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有什么意义
一、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有三大方面意义:
1、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快税收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数据的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提高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全面提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在税收系统范围内的运行质量;
2、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进税收工作向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逐步强化税收数据管理,不断拓宽税收数据管理渠道,加快信息化建设;
3、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进一步推行税收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真实、完整的税收信息数据,对充分发挥税收各项职能作用,反应税收工作的现状,预测税收发展趋势,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国家的宏观分析决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信息数据可揭示征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使决策建立在客观、真实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决策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盲点。
二、如何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应职能部门要以数据采集、复核、修正、垃圾数据清理工作为抓手,制定实施方案,突出数据采集、核查、录入、修正、垃圾数据清理任务的分配、人员安排、时间进度,把工作职责、环节、任务分配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确保征管基础数据清理工作顺利实施。
2、规范数据采集,确保录入质量。要求各单位在采集数据时做到采集前有审核,采集后及时复核、校验,发现问题数据及时确认并纠正,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使采集到征管系统的数据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3、加强数据维护,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分析,采取人工审核、计算机自动审核、人机结合审核和实地抽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征管系统的数据审核。做到对采集到征管系统的数据既有过程控制,又有事后监控审核,促进数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深化数据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各单位在充分利用征管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源,进一步加强数据应用工作,针对对征管基础数据分析利用重视不够现象,建立涉税信息分析机制,积极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税收征管问题,养成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征管问题的习惯,通过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和疑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征管,积极研究、探索科学实用的分析方法,同时根据数据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改进数据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5、围绕平台,查缺补漏。充分应用综合征管软件的查询统计模块,各管理分局人员不定期进行管户查对,有针对性地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录,对每期数据通报中存在的问题数据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及时整改,防微杜渐;同时抓好数据整改落实后续管理,切实提高征管业务系统中数据的质量。
6、加强业务操作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水平。县局将综合征管软件运用培训和辅导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保证各岗位操作人员对负责的功能模块能大胆使用,正确熟练操作,规范处理各项税收征管事务。
2. 企业税务信息管理系统有那些应用价值
企业税务信息管理系统(eTIMS)eTIMS从数据管理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将企业分散在各处的涉税信息统一收集整理,结合数据治理与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只需要一个平台即可完成所有的内部涉税工作。
1、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自动化涉税信息采集、重复数据初始化、自动生成涉税资料等服务,优化涉税信息采集报送的流程,结合内置政策法规、沟通平台、办税提醒等改善企业税务管理模式
2、提升数据质量
通过内置数据质量管理模块,在涉税信息采集处理过程中采用交叉验证、规则审查等方式持续监控企业涉税数据的问题,进而提升涉税数据服务的准确性
3、降低管理成本
借助eTIMS提供的各类涉税信息服务,对比企业传统方式的税务管理、业务办理、数据处理工作平均直接管理成本减少30%以上
4、减少税务风险
通过对税收政策和企业运营工作涉税环节的梳理,为企业建立一套风险指标体系,系统自动执行风险识别和预警。结合对税务监管部门工作的理解,内嵌监管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