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力资源工资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工资条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一个简单的工资条包括9个项目:公号、职工姓名、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费、住房基金、应发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实发工资。
工资条上的扣款有哪些?
1.养老保险
缴费比例:单位缴20%,个人缴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医疗保险
缴费比例:单位缴9%+1%,个人缴2%+3元(缴费比例以北京为例,各地略有不同)
3.失业保险
缴费比例:单位缴2%,个人缴0.2%。失业前累计缴满1年不足5年,领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领失业保险期限最长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领失业保险期限最长24个月。
4.住房公积金
单位和职工各缴一半,比例- -般为月工资的8%-12%。(缴费比例以北京为例,各地略有不同)
5.工伤保险
0.5%或1%或2%,用人单位承担,个人无需支付,工资条上不体现。
6.生育保险
单位缴0.8%,用人单位承担,个人无需支付,工资条上不体现。(缴费比例以北京为例,各地略有不同)。
7.个税
起征点为3500元。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存部分。 30%交通补贴- 20%通讯补贴起征点。
工资条,是维权重要凭证工资条,不仅对认定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起到凭证作用,而且在产生纠纷时也是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
Ⅱ 人力资源工资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工号
姓名
基本工资
加班工资
全勤奖
绩效考核
应发工资
个人所得税
五险
缺勤
实发工资
Ⅲ 人力资源部业务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1、人均劳效:可以用人均销售收入,或百元人工成本增加值等指标来考核,体现人力资源部对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的提升,侧面反映了人力资源部在编制压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成就;
2、招聘计划达成:可以用招聘计划达成率、招聘人数或XX岗位的招聘到岗等指标考核,最好能根据不同群体制定出合理的招聘周期,在周期内招聘到位算达成,以提高招聘效率;
3、培训培养:可以用人均培训课时、培训计划达成率、培训满意度、核心团队培养计划达成等指标来考核,不仅仅要关注培训做没做,还要关注培训效果如何;
4、人员保留:可以用关键岗位在岗率、员工流失率等指标考核;5、绩效薪酬:绩效薪酬方面的工作通常都是常规性工作,除非企业要重新构建薪酬体系或推行绩效体系,否则就只需要从出错率、投诉率等角度考核即可;
6、劳动关系:针对劳动关系可以采用劳务纠纷次数或劳务纠纷处理指标考核,引导人力资源部门尽可能采取措施优化员工关系。
Ⅳ 衡量薪酬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薪资均衡指标是一个有效衡量和评估酬薪体系的指标,它被广泛的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薪资制度诊断和管理中,基本的计算公式有如下四种:
薪资均衡指标= 薪资/薪距中点
如果计算个体员工的薪资均衡指标,它反映的是单个员工的工资相对部门或者企业工资范围中中点值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公式中的分子就是个体实际工资率。
薪资均衡指标=个人实际所得薪资/部门或企业薪距中点
如果计算部门员工的薪资均衡指标,它反映的是该部门成员工资与企业工资范围中点值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公式中的分子就是该部门员工的人均工资。
薪资均衡指标=部门平均薪资/企业薪距中点
如果计算的是某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薪资均衡指标,它反映的是该企业的工资水平在行业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式中的分子就是企业的人均工资,分母则是人才市场中行业酬薪的中点值。
薪资均衡指标=企业平均薪资/行业薪距中点
指标作用
薪资均衡指标是一个相对的指标值,由于它计算简单,即能反映个体员工在不同团体中的薪资相对位置,又能反映不同的部门和企业的薪资相对位置。在同一个企业或者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薪资均衡指标可以相互比较,在不同的部门和企业之间,薪资均衡指标也可以进行对照,因此,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酬薪体系的衡量与评估,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有力的计划和控制工具。
Ⅳ 薪酬绩效的九大指标,分别都是什么
绩效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乃至企业管理的核心体系,但绩效薪酬体系的核心在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保证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关键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薪酬体系只是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的载体或体现,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是大多数企业追求的管理方向和目标。工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定期向员工支付的固定报酬。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奖金不仅与员工的业绩有关,还与员工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价值有关,通常等于两者的乘积。津贴津贴往往是对员工工作中不利因素的一种补偿,这与经济学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异有关。比如企业经常给上夜班的人额外的津贴;对于那些出差的人,通常会给予一定的旅行补贴。但是,津贴往往不构成工资的核心部分,在整个工资中所占的比例往往很小。