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立国家数据安全工作什么机制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被视为21世纪的“石油”。但在重要性不断提升的同时,数据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成为各国网络治理的热点和难点。另一方面,由于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全球围绕数据资源及新兴数字市场也正展开一场激烈博弈。在此背景下,数据治理不仅关乎数据本身的开发利用和安全问题,而且与国家主权、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休戚相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我国数据安全治理采取最高决策、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应对数据这一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风险。
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该法第5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由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数据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数据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数据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建立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实现最高决策。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具有相关性,该法延续网络安全法的职责授权,明确由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数据安全和相关监管工作,同时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数据安全监管职责。
拓展资料:明确国家建立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机制,实现事前风险评估、报告和信息共享,以及事中监测预警;第23条明确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通过事后应急处置,防止数据安全事件的危害扩大,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求数据处理者履行相应的风险监测、数据安全事件报告、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义务。
法律依据:《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并明确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对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内容的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
⑵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策略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策略
大数据未来已来 商业价值巨大
众所周知,今天的数据量正在呈几何式增长,以个人消费者为例,现在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如上网数据、购物数据、社交数据。而在企业市场,数据量更是惊人, 移动设备、互联网以及企业自身的数据加速了大数据到来 。阿里的马云曾经说过,我们现在正在处于一个由IT时代向DT时代转变。实际上,这不是在耸人听闻,小到我们个人消费者大到行业企业的发展,处处在产生数据、又处处离不开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无论是个人还是行业企业可以去很多的业务创新以及价值转换,事实上,大数据的价值已经不言而喻。梭子鱼中国华南区高级技术经理范宏伟认为,大数据在行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不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现在时髦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每个人的特征,根据所形成的特征进行汇总,能够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对于贷款人的评判。
在政府和房地产行业,未来随着数据的开放,通过大数据技术查询房产不需要在回到原省区查询,直接在所在当地就可以查询。
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而言,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出营销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不断的优化、解决,从而使整体的团队营销水平最终得到有效的提升。
今天的大数据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经过多年的大数据的发展,范宏伟认为,大数据现在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规模越来越大。在过去十几年前,几百GB的数据量已经非常巨大,但现在都已经是TB、PB级的,从这方面来看,数据规模越来越大;
第二,数据类型非常多,过去只有单一的数据,现在越来越多非结构化数据如音频、视频、社交数据等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数据处理速度快,对数据实时处理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传统数据库查询方式得到的 “当前结果”很可能已经没有价值。
第四,数据价值高。海量数据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数据之间关联性支持深层的数据挖掘。
大数据 安全不容小觑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大数据的特点以及在行业中的价值,也传递了它的正向作用,但是任何事务都是双向的,既然大数据有正向作用,那么它也有反向作用暨开展大数据也是存在挑战的,而安全成为企业开展在大数据不容小觑的“门槛”。
还是以金融为例,通常金融的数据信息是最“齐全”的,对于黑客而言,通常会进行多个点的“攻击”,一旦攻开一个点,它就可以“拿”到整个数据,这对金融机构特别可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如P2P的兴起,由于技术薄弱以及众多的后台接口,导致每天被都会被攻击,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黑客的成本在降低,这就导致了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存在安全风险。
范宏伟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黑客对于企业的攻击点是无形中增加的,它已经不在局限于企业自身的攻击,而是通过“外围”的方式深入到企业内部比如美国某知名电商网站受到攻击后发现原来黑客是从该网站的供应商系统中切入到,从而获得了数据。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数据安全风险的,这也是企业的CIO、IT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策略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IT系统中,数据已经成为IT很重要的资产,那么,数据作为企业中很重要的数据,我们怎么保护数据?如何做到有效的容灾?而且大数据存在安全风险,那么作为企业的CIO、IT管理者而言又该如何来应对?
对于此,范宏伟认为,CIO开展借助大数据安全,首先要做好大数据的安全策略:
第一,规范建设。不论上新应用信息系统还是过去旧的系统,都需要有规范化的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没有规范,它所面临的就是数据丢失。
第二,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系统。
第三,融合创新。
实际在这三点对于每个行业企业在开展大数据安全管理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企业的CIO而言,企业的核心数据如ERP系统首先可通过预判来进行防范,实现安全预警。比如平常员工很少晚上登陆ERP系统帐号,如果晚上登陆ERP系统,就可以判断是疑似的预判,从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的核心数据保护需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灾难的类型。会有哪些灾难以及会对系统到来多大损失?当机器出现故意后,对于企业有多大影响比如ERP系统机器损坏以后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第二、恢复时间:灾难发生后需要多久恢复?
第三,实用技术。目前有哪些可靠的技术,可以保护数据安全
第四、成本的问题。实施容灾方案的成本以及不实施容灾灾难发生后的损失成本?
第五、恢复程度;系统恢复还是数据恢复?恢复数据的最后更新时间?
范宏伟进一步指出,在有限的成本中,把数据保护实现最大化,则需要CIO要在实施成本、宕机时间、解决方案达成一个平衡。因此,开展数据保护或者对于整体数据容灾系统应该从底层的数据备份恢复开始做起,逐步开始数据复制、应用切换、业务接管等四个方向。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策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⑶ 国家实施什么战略推进数据基础
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