牛全基因组进行扫描,尽管我们获得了所有表型信息和基因信息,但是由于数据量庞大,这就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比对,挖掘主效基因。例子还有很多。
6、大数据的意义和前景。总的来说,大数据是对大量、动态、能持续的数据,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的挖掘,从而获得具有洞察力和新价值的东西。以前,面对庞大的数据,我们可能会一叶障目、可见一斑,因此不能了解到事物的真正本质,从而在科学工作中得到错误的推断,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切真相将会展现在我么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