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用什么方法、数据、分析经营和财务状况
一 .会计分析
1、水平分析: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2、垂直分析:垂直分析法是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财务资料的分析方面。在一张财务报表中,用表中各项目的数据与总体(或称报表合计数)相比较,以得出该项目在总体中的位置、重要性与变化情况。
3、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法(trend analysis approach) 又叫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类相关数字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会计报表。
二、比率分析: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或损益表项目之间的比率,它们常常能对公司的风险水平、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等方面提供独特的视角。这些比率的简单计算(常常是把一个数据除以另一个数据)以及对它们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说的比率分析。
三、因素分析
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计算综合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应用连环替代法的前提条件:经济指标与它的构成因素之间有着因果关系,能够构成一种代数式。注意这个代数式不一定是乘积关系,加减乘除都可以。
② 企业经营管理如何和财务管理挂钩
准确的说你的问题应该是,运营管理如何同财务管理挂钩。
企业运营管理的流程应为:
计划,此阶段需求是源于企业战略目标,计划应该是企业战略的延伸,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就有了明确的计划。财务应对企业需进行经济性测算,从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需求相互是否有明确的联系出发提供财务意见,以对市场开发及产品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采购,有了明确的市场需求及产品技术手段,需进行内部及外部采购。此阶段财务管理部门需进行成本分析,提供降本条件及机会。
运营实施,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由运营部门进行实施,财务管理部门需对毛利、利润率及边际收益及边际成本进行分析,提供优化路径及手段。
控制,对运营过程中的考核指标及财务目标进行跟踪调查,以取得修正能力,使运营组织获得经验曲线降低成本。
③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财务状况是指资产负债表,上面有资产、负债、权益,说明了到截止日那天的公司财务状况,是个时间点
经营成果指利润表,指利润表涵盖期间公司经营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是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计量
④ 浅谈如何利用财务数据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答,一、财务数据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1、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大门的总钥匙
如果把一个企业的规模比作地域,把经营管理的方式比作交通工具,几平方公里的区域步行便能轻松走完,十几平方公里的区域骑自行车可以踏遍,而面积一旦达到上百平方公里或者更广,必须要驾驶汽车才能掌控。财务数据于企业管理,好比交通工具之汽车。一个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会体现在公司的业务循环链中,并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财务数据是反映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情况的商业语言,读懂这些语言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管理管理决策,就能为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服务与支持。
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千差万别,但从财务服务业务的角度出发,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是相同的,管理者结合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通过对财务数据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加以利用,也就掌握了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钥匙。
所以,财务工作不仅是CFO的核心工作,也是CEO的核心工作。
2、财务数据是“知己”的关键
商场如战场。中国古代军事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经营企业也是如此。“知己”与“知彼”应该并重,不能偏废。“知己”是前提,是基础。如果把企业看作一支能打胜仗、会打胜仗、敢打胜仗的军队,那么对自身财务数据所蕴涵信息的掌握、理解便是“知己”的基本表现,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对财务数据信息的进一步把握和合理、妥善运用,则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重要前提。
反言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自身财务数据两眼墨黑的管理团队,能做出恰当的经营决策,能管理好自己的企业。
二、财务数据能提供哪些经营管理所需信息
财务数据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运营轨迹的商业语言。由财务的职能决定,财务系统拥有企业经营数据的天然垄断优势,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利用财务部门为经营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持,把数据提炼转化成有用信息提供给各职能部门和管理者,用于支持企业业务经营和管理决策。于企业经营而言,没有对数据的有效掌控,好比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没有坐标。客观上,整个企业的经营轨迹为一个闭合的经营链在周而复始的循环周转,结合整条业务链对企业进行一系列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清楚掌握企业的盈利情况、经营管理现状、偿债能力及企业的发展潜力,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⑤ 4财务报表与经营分析之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中主表就一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都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为什么说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唯一的主表呢?因为第一,要是没有利润表,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期末数与期初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数额;第二,要是没有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增减变化,计算出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多了这两张表,只是多了明细反映而已。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具有内在关系。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起来的一个动态等式是: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从这个等式我们可以看出,虚增利润(收入-费用),必须同时虚增资产或虚减负债,在虚减负债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虚增资产。例如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90%与资产有关,只有10%左右涉及负债。原因很简单,操纵负债你得与债权人商量,而操纵资产是单边行为,与自己商量就可以。
所谓资产的“水分”就是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费用,是对存续资产少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少计摊销等,使其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资产中的水分实质上就是披着资产外衣的费用;所谓负债的“水分”主要隐藏在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中的收入,它们是永远支付不出去的负债。至于所有者权益中的水分就是披着所有者权益外衣的抽逃资本、结转过来的造假利润以及未及时转出的其他资本公积等。
上市公司与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造假的区别是:上市公司的报表造假,主要就是想办法将该费用化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塞到资产负债表中去,让资产负债表肿肿的,资产虚胖虚胖的;民营企业的报表造假,主要就是想办法将该资本化的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塞到利润表中,让利润表面黄肌瘦,好像几十年没吃饭。
要搞清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我们先应搞清楚支出、费用及资产的关系。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一句话,资产是寿命长的支出,费用反之。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一般在不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变动数的情况下,可以简单估算为: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实际上,权责发生制表达的企业盈利就是利润表;收付实现制表达的盈利就是现金流量表。
利润除了现金利润外,还有至少四种利润。它们是:应计利润,结合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去分析;持有利润,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波动中去分析;虚拟利润,到负债方去寻找,看看哪些负债通过债务重组变成了“利润”;外部注入利润,也就是传说中的政府补贴。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而利润表上的利润很好看时,就可以判断出利润含有“水分”了,它过多地依靠应收账款,这些就是所谓的“白条利润”。 一般来讲,如果上市公司应收款账增长率达到30%,且应收账款/总资产达到50%,则表明该公司含有大量的“水分”,严重潜亏着。
对于利润质量的具体分析,可以计算两个含金量指数:1、营业收入含金量指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这个指数以1.17作为判断标准;2、净利润的含金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财务费用( 处置长期资产溢余现金)。净利润中的含金量指数=净利润的含金量/净利润,这个指数以1作为判断标准。
不得不提的还有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实质上就是要强行突破历史成本原则,去修改财务报表的数据,但它再强悍,也只能修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修改不了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本身只是一个价值波动,如果要影响利润表,也是持有利润,是没有现金流对应的。
由于公允价值的采用,目前实际上已经将部分经济收益纳入了会计核算,经济收益=会计收益未实现的有形资产(增减)变动-前期已实现的有形资产(增减)变动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会计收益是已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
让会计就核算会计收益吧,不要让它越界,“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恺撒的归恺撒”。
⑥ 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链接:http://pan..com/s/1PV9DxlEz_lY5WkKd8sCGVQ
贾宁财务思维课。财务报表就是地球上所有公司对内和对外沟通的通用语言。财务报表反映了公司经营的状况,反映了公司战略的意图,反映了公司价值的未来。同时,它也隐藏了公司所有的雄心和企图,隐藏着所有的理念和选择,也隐藏了花招和欺骗。这个世界一直在奖励有财务思维的人。
课程结构
第一部分 表征:呈现公司经营活动
资产边界:属于你的就是你的资产吗?
第二部分 找钱:融资与管理
经营决策:如何筛选有效财务信息?
第三部分 花钱:投资与分配
固定资产:买、租、还是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