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奔驰glc有行车电脑数据吗
奔驰glc没有行车电脑数据。行车电脑数据是在行车记录仪里面,奔驰glc出厂是没有带有行车记录仪的,所以奔驰glc没有行车电脑数据。
❷ 特斯拉公布行车数据,车企和车主谁在说谎
在近期已经出现了很多特斯拉的负面新闻,并且还有许多车主说出了特斯拉车辆的问题。尤其是近日出现的刹车失灵的问题,占据热搜榜第一已经很多天了,至今问题还未解决。事发时间为2月21日下午的6:14分。该车辆并没有制动相关的故障,主要的数据为在22秒36分秒。行驶的速度为118.5km/h,于是在23秒17分踩下了制动踏板。在24秒40分秒速度下降至109.5km/h。25秒87,分秒激活了车辆的ABS。在26秒43分秒的时候降至74km/h。秒,39分秒向左打了方向。在27秒59分秒激活了车辆的稳定系统。于是在27秒45分秒速度降至48.5km/h。按他们的数据分析,制动压力提供了速度也降低了,但因为速度过快,制动晚了,没有保持到安全距离,所以导致了碰撞。
所以说以至于他公布的这个行车数据暂时我们没有人可以去证明他是真是假。让我们来期待接下来特斯拉会提出怎样的证明吧。
❸ 春风250sr有行车数据吗
春风250sr有行车数据。250SR配备最新的T-BOX车联网硬件,记录行车数据、碰撞和振动报警、跟踪实时轨迹、分享快乐影像视频等。250SR采用辐射卡钳设计,此外,辐射卡钳更方便更换不同尺寸的制动盘。250SR还配备了德国欧陆ABS,292/220mm圆盘设计,前部四个活塞卡钳。整车配备LED光源,具有良好的照射距离和铺路效果,后尾灯,立体均匀的光线,非常高辨识度。
❹ 10W左右的车那款有行车电脑或者油耗等数据显示
首选世嘉
行车电脑,油耗显示,剩余油耗能跑多少公里
平均时速,定速巡航,限速,等等等
❺ 燃油车有行车数据吗
燃油车有行车数据。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燃油车过去根本没有数据,一切都是机械设计。现在高档车都开始电子化了,所以行车数据在它的电子控制系统是可以查到行车数据的。电动车基本都是电子设备,一切都在数据中保存,所以它的数据还是比较可靠的。
❻ 特斯拉公布事发前1分钟行车数据,他们的车究竟有没有问题
特斯拉的车子当然有问题,这是有目共睹的。尽管特斯拉公司高管“死鸭子嘴硬”---拒不承认,但消费者自己有脑子、会思考,他们不承认并不代表不存在质量问题。
行车数据显示,在事故发生前车主用4秒多的时间将车速从118码减到40多码。其他机动车从118码减速至停车需要花费3秒左右,制动距离50米以内。现在特斯拉汽车要花更多的时间还不能完全制动,无疑是“实锤”了特斯拉刹车失灵。更何况现在已有多个政府部门和权威媒体点名批评特斯拉是“责任失灵”导致的刹车失灵,特斯拉有质量问题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希望他们能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❼ 特斯拉称会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行车数据对鉴定结果有什么帮助
据相关消息透露,特斯拉将会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鉴定结果,是有着很好的帮助的,可以通过自己的数据,来确认当时的行车情况,并以此判断出谁的责任,这次意外,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至于说到底是谁的原因,也没有个明确,特斯拉官方如今愿意提供这份数据,对于这次事故的判责,是有着重大突破的。希望通过这次政府部门调解之后,能够和谐愉快的解决这次纠纷。是啊,对于汽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而汽车出现质量问题,似乎也能理解,关键是看大家如何去看待这些问题,那么假如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毕竟发生问题,谁也不愿意看到,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自然是需要去解决问题的,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对于自己来说,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影响,得不偿失,只有正确的方法,和谐的沟通,才能最终使得问题圆满解决。
❽ 特斯拉称会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鉴定的费用该谁来承担
曾几何时,特斯拉是许多人想要购买的汽车。努力工作就是想拥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但是现如今特斯拉的驾驶问题越来越多,在近些年已经发生了许多起事故。近期又有一位受害者在车展大闹现场。官方也对此作出批评,特斯拉官方因为外界压力太大,所以愿意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而这笔鉴定费用,特斯拉官方表示自己会承担。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各种新型汽车接踵而来,因为现在提倡绿色环保,因此新能源汽车又是非常火的话题。特斯拉就是比较出名的新能源汽车。虽然特斯拉汽车在中国获得很好的销量,并且给予中国市场很大的优惠,当然是近期发生的事故,却令所有特斯拉车主害怕。
具体的事情经过是什么?
在前不久张女士驾驶特斯拉汽车,在行驶途中发现刹车踩不下去。从而导致发生车祸,万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张女士以此向特斯拉官方进行索赔。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双方各执一词,张女士认为特斯拉店大欺客,就在一次展览会上大闹现场,从而引发很大舆论。政府介入才让特斯拉低下自己的头颅。表示愿意提供事故前行车数据,并且对此次事件进行道歉。
❾ 特斯拉公布的行车数据你看懂了吗或许车企和车主,谁都没说谎
就在昨天,特斯拉公布了车展维权女车主事发之前的行车数据,网上一片哗然,声音分为两派。一派站特斯拉,一派骂特斯拉。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主要还是围绕事件本身,所展现出的态度更多的是基于 情感 层面。局限于态度层面去聊这件事意义不大,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仅仅是一次集体 情感 狂欢罢了,它对于未来 汽车 制动安全的提升毫无帮助,所以我决定还是从技术的角度去聊这件事。那么既然是聊技术,所以我会不去预设立场,这次的维权事件到底谁是谁非我不做猜测,一切以权威部门的最终结论为主,我只谈自己对特斯拉刹车系统的技术理解。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特斯拉自己才知道,因为这属于商业机密的范畴,特斯拉不可能把技术细节公布于众,所以迄今为止外界都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去做非权威性的解读,包括我在内。这就是大家对于特斯拉制动安全性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
特斯拉Model 3的制动系统和传统 汽车 不同,使用的是博世iBooster技术。我建议大家不管怎么样都要先记住iBooster这个关键词,因为使用iBooster的车型绝不止Model 3一款,还包括蔚来ES8、保时捷918、本田CR-V、凯迪拉克CT6、比亚迪e6、荣威Ei5等等,所涉及的车型不少。一旦最终证明iBooster要来背这个锅,那么必将有一大票车企跟着遭遇,里面所牵扯的信任危机范围简直不敢想象。
iBooster本质上是一套电控刹车助力系统,做电控刹车的不止博世一家,还有大陆集团和日立等。有别于传统 汽车 的真空泵助力,它对于制动力的分配权主要掌握在一个伺服电机手上,而非机械。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时,就等于发出了一个制动信号,然后iBooster系统根据踏板深度来提供刹车助力,帮助司机达到刹车的目的。
听起来不太靠谱对吗?因为论可靠性肯定是机械比电控更占优势,但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青睐使用电控刹车呢?原因很简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汽车 智能化,因为不管是自动刹车、自动驾驶还是再生制动力,都无一例外都要借助电控刹车系统才能实现,传统的机械根本做不到。这就好比老式的机械打字机永远做不到对文档进行实时编辑一样。
同样的问法,还可以换成“电脑到底容不容易死机”,这主要看两方面,硬件和软件。大部分情况下电脑死机都不是由硬件损坏引起的,而是软件问题,真正因为电源接触不良、电路板虚焊等问题引起的电脑死机的概率都小之又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触发了操作系统的BUG,或者被植入了病毒等软件原因。所以iBooster也是一样,安不安全既要看硬件也要看软件,而且这直接决定了到底是博世的责任还是车企的责任,又或者双方都有责任。
首先,iBooster的硬件肯定是博世提供的,其实它的结构并不复杂,起码相对于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而言要简单太多,以当今的机电制造水平而言,我认为硬件的可靠度是可以保障的。但是大家别忘了,使用iBooster的车企很多,可真正频繁爆出刹车失灵事件的好像只有特斯拉一家,特斯拉树大招风是可能性之一,但也不排除是软件问题。这就好比同型号的两台电脑,一个装了正版windows,一个装了盗版windows还染了一身病毒,那么后者死机的概率就远大于前者。
那么软件差异性在哪儿呢?iBooster的软件大多都是车企和博世共同开发的,为什么要共同开发,因为不同车型由于定位不同,理念不同,所以对刹车系统的控制逻辑千差万别,博世没有办法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所有车型的软件程序。于是车企的研发部门往往会和博世合作,为自己开发独一无二的软件,也就是坐在一起写代码。
那么代码谁来主导呢?这个不一定,如果车企的软件开发实力不强,智能化理念偏保守,那么往往会让博世主导,车企更多的是做协助和验收的工作。但像特斯拉这种智能化以激进着称的车企来说,很有可能就是特斯拉主导,甚至不排除完全由特斯拉单方面来标定软件。这就好比特斯拉买来一台电脑,然后把电脑格式化,自己开发一个操作系统装进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虽可以在智能化上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如果软件存在BUG,影响最大的也是自己。
在写代码这件事情上,人类至今还无法确保零BUG,据说程序员之间打招呼都说“哟,又在写BUG啦?”,大家不是在写BUG,就是在改BUG的路上。好在对于手机电脑而言,BUG最多是让我们来个APP闪退,但对于 汽车 而言可能就是致命的。当然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特斯拉软件有BUG,不过以前本田CRV倒是曾经因为iBooster的软件问题而进行过召回,由此可见软件BUG绝对是电控刹车系统里的一个安全毒瘤,这也是为什么车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推送一次OTA升级,目的也是修改已知BUG,当然还会产生新的BUG,周而复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次出问题之后,特斯拉总会拿出行车数据,而且往往行车数据总是显示一切都是由车主操作失误导致,那行车记录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特斯拉的车上有一个东西叫做EDR,可以理解为 汽车 上的“黑匣子”,会时刻记录这辆车所发生的一切状态,并且一式两份地储存在黑匣子和远程发送到特斯拉的数据中心,目的是用于产品优化。而特斯拉拥有黑匣子的最高访问权限,网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份数据到底能不能被修改,我认为理论上是可以的。当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无权对行车数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大家没想到的可能性,那就是特斯拉并没有修改数据,而是数据本身就错了。毕竟这个数据并不是代码本身,而是代码自动生成的结果。这就好比我们每打完一场吃鸡 游戏 ,最后都会自动生成一个这一局你跑了多少公里,造成了多少伤害,捡到多少物资的数据统计,你有没有想过如果 游戏 的源代码写错了,最后的统计数据也有可能是错的呢?明明你击中10个对手,但是最终只判定了9个,有没有可能?有可能,但我们很难验证。特斯拉提供的行车数据也是一样,它只能证明账面上所发生的一切,但无法证明账面背后的程序BUG,即使存在BUG,特斯拉可能也没有发现。这种可能性有吗?有。可能性大吗?我不知道。
目前来看,恐怕只有特斯拉自己才能做到,因为程序源代码是核心机密,一般不会对外公开,第三方机构大概率只能分析到特斯拉提供的黑匣子数据。
其实早在2020年1月份,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曾做过调查,分析了全球246起特斯拉意外加速事件,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意外加速是由特斯拉的技术缺陷所引起的,所有的意外加速都是由车主主动踩油门而导致。调查结果一出,和这次特斯拉公布行车数据后一样,一派坚定地站在特斯拉这一边,指责车主误踩刹车甩锅特斯拉,另一派坚定地站在车主这一边,指责特斯拉推卸责任。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下结论,如果再仔细阅读这份调查报告,会发现这个结论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在审查了可用数据之后”(“After reviewing the avaliable data”),那么可用数据是什么?也就是黑匣子数据。换句话说,这份报告只是在证明这246起事故中,黑匣子所体现的信息,而不是证明系统有没有BUG。可惜报告一出,人们立刻把复杂的问题推向简单化解读,大家的讨论方向变成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完全脱离了调查报告本身。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失职了吗?倒也不是,因为它确实没法获得更底层的数据,所以只能依据现有数据进行裁判。其实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它获得了系统源代码,分析难度也是巨大的,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信息不对等,不仅仅是特斯拉和车主间的信息不对等,还是特斯拉与第三方调查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等。想解决这个问题,我只能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特斯拉完全开源它的代码,并且第三方机构有准确分析代码的能力。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也许会成为可能,或许这是这次事件带给我们所有人最积极的意义。
但此时此刻,选择相信特斯拉的人依然在声讨车主,选择相信车主的人依然在批判特斯拉,大家和维权事件发生前一样,立场没有改变,永远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一方。如果你问我愿意相信谁?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此前任何时代的变革都是踏着血肉之躯得以前进,但是在 科技 高速发展的21世纪,我希望一切发展都可以不那么惊心动魄。
❿ 特斯拉公布了行车数据,你认为这份数据能说明什么
一:特斯拉事件特斯拉公布了行车数据,我认为这份数据能说明车主可能存在超速行驶,和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可能存在设计缺陷。
4月19日在上海国际车展的特斯拉展厅上,一名身穿有“刹车失灵”字样的女车主,爬上特斯拉展车的车顶上,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一度引起现场秩序混乱,随后这名涉事的女车主被当地警方带走,并以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5日的行政拘留。随着这次特斯拉的维权事件不断发酵,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后特斯拉公布了事故发生前的行车数据,并深夜发文表示愿意接受任意权威机构进行车辆检测,并愿意承担鉴定的全部费用和接受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