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QC日常使用的工具及用法
QC日常使用的工具主要指QC的7大工具,指:检查表、直方图、鱼骨图(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柏拉图(排列图)、控制图、散点图、层别法。在制造型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
还有新QC7大手法,应用不多。
其他QC工具还有PDCA法,5W1H分析法,8D分析法,5Why分析法、QC小组法等等。
至于用法,各个工具应用的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可以描述清楚的。
B. QC七种工具是哪些
旧七种工具: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新七种工具: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所谓新旧只是按时间,并不是新的就比旧的好用.。
所谓的QC七工具,只是7种品质问题查找和对应的方法,并不涉及具体的作业。所以没有具体的“工具”可用。讲课时讲的工具,实际就是指上述的14种“手法”。
资料来源:网络:品管七大手法
C. QC七大工具有哪些
一,品管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
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二,QC七工具(新)
关联图
关联图,又称关系图,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应庆大学千住镇雄教授提出,是用来分析事物之间“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复杂关系的一种图表,它能够帮助人们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亲和图
亲和图法,又叫KJ法,是日本川喜田二郎首创,把大量收集到的关于未知事物或不明确的事实的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系统图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过程决策程序图
过程决策程序图,又称PDPC(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法是随事态的进展分析能导致各种结果的要素,并确定一个最优过程使之达到理想结果的方法。
矩阵图
矩阵图法就是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对的因素,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来分析问题,确定关键点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方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是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果进行解析。 矩阵图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数据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这种可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在QC新七种工具中,数据矩阵分析法是唯一种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但其结果仍要以图形表示。
箭条图
箭条图法是将项目推行时所需的各步骤、作业按从属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拓展资料:
品管七大手法,又称QC七大手法或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Q7,为品质管制上经常使用的七种工具[1][2]。是指一套固定的图形技术,可用于确认制造过程中与产量、品质相关的问题;
它们被称为基本的,因为它们适合没有接受过统计学正规培训的人。此名称源自世界二战后的日本,可能是由 Kaoru Ishikawa 以武蔵坊弁庆的七种武器比喻而介绍的;
后者又受到爱德华兹·戴明在1950年,向日本工程师和科学家所做的一系列演讲的影响。
当时,那些对他们的劳动力培训品质管制的公司发现,品管的统计问题复杂性刁难了绝大多数的工人,为了降低难度,培训课程主要集中在更简单方便的品管方法上,而这些方法足够解决大多数和品管相关的问题。
这七种基本工具与更进阶的统计技术(如调查取样,验收取样,统计假设检验,实验设计,多变量分析以及运筹学领域开发的各种方法)形成对比。专案管理协会在专案管理知识体系的参考指南中,提及这七种基本手法,可作为一套用于规划或控制专案品质的常规工具。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趋势图等。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D. QC七大工具以及各个工具的定义是什么
QC七大工具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的QC七工具。
检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简单,但实用有效,主要作为记录或者点检所用。
数据分层法又称为层别法就是将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因素区别开来,则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按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按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QC七大工具分类:
FQC:即最终品质管控,是在产品完成所有制程或工序,对于产品的品质状况进行检验。
IQC:即来料品质管控,是对采购进来的素材或产品做品质确柏拉图示例认,减少质量成本,达到有效控制。
IPQC:即制程品质管控,是在产品从生产到包装过程中进行品质管控,也称作巡检。
OQC:即出货品质管控,是对产品进行全面性的查核确认,以确保客户收货时和约定内容符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